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煙霧瀰漫

聽證會?

這是什麼鬼?

之前大臣們認爲檢察院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起訴,要麼就不起訴,但是他們都認爲,檢察院起訴的可能性更高,因爲保守派那邊也不滿他們駁回這道起訴。

檢察院幾乎是沒有退路的。

不曾想,在這夾縫之中,愣是搗鼓出一個聽證會。

起訴與否,還得開會來決定。

只能說。

還得是你張三會玩啊!

麻了!

大臣們全都麻了!

這司法都快被張斐給玩出花來了。

大臣們對此是十分鄙視。

矯情!

真就沒有見過這麼矯情的官署。

起訴與否,你們決定就行,搞這麼多事幹什麼,真是閒得慌。

不少大臣都對此表示非常不滿,認爲檢察院是在故弄玄虛。

毫無意義!

然而,還未等他們開口,檢察院那邊先在新聞報上,將聽證會的解釋,以及開聽證會的原因全部公佈於衆。

規則!

還是強調規則。

開聽證會的原因,就是在於檢察院堅守自己的規則,證據未有達到標準,雖然有不少人不滿,但無權發起起訴。

不過由於諸多人提出理由質疑,並且朝廷也認爲此事事關重大,爲求一個公平的結果,故此檢察院決定召開聽證會,聽取各方建議,以及完善證據,再來決定是否起訴。

這一篇報道發出之後,頓時贏得不少百姓和讀書人的支持。

雖然光憑這一篇報道,他們也無法清楚的瞭解這聽證會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在這種極限施壓下,檢察院仍舊不發起起訴,堅守自己的原則。

這不就是司法所追求得嗎?

不畏強權,公正無私。

同時,檢察院還能兼顧衆人的看法,以及用一種非常公平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非常難得的。

很快,這輿論就扭轉過來。

多數人從質疑檢察院,又變成支持召開聽證會。

審官院。

“孟知院,昨兒你收到聽證會的邀請嗎?”

今兒來審官院值班的裴文詢問道。

“沒有。”

孟乾生搖搖頭,又問道:“你收到了嗎?”

“也沒有。”

裴文搖搖頭,又道:“但聽說朝中很多大臣都受到,包括王學士、司馬學士、文公、計相,共有五十多人,不僅如此,檢察院還跟大名府一些官員送去邀請函,其中甚至還包括韓相公。”

孟乾生頓時驚訝道:“連連韓相公都邀請了?”

“不會有錯的。”

裴文點點頭,“但韓相公會不會來,可就不知道了。”

孟乾生吸得一口氣,道:“那小子到底想幹什麼?不是說這聽證會就只是來決定是否起訴嗎?爲了這一點,還將韓相公從大名府給請來。”

裴文搖搖頭道:“我也不大清楚,如今皇城內外都在議論此事,有人說是因爲韓相公總管河北路,而之前許多人質疑韓相公包庇程昉,故此才邀請韓相公來此作證,以求爲韓相公證明清白。”

孟乾生點點頭道:“這倒是有可能,如果真是如此的話,估計是官家的意思。可見這場聽證會不一般,咱們得好好準備一下。”

裴文道:“我本也是這麼想的,但.但檢察院好像並沒有放在心上。”

孟乾生問道:“此話怎講?”

裴文道:“我聽說此事定下之後,張三就放假了,還跑去慈善基金會那邊,忙着捐款的事。”

“???”

外城,河西。

“想不到你還有心情來幫忙籌備事業法。”

呂惠卿笑吟吟地向張斐問道。

張斐搖頭苦笑道:“不瞞呂校勘,待會我還得去一趟軍器監,這本來我的假期,結果比打官司還要忙。”

呂惠卿問道:“你去軍器監作甚?”

張斐道:“慈善基金會不是年年都有捐助嗎?但如今有人質疑花了這麼多錢,看不到成效,而捐助軍器監是我促成的,所以我得過去看看。”

呂惠卿點點頭,又問道:“那那聽證會的事?”

張斐道:“還早!因爲還得從大名府請一批官員,可能得等上一個月。”

呂惠卿問道:“聽說你們還請了韓相公?”

張斐點點頭。

呂惠卿問道:“是官家讓你請的嗎?”

張斐道:“不是,是我們檢察院要求的,相信呂校勘也是聽說了,不少人認爲韓相公縱容程昉,同時又有人要求檢察院針對程昉進行起訴,故此我們才邀請韓相公,不過我岳父大人還是詢問過官家,官家也是同意的。”

呂惠卿聽得眉頭一皺。

張斐察覺他臉色有異,問道:“呂校勘爲何不語?”

