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

半個月後折彥衝來到,見到完顏虎的樣子心疼得不得了,說道:“早知道要你這麼辛苦,我便說什麼也不南下了。”

完顏虎道:“男子漢大丈夫,少說喪氣的回頭話!前幾天更苦的都已經捱過去了,接下來就一天好似一天了。”望了一下丈夫的行伍,問道:“怎麼人少了一半不止?”

折彥衝道:“那些礦工都留在鞍坡開煤鐵了。那裡有好礦大礦。雜工有一半留在了遼口。”

南來時完顏虎也經過鞍坡,知道那裡的位置,問道:“聽說鍛造屋琉璃屋都在津門,卻在鞍坡開礦,運到這裡可有多遠啊!再說鞍坡又不是我們的轄地。”

折彥衝道:“彼此都在大金境內,我們在那邊開點礦誰敢二話?何況國主又已經準了。礦山下有小河可入東梁河,東梁河匯入遼河,順流而下可以到遼口。遼口駐有雜工製作煤爐、煤球、煤餅,提煉鐵砂。然後再將這些東西從海路沿岸運往津門。”

完顏虎驚道:“那得多少船啊?我們的人手夠不?”

折彥衝道:“都包給人了。從東梁河到遼河,是張家、盧家等七家的生意。從遼河到遼口,也有馬家、張家、李家等十家承攬。從遼口到津門,雖然是沿岸,但也得用海船,因此包給了歐陽家和黃家。眼下我們要通過海船運的東西還不是很多,但慢慢的會多起來的。”

完顏虎道:“包給別人?他們可靠麼?要是卷貨物走了怎麼辦?若他們捲了貨物卻說船沉了,難道我們還能要人家把東西從水底撈上來啊?”

折彥衝笑道:“沿途我們派有人監督着呢。再說,我們也不是給運費,從鞍坡那裡開礦後便賣給了接手的人,等東西到了遼口、津門再按高些的價錢買回來。所以我們纔不怕丟呢。此外還有許多防止他們把鐵砂礦產賣給別人的細節,也難和你一一細說。”

完顏虎皺眉道:“直接把鍛造屋開在山下不就好了?偏偏搞出這麼多的名堂來。”

折彥衝笑道:“這都是應麒的主意。”

完顏虎想了想,低聲道:“我看我們南來以後,地方雖然荒蕪,但一切都處理得井井有條。還有你說的這些事情,怎麼看也不像匆促間安排的。你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折彥衝微微一笑道:“你說是怎麼回事。”

完顏虎沉吟道:“難道你們之前那副不想南來的樣子,根本就是裝的?”

折彥衝指着新立的村子道:“不出三年,這裡又是一個個的會寧漢村——不!比會寧漢村更加興旺。既然我們能在這邊自立,何必留在會寧看人眼色過活?”

完顏虎道:“既然要下來,爲何要裝得一肚子委屈似的。”

折彥衝嘆道:“這些事情……我該怎麼跟你說纔好?若我們表現得太過熱衷,只怕這次南遷就是成事,也要多有阻滯。”

完顏虎咬牙道:“可是你……你還當不當我是你妻子?這麼大的事情,你、應麒,還有你那幾個兄弟怕都心知肚明吧?就瞞着我一個人!”

折彥衝連忙抱住她哄道:“你怎麼能這麼想!我們哪裡是不想讓你知道?可是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性子!知道了這事能藏得住?”

完顏虎低頭沉吟半晌,說道:“這次便算了。其實現在想想,應麒未必沒有暗示過我,只是我蠢鈍沒理會罷了。不過你得答應我,以後有什麼事情,別再這樣瞞我了。”

折彥衝笑道:“從今而後我如龍入海,如鳳沖天,在這片土地上想幹什麼說什麼都不會再有那麼多的顧忌了!對你更不會隱瞞什麼!”

夫妻兩人依依惜別,折彥衝將造紙、印刷等雜工帶到會寧時,楊應麒兩隻腳已經把津門和周圍的土地給走了三遍了。

折彥衝問這個港口選得怎麼樣,楊應麒笑道:“四哥(歐陽適)頗知海事,他選的港口錯不了。就是盧克忠布寨立城,把格局弄得太小,不過問題也不是很大,等過了年我再慢慢補救。”

盧克忠剛好站在旁邊,不服氣地道:“克忠頗知堪輿地理,這座城寨此時雖然簡陋,但處處埋有伏筆。將來漸擴漸遠,就是成長爲一個十萬人的大城也綽綽有餘。”

楊應麒笑道:“十萬人便算大城了麼?”

盧克忠奇道:“楊樸之常道會寧漢村之盛,然也不過一二萬人。若此處三五十年後能成爲一個十萬人的大邑,便是遼東一大勝地了。”

楊應麒道:“三五十年?要是命短一些,連我都看不到了。”

盧克忠道:“所謂百年大計,利在後人,原不必求自己定能看見。”

楊應麒淡淡道:“謹慎漸進自然是好的,只是你小看了大海的肚量,又未能看清天下大勢,所以這一番卻是太謹慎了。”

盧克忠還要爭,楊應麒止住他道:“空口爭論無益,暫且聽我的如何?一二年之間,盧刺史便知應麒所言非虛。”

盧克忠從楊樸口中知道楊應麒在漢村地位不同尋常,也不便和他強爭,只是心道:“你莫要仗着幾分小聰明便胡亂指揮纔好。”

折彥衝在津門停留了兩天便走了——他是遼南都統,位在斡魯之下,按阿骨打的安排需要到東京協助斡魯助理政事,三州政務則由他在東京遙領。

不過楊樸等人卻知道,真正左右漢部內部政事的其實是楊應麒。半個多月前楊應麒一腳才踏進津門,便下令讓他帶來的文書算士清查三州帳務。

早在正式南遷之前,漢部與泉州、高麗船隻的交易便已經在津門開始,陸路上和趙家、劉家的交易也在進行。陸上的交易由楊樸主持,海上的交易由歐陽適主持,這次楊應麒清查三州帳務,津門就是被清查的重點。

歐陽適見楊應麒這般舉動不悅道:“你這是什麼意思?不信任我麼?”

wωw◆тt kдn◆c○

楊應麒道:“不是不信你。只是帳目這東西無論是誰來理,一開始總會有問題的。所以得定期清理。在漢村時候也是這樣,我自己經手的東西也得讓人查——這是一項政制,不是針對誰。”結果帳目出來,路上的交易尚好,畢竟那已經是很有傳統的項目了,但海上交易的帳目卻是漏洞百出。

歐陽適大爲尷尬,楊應麒笑道:“四哥,理財的事情還是我更在行些,以後便交給我吧。你就帶着船隊縱橫四海,逍遙快活。要錢要船跟我說一聲就好。不過這兩年咱們手頭緊,儘量省些吧。等咱們家底厚了,那時候幹什麼都行!”

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193章 秦檜第199章 老臣第144章 兄弟間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150章 國之樑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167章 裂變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53章 空城計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168章 偶遇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150章 國之樑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185章 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14章 烏古(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342章 議戰(下)第160章 利害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181章 責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341章 聚首(上)尾聲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6章 邊關(下)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186章 窮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96章 夜訪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3章 論武(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