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

春暖花開之日,折彥衝與蕭鐵奴在土兀剌河北岸會師,折彥衝見到蕭鐵奴的模樣,頗爲悲慼,道:“六弟,爲了漠北之事,累得你如此。”

蕭鐵奴卻大笑道:“但求得志,這點小事,不算什麼!”

漢軍隨軍風水師選了一處佳址築城,號“龍城”。折彥衝於城中設立金帳,被漠北諸族尊爲天可汗。折彥衝正式冊封瑣南扎普爲活佛,列思八達爲護法,接受漠北諸族朝拜。漠北有功諸族均得封賞,各守疆界,遇有不協,由活佛依法調解。折彥衝許諾,漢廷會在龍城設立備荒倉庫,以備漠北諸族遇到荒年時可以取用度過寒冬。從京畿、東北到龍城的兩條商道,爲中原輸送糧草給漠北的聖道,各族都有責任維護這條商道的安全。草原各族聞訊無不擁戴歡躍。

阻卜、敵烈諸部逐漸北進,合不勒不願受招安,但在漢屬諸部的逼迫下無法繼續在斡難河立足,不得已遊轉西北,由北路朝歐洲方向而去,在若干年後進入伏爾加河流域。

這一年年中,天氣漸熱,折彥衝便思南歸,瑣南扎普與諸部族長挽留不已,又住了一月。到了夏末,南邊才傳來楊應麒關於金夏三家犯境的奏表,金夏三家犯境其實已發生了很久,但楊應麒直到聽說折彥衝漠北大局已定才允許消息北傳。

折彥衝閱罷奏表後大怒道:“宗翰宗弼也就罷了,乾順也如此大膽!”便要引兵回援。

蕭鐵奴看過奏表後,勸道:“大哥,看老七奏表中所說,這事不是近來才發生的。老七將消息壓得這麼久,多半是他那邊還抵擋得住。既然如此,我們不如便不回京畿,只等秋風大起之時,草長馬肥之日,引萬馬度陰山直取中興府、大同府,再與中原諸軍會師長安、太原。你看如何?”

折彥衝笑道:“我正有此意!”正要調兵遣將,西邊傳來急報,卻是種去病傳來了消息。

原來種去病在回鶻穩住陣腳以後,便派商隊、偵騎往東探聽消息,但因天氣惡劣、道路難行,直到冰雪消融後才得以越過伊州東部羣山。種去病派出的偵騎和商隊一開始活動得十分謹慎,擔心被耶律鐵哥和漠北諸族襲擊,等遇到了達旦一部後才知道折彥衝已北進多時,耶律鐵哥已死,龍城金帳已立,這才快馬加鞭,直奔龍城。

折彥沖和蕭鐵奴聞訊大喜,都沒想到種去病非但未死,還能建立如此奇功!蕭鐵奴對摺彥衝道:“大哥,自耶律鐵哥一死,我便知道只要我們不內亂,耶律大石就算引兵東來我們也不怕了。如今回鶻又已歸附,耶律大石別說東犯,就是立足也難了。可速傳命去病,告知他我們這邊的情況,讓他安撫天山南北,只等我們平復了西夏,就可以胡馬爲前鋒,繼續西拓!”

折彥衝笑道:“有理!”便頒佈命令,承認了種去病在回鶻境內的種種承諾,許種去病在回鶻便宜行事。

前往回鶻的使者出發的同時,蕭鐵奴也開始選拔南征的將帥和部族,共得胡漢兵馬三十萬人,準備分六路向陰山進發。漢將中蕭駿留守可敦城,蒙兀爾留守古回鶻城,蒲魯虎留守龍城,胡部中託普嘉留守臚朐河流域,阻卜部在北部繼續招降、驅逐蒙古等仍然未服漢廷的漠北諸部。

折彥衝與諸族約定,往後或三年、或五年就會到龍城一次,大會諸族。諸族酋長也都應許每三年到京師朝覲一次,且送子弟入太學學習。

就在折彥衝、蕭鐵奴準備期間,兩封書信已經分別到達伊州和塘沽。其中,前往回鶻的使者除了帶着折彥衝簽押的詔書、給種去病的密諭之外,還帶着耶律鐵哥的人頭,要回鶻國王轉交耶律大石。

回鶻國王畢勒哥拿到耶律鐵哥的人頭和信物後,這才相信折彥衝確實已經平定了整個漠北,嚇得連夜跑到伊州來給種去病請禮。

種去病微笑着對畢勒哥道:“聽說國主的王子還在耶律大石身邊,國主就這樣跑來見我,不怕耶律大石見怪麼?”