呂惠卿瞧了眼張斐,神情略顯糾結。

張斐忙道:“呂校勘,我肯定是向着新政的,如果我知道的越多,就不至於在聽證會上面,問出不利於新政的問題。”

呂惠卿又在權衡片刻,道:“韓相公是絕不可能縱容程昉的。”

張斐道:“可是根據事實來看,韓相公對於程昉的所作所爲,未有絲毫阻攔,以韓相公的地位,也不至於害怕程昉吧。”

呂惠卿道:“韓相公當然不是忌憚程昉,而是忌憚!”

張斐不確定道:“王學士?”

“還有官家。”

“這是怎麼回事?”張斐問道。

呂惠卿猶豫一會兒才道:“在第一次治水會議的時候,恩師是支持程昉,開浚東流,但是韓相公是非常支持北流的。最終官家還是採納恩師的建議,選擇開浚東流。”

張斐道:“這事我知道。”

呂惠卿道:“那你不覺奇怪嗎?既然如此,爲什麼韓相公對於程昉放任不管?”

張斐思忖道:“捧殺?”

“何謂捧殺?”

“就是縱容他,使其驕傲自滿,以至犯錯。”

“這這我倒也說不準,但這不是主要原因。”

呂惠卿突然低聲言道:“當時官家纔剛剛即位,正準備重用恩師,而韓相公在朝中的權威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張斐立刻點點頭道:“我明白了。”

雖然趙頊即位,韓琦也是功不可沒,但是當時韓琦已經是位極人臣,如果韓琦在朝中,趙頊是壓不住的,而且趙頊也得打造自己的政治班底。

如果韓琦還繼續擔任宰相,王安石就難以有所作爲。

因爲大家肯定會以韓琦馬首是瞻。

在東流和北流的問題,趙頊其實也想借此釋放一個信號,告訴大家,時代變了,王安石纔是未來的答案。

呂惠卿又向張斐道:“我與你提及此事,不是想阻礙你請韓相公來參加聽證會,而是希望你明白這一點,程昉和東流計劃與恩師的新政,是息息相關,不容有失。”

張斐點點頭道:“這我知道。”

呂惠卿道:“但是我聽恩師說,你並無保證,程昉不會有事?”

張斐略顯無奈道:“如果我是一個珥筆,我可以根據情況給出保證,但我現在只是一個小檢控官,頭上還站着一羣人,我又做不了主,原本我打算退避三舍,將此案交由你們來解決,可惜最終還是不行。聽證會已經是我能夠爭取的最好方式,到底這屬行政,而非司法,你們都可以介入進來。”

呂惠卿忙笑道:“我也只是問問,你別多心。”

在這事上面,他們確實不能怪張斐,張斐已經盡最大努力,敬而遠之,如果檢察院能夠脫身,局勢其實利好他們的,因爲皇帝肯定是偏向他們的,但可惜他們革新派很多人就是針對公檢法,只能將公檢法拉下水來。

在河西逛了一圈,張斐就順便去到軍器監下的西坊。

“張檢控大駕光臨,小坊蓬蓽生輝。”

樑少棟快步迎出,連連拱手道。

張斐拱手回得一禮,又道:“但我今日可不是以張檢控的身份來的,我是代表慈善基金會來的。”

“省得!省得!”樑少棟笑道:“要是三郎是以檢控官的身份,那咱躲都躲不及,哪裡還敢出門相迎。”

張斐哈哈一笑,“又這麼可怕嗎?”

“純屬玩笑,三郎莫要介意,屋裡請,屋裡請。”

樑少棟又將張斐請入屋內,並且熱情地爲張斐倒上一杯茶。

張斐呷了一口,放下茶杯來,道:“聽聞樑少監如今已經貴爲軍器監二把手,真是可喜可賀啊!”

樑少棟忙道:“這真是多虧三郎當初點撥,不然的話,這二把手怎麼也輪不到我啊!”

最初張斐捐助他們事,還沒有軍器監,這樑少棟是屬於三司胄案下面一個小丞,是張斐在河中府期間,王安石廢除胄案,改軍器監,樑少棟就立刻得到提拔。

原因就在於,樑少棟會要錢,在王安石看來,你能弄到錢來研發武器,那你就是牛逼的呀!

張斐道:“哪裡!哪裡!我也只是點撥一兩句,可是樑少監卻是發揮的淋漓盡致,弄得現在慈善基金會裡面有很多人不滿。”

“是是嗎?”

樑少棟頓時緊張起來,要是沒了資助,那他也混不長久。

張斐點點頭道:“我是教你,研發一些比較複雜的武器,比如火器,這樣才能多要一點錢,但但是你也不能不研發,總得拿出一些成果來,我纔好爲你說話啊!”

