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迷茫!

其實諸多官員,都如同何春林一樣,對此感到一絲迷茫。

這說好的水火不容呢?

爲什麼張斐還會爲青苗法做宣傳?

要知道他們都還打算利用司法改革去對付青苗法。

故此,張斐對青苗法的態度,對於他們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他們就只是考慮到新舊之爭,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司法改革與新法其實是相互依存的。

不!

更準確的來說,是司法改革完全依附於新法。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新法,那誰還會支持司法改革?

在大臣們的心中,司法改革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

故此,無論如何,張斐是必須要支持新法的,給新法提供最大的支持,一來,還是可以爭取到王安石的支持,二來,唯有新法愈發強勢,這司法改革才能繼續發展下去。

可見這二者一點也不矛盾。

至於說青苗法的利弊,讀過歷史課本的張斐怎麼可能不知道,但還是那個原因,如果新法沒有弊病,那還要公檢法作甚?

至少別人是這麼看的。

......

“看來今後我們皇庭會變得非常忙碌。”

蔡京一邊收拾的文桉,一邊用眼神瞟了瞟那些圍聚在一起,竊竊私語的百姓們。

今日審判,對於大部分債務人和小部分債權人都是非常有利的,可想而知,到時一定會有更多人來皇庭進行訴訟。

葉祖恰卻問道:“你說老師會讓我們審嗎?”

蔡京點點頭道:“我覺得有這可能。”

上官均忐忑道:“但咱們能行嗎?每回看老師審,好像都很輕鬆,但每回討論的時候,咱們還是考慮的不太細緻。”

葉祖恰道:“總得試試看,不然的話,我們又怎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進步。”

蔡卞也是稍稍點頭。

說真的,他們現在也有些手癢。

這庭長不同於縣官,挺帶勁的。

.......

那邊韋應方等人,也注意到百姓們的神情變化,要知道很多佃農、自耕農都是處於負債的狀態,如果僅僅是拉長還款期限,他們都不見得還得上,但偏偏張斐還給予他們活計。

這是非常關鍵的。

這也是還債的最好時機,肯定會有不少人主動來皇庭訴訟。

“你怎麼看?”

來到庭外,韋應方看向曹奕,小聲問道。

曹奕道:“不見得是壞事,此番判決,顯然對那些大地主不利,他們肯定想方設法反擊的。”

韋應方點點頭,又問道:“但這張三到底是支持新法還是反對新法?”

曹奕沉眉不語,對此他一時也沒有頭緒。

正當這時,何春林走了過來。

韋應方趕忙問道:“元學士怎麼說?”

何春林便將元絳的猜測告知二人。

曹奕點點頭:“這倒是有可能,據說目前王學士深得官家的信任,想要阻止青苗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張三主動讓百姓去提舉常平司借貸,亦可藉此干預青苗法。”

韋應方道:“那我們之前的計劃會不會逼迫皇庭與轉運司聯合?”

曹奕道:“這不可能,皇庭與轉運司的關係,可不是張三能夠決定的,而是司馬學士他們,之前張三能夠來此當庭長,可也是司馬學士力薦的,如果張三與青苗法勾結在一起,司馬學士斷然不會再讓他在此擔任庭長。”

韋應方點點頭:“這倒也是。”

曹奕又道:“我反倒是認爲,今日的判決,是更有利於我們的計劃,如果那些大地主能夠低息放貸給百姓,首先,不用再擔心百姓還不上,到時亦可借皇庭來追債,其次,能夠爭取到民心,又能夠打擊到青苗法,這些對於那些大地主而言,是變得更加有利。

同時,公檢法勢必會與轉運司產生矛盾,那元學士豈容皇庭任意干預轉運司。”

韋應方嘆道:“可是那些大地主個個都是鼠目寸光,他們未必會答應這麼幹。”

......

張斐離開後堂上,是直接去到湖邊的小亭子,過得片刻,那符世春便來到這裡。

“小春哥可知我爲何邀你前來?”張斐笑問道。

符世春沒好氣道:“八成是讓我們少休假,多幹活。”

“正是如此。”

張斐哈哈一笑,旋即正色道:“鄉村是皇家警察最難攻破的,雖然之前我們憑藉軍餉和收稅,將分署開到鄉村門前,但到底還沒有完全滲入進去。

而要想完全取代鄉紳,就必須給鄉民帶去好處,讓他們習慣於有困難找警署,而不是找鄉紳決斷,否則的話,他們爲什麼更相信皇家警察。”

符世春道:“而高利貸本就是鄉民與地主的矛盾,皇家警察由此介入,此消彼長,必然是事半功倍。”

張斐點點頭道:“正是如此,但是由於警署擴張太快,裡面也是魚龍混雜,故此你們可得看緊一點。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容有失啊!”

符世春無奈:“我只是主簿。”

張斐卻道:“難道這不比賣風月報刺激嗎?”

“......!”

符世春沉默片刻,突然笑道:“是刺激一些。”

.....

下午時分。

“你們可有準備好?”

張斐與許止倩來到會議室,便直接問道。

四小金剛先是相視一眼,激動的眼神中,又帶着一絲忐忑。

“嗯?”

張斐疑惑德看着他們。

上官均問道:“老師指得是?”

“不是吧?”

張斐道:“難道你們連這點遠見都沒有,經此判決,未來數日,必然會有大量的自耕農、佃農來此訴訟,你們不會奢望全都由我來審吧?還是說你們今兒上午在夢遊,並未總結出,我判決的依據?”

葉祖恰激動道:“老師,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很好!”

張斐點點頭。

上官均卻問道:“老師,關於今天上午的判決,學生有點還是不太清楚?”

“說。”

“就是這個誠信的問題,潑皮無賴和忠厚老實,這我們倒是知道該如何判決,但是一些介於中間的,這個尺度,學生還是有些拿捏不準?”

“這知人知面不知心,老師又不是神,又豈能精準的算出來,他們到底有多少誠信。”張斐沒好氣道。

上官均詫異道:“那不知老師是以何爲標準?”

蔡京突然道:“莫不是償還能力?”

“蔡京說得對。”

張斐道:“誠信當然是非常關鍵