畢勒哥慌忙道:“小王才接到消息,耶律大石在西邊連戰不利。如今漢地漠北盡屬大漢,小王得大漢陛下蔭庇,那就如同依靠着萬丈天山、千里崑崙,何必再害怕耶律大石這樣的喪家之犬、待宰羔羊?”

種去病哈哈大笑,畢勒哥又問他是否要繼續西征,種去病道:“我想先東歸與陛下會師,然後再回來,平定西域。糧草方面……”

畢勒哥忙道:“糧草方面將軍不必擔心,自有小王張羅!”

畢勒哥走後,回鶻國相巴別兒聽說種去病要東歸連忙來見,勸道:“如今大漢威震四海,畢勒哥聞風喪膽,將軍就該趁機反客爲主,收天山南北諸州諸部權柄,怎麼忽然要東歸!將軍這一東歸,只怕再回來時,回鶻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種去病笑道:“所謂東歸,那是對畢勒哥說的。”

巴別兒驚喜道:“那將軍是另有奇謀了?”

“說不上奇謀。”種去病道:“只不過東歸的方向,有些不同罷了。等糧草齊備以後,我不會從來路回去,而會走玉門關。這半年來託術已經爲我把路打探好了。”

巴別兒呆了呆,隨即駭然道:“難道將軍要……謀取西夏麼?”

種去病笑道:“不是謀取西夏,是收復甘隴。這件事情,不許泄露半分,否則說的人和聽的人都要軍法處置!”

巴別兒忙道:“不敢,不敢。”

種去病道:“我出征之後,回鶻這邊你看着點。如今我大漢如日方中,有我們撐腰,諒畢勒哥不敢妄爲。甘隴不通,回鶻這邊終究是遙拜遠綏;甘隴一通,這邊才能真正地內附。此外,我會留下五千兵馬在伊州,駐守將領會聽你的節制。”

巴別兒大喜,考慮了一下又道:“將軍既是東征,那不如我再安排兩萬回鶻人馬隨軍作爲助力。”

種去病欣然道:“有的話,那是更好了!不過兵馬出發之前,不許泄露目的地。”

“自然,自然。”巴別兒道:“準備的時候就說是護送將軍出境的。等出發之時將軍再傳將令徵調這支人馬,諒來畢勒哥也不敢反對。”

種去病和巴別兒準備東征的同時,塘沽方面也有了動作。不過和漠北、回鶻方面的反應不同,楊應麒只是發了幾道密函,將漠北之事分別告知楊開遠、曹廣弼、劉錡、曲端等方面將帥,要他們隨機應變。這時塘沽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可以增發了,甚至錢糧的供應也已經到達極限。

但對這場戰爭折允武和楊應麒卻都充滿了信心!他們知道,隨着漠北一定,大片領土內附,這個國家的經濟和政府的財政都將從谷底回升;他們更知道,宗翰和乾順的主力都已經被拖在大漢的邊境上,嵬名察哥的部隊甚至深入到渭水附近——在之前這本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訊息,但此刻卻變成一道令人振奮的曙光!別說楊開遠、劉錡這樣的百戰將帥,就是年輕如折允武也知道乾順和宗翰要大糟特糟!

“事情比預料中還要順利呢。”楊應麒這半年多來儘管時時以悠閒示人,其實全身所有的神經就連睡覺時都是緊繃的,直到這時,才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但是,他鬆了這口氣後眉頭又不自覺地收緊,在這個黎明隨時會到來的時刻,他內心深處竟涌起了一絲莫名的不安。

第356章 蝶夢(上)第18章 通商路(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173章 叛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18章 通商路(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166章 使者第148章 地之失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198章 五論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352章 勤王(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8章 伏擊(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41章 陷燕京第16章 入女真(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354章 審判(下)第350章 迎敗(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160章 利害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348章 秦府(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192章 密見第197章 聯姻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158章 故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162章 講演第350章 迎敗(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331章 七軍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