樑少棟忙道:“誤會!真是天大的誤會!不是我拿不出成果,而是那些成果,也不能給那些商人知曉。”

張斐道:“那就是有成果。”

“有有有!你稍等一下,我立刻就去安排。”

這大金主來了,樑少棟必須獻殷勤啊!

過得半個時辰,樑少棟將張斐請到後面的院子來,只見五個士兵站在操場上,人手一根兩尺半的大竹筒。

“三郎請看,這就是我們專門爲皇家警察準備的突火槍。”

“突火槍?”

張斐打理了下,心裡卻想,我每年花幾千貫,前前後後都有兩三萬貫,你就給我這?

樑少棟解釋道:“三郎可莫要小錢這突火槍,我讓他們演示一遍給你看。”

說着,他便讓那五名士兵操作一遍。

但見他們舉起竹筒來,對準五十步外的幾個包着爛布的木人,身邊一名助手負責點火。

突突突!

隨着幾道火色飈出,他們已經完成一輪齊射。

張斐沒有看出什麼玄機來,只覺他們在放煙花。

倒是樑少棟激動地拉着張斐來到前面那木偶前面,但見包着木偶的布,已經被射的千瘡百孔。

張斐看罷,心道,難道這就是槍支的原型?

樑少棟道:“三郎,這是我們軍器監近年來最大的研發,可以通過這竹筒射出小石子、鐵屑來殺敵。”

說話時,神情非常緊張,跟上司做報告可都沒有這麼緊張。

慈善基金會的錢,只給他們這些人,以及工匠發獎金,朝廷撥錢,一般是發不到他們手裡的。

“有點意思。”

張斐點點頭,道:“但是這適合皇家警察嗎?如果鬧市裡面用這突火槍,不得傷及無辜啊!”

樑少棟神情怪異地瞧向張斐。

張斐道:“我問的有問題嗎?”

樑少棟忙道:“若只是捉拿幾個小蟊賊,那自是用不到,皇家警察也不需要啊!但是對付山賊可就有用了,比如說在齊州和青州等地,據說皇家警察不是缺弓箭手嗎?這突火槍可不需要練上幾年,很快就能夠使用。”

“這倒也是。”

張斐點點頭,心想,這火器不能光研發,也得拿去用用,但是目前又不具備規模,估計也沒有配套的戰術,若是用於西軍,萬一效果不好,導致兵敗,那我也承擔不起這責任,先讓皇家警察用用倒是不錯。

一番盤算後,張斐點點頭道:“很不錯,你到時去跟上面商量一下,看看能否給皇家警察配備這種突火槍。”

樑少棟見張斐願意接受,頓時是激動不已。

“不過!”

張斐左右看了看,又小聲道:“但是你可別吹過了,你要說這只是初級突火槍,軍器監還能夠研發更加精良的,比如說將這竹筒換成鐵管。”

樑少棟一怔,“鐵管?”

張斐道:“對啊!這竹筒看着比較容易壞,要是鐵管的話,看着就牢固,關鍵,這也能夠要更多錢啊!”

樑少棟直點頭,“明白!明白!多謝三郎指教。”

心想,這要是能夠換鐵管,那經費不得咔咔地往上漲啊!

張斐笑道:“關鍵還是你們拿出令我非常滿意的成果,這錢我給的也開心,你們拿得也安心。如果皇家警察大規模配備這種突火槍,慈善基金會會再捐助一筆獎金給你們,也好人知道,這裡面也有慈善基金會的功勞。”

“多謝!多謝!”

樑少棟頓時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只要軍器監認真研發,張斐還是很捨得在這裡面投入的,到底他不是生活在貞觀年間,完全不用擔心外敵,北宋周邊是強敵環伺,投資在武器研發方面,那是非常划算的。

趁着兩日假期,忙完慈善基金會的事,張斐回到檢察院,又忙於檢察院改造。

其實相比起河中府的公檢法,京城的公檢法還是一團漿糊,沒有顯得那麼專業。

在張斐的建議下,檢察院下面又增加三院,分別是訴訟院,此院下面又分前後兩院,前院是專門爲百姓而設,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服務部門,告狀就上這來。

後院就是專門上庭打官司的。

再有就是設查院,加強檢察院的偵查能力,對象主要是百姓,而現有的都察院則是專門針對公職人員。

同時這查院下面,還設有一部,也就是驗證部,專門驗明證據的,檢察院就是靠證據打官司,光依賴警署是不行的。

第三院就是監署院,這個部門不是針對人,而是針對警署、牢獄,等與檢察院職責相關的部門。

監督他們的行爲是否規範。

這三院拍下去,等於是檢察院的職權進一步得到伸張,明確表示要監察一切,無論是官署,官員。

這也的確引發大家的關注,但是大家關注的不是這三院,而是我們外面都在議論聽證會,你們檢察院好像完全沒這回事,弄得我們都不好意思再議論。

這到底是不是一件大事。

不少官員跑來找許遵打探口風,你們檢察院是胸有成竹,還是真不當回事。

許遵仍舊錶示,我們檢察院就是認爲目前證據不足以起訴,你們偏偏要起訴,只能到時看唄,現在人都沒有到,那我們也不能幹等着吧。

反正,就是不當回事。

可你說他們不當回事,他們連韓琦就發了邀請函。

這煙霧彈真是放得,人人都猶如霧裡看花。

這到底是大事,還是小事?

而那邊程昉、程頤因爲是在駐守在澶州,又是日夜兼程,因爲他們也希望早日解決此事,目前已經抵達東京汴梁。

程昉入京,第一時間當然是見皇帝。

“陛下,臣真是冤枉的呀!”

程昉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臣已經是處處忍讓,之後見到那程頤,都還低聲下氣,可不曾想,他們竟然這麼對臣。”

趙頊問道:“爲何有人告密者,說是你揚言要狀告程頤。”

程昉道:“臣只是說說,發泄一下心中的鬱悶,但臣絕對沒有想與程頤交惡,陛下大可去問程頤。”

“這倒是小事。”

趙頊又問道:“爲何水兵會衣食不足?”

程昉立刻道:“陛下,這都怪那轉運司,臣可沒有從中拿取分文,是轉運司以準備不足爲由,不撥衣食給臣,臣又急於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務,故才發生此事。”

趙頊皺了下眉頭,又見程昉風塵僕僕,頭髮蒼白,又黑又瘦,自是吃了不少苦,心中稍有不忍,於是道:“你先下去休息下,明日等王學士入宮,咱們再說。”

“臣告退。”

司馬府。

“原來是這麼回事。”

程頤點點頭,笑道:“我就說,不可能是程昉告我的狀。”

司馬光問道:“你爲何這麼說?”

程頤道:“因爲此事顯然是程昉執法不當所導致的,他又怎敢對外聲張,自那之後,他反對我更加尊重,應該怕我彈劾他。原來他們是要藉此事針對公檢法。”

說到這裡,他微微一笑:“不過這樣也好,我終於可以見識一下,法制之法的創始人張三郎。”

司馬光趕緊道:“你可切莫這麼說,等到庭上,你一定會後悔的。”

程頤問道:“爲何會後悔?”

司馬光笑道:“因爲只要你坐在庭上,被張三詢問,那你就會變得心中有愧。”

程頤搖頭道:“我不信。難道君實相公也是如此嗎?”

司馬光點點頭。

程頤神情一滯,旋即笑道:“那我更要見識一下,也不知這聽證會何時開始?”

司馬光道:“估計要等韓相公回來纔是開始。”

程頤稍稍點頭。

又過得數日,韓琦終於是姍姍來遲,他也是邀請函中,最晚一個抵達的。

趙頊對他也是十分尊重,等他在家休息三日後,纔派人請他來宮中。

趙頊見到風燭殘年的韓琦,精神面貌大不如幾年前,不免也是一陣傷感,“這檢察院也真是沒有一個明事理的,竟然還派人去驚擾韓公,真是該死啊!”

韓琦忙道:“陛下勿怪他們,其實齊督察與我說了,他們只是照例邀請,來與不來,老臣可自行決定,老臣此番之所以回來,是因爲老臣久病纏身,已經力不從心,無法再爲陛下分憂,還望陛下恩准老臣致仕。”

趙頊立刻道:“韓公莫不是聽到那些流言蜚語,韓公大可放心,朕是不會相信的。”

韓琦搖頭道:“那些流言蜚語,老臣怎會放在心上,只是.。”

不等他話說完,趙頊便道:“不是就行,想必韓公也知熙河戰事,朕此時非常需要韓公爲朕鎮守河北。”

韓琦張了張嘴,但趙頊那炙熱的目光,又令他說不出口。

趙頊又道:“韓公此番回來也好,一定要在京城多留一番時日,朕還有許多問題,要請教韓公。”

“老臣遵命。”

韓琦無奈地點點頭。

下午時分。

富弼在行往政事堂的路上,忽見一定轎子迎面行來,他愣了下,這是誰呀,這麼大排面,在皇城坐轎子。

但很快,他便想到是誰,於是站在路旁,不一會兒,轎子就停了下來,只見韓琦躬身從裡面行去。

富弼一驚,“你你怎變得這般蒼老。”

韓琦笑道:“天天在外東奔西跑,能不蒼老麼,如今我可是羨慕你啊,身在朝中,卻又能置身事外,我當初怎就沒有撈到這麼一個好差事,盡做一些吃力不討好之事。”

富弼笑道:“你哪是因勞成疾,我看你就是酒色過度。”

韓琦眼中閃過一抹心虛,指着富弼道:“爲老不尊。”

富弼呵呵笑了幾聲,又問道:“不過這檢察院權威不小,連韓相公都能請來。”

韓琦道:“我是自己要來的。”

富弼問道:“爲何?”

韓琦道:“瞞得過你嗎?”

富弼神色一變,撫須道:“我也看出這官家好像有些後悔。”

韓琦嘆道:“你是不知這開浚河道,可真是害苦河北百姓,我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啊!”

富弼問道:“那你爲何又不管管程昉?”

韓琦道:“最初我就上奏反對過,既然官家沒有采納,若是再管的話,一來,也管不住,那程昉要是忌憚我,也不會這麼激進,二來,只怕又會惹得王介甫不開心,那又是何必。”

富弼點點頭,心裡也理解韓琦。

在他和王安石之間,趙頊一定是選擇王安石,因爲韓琦已經老了,他若跟王安石直接鬧翻,不是讓趙頊難做嗎。

富弼也是這麼做的,他們都不贊成新法,但也都是點到即止,我只說自己的擔憂,聽不聽在你,我們也不會強求的。

然而,韓琦的歸來,無疑再在朝中又點了一把火,他們都知道檢察院邀請了韓琦,但他們不確定韓琦會不會來,結果韓琦還真回來了。

那這場聽證會就絕不是起訴與否的小事。

可是檢察院近日的動作,又是令人十分費解,他們根本就不上心,一心忙着自己的事,以及處理一些以前積壓的案件。

大家頭皮都快要抓破了,你們這到底是要幹什麼?

直到韓琦回來後的第五日,纔有消息傳出,此次聽證會,將在相國寺舉行,日期在三日之後。

隨後他們才受到檢察院的正式通知。

第一章 狂囚張三(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第680章 謀反案(八)第748章 門徒第一百七十六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第801章 飛龍在天第357章 我們還是學生第四百六十一章 軍事法庭第779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百九十四章 冬天的一把火第707章 禍從口出(上)第311章 娛樂興邦第六百一十八章 制度競賽第六百三十六章 分贓與爭功第372章 菜鳥!歡迎來到官場!第三章 尋訪第773章 時勢造英雄第二百二十六章 是騾子是馬也得遛一遛第三百零七章 救場第744章 勸你善良第十一章 擒賊先擒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這一場惡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稅與善第646章 比爛大法第九章 命運的交織第272章 體驗生活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錢,不要命第一百五十七章 報復第811章 十年磨一劍第773章 時勢造英雄第287章 公檢法誕生時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三路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下熙然,皆爲利往第四百零七章 快去請張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輔第九十八章 治國先治吏第657章 事業法第692章 聽證會(二)第666章 謠言盛於智者第五百六十五章 危第四百四十二章 稅戰(十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私貨時間第754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百二十章 文武與法(五)第713章 最賺錢的生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嘴炮飛一會第五百一十二章 政、法之爭第677章 謀反案(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韭菜也不是這麼割的呀!第三章 尋訪第262章 告我告我第712章 專業治國第五百六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五百一十七章 文武與法(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戰(十七)第四百一十五章 變法競賽第338章 滲透第二百四十四章 八面玲瓏第343章 排面第二百二十五章 束仁於法第四百九十三章 吾乃司法慕容復。第四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報紅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力之爭第四百四十章 稅戰(十四)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六百零五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五百五十六章 三冗第一戰(九)第810章 潤物細無聲第648章 直面問題第五百二十章 文武與法(五)第五十章 黑吃黑第327章 慈善比賽(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第771章 勢不可擋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冗第一戰(十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穩如老狗第278章 夢幻聯動第310章 來了!來了!第683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641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六百三十六章 分贓與爭功第五百三十九章 放手去幹第四百九十六章 鹽吃人第673章 謀反案(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開封府就不要面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販賣公正第一百三十一章 獨佔熱榜第703章 社稷安全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二百四十五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一百零二章 救人亦是救己(求訂閱)第309章 大哥,俗還是王道啊!第六百二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360章 不能沒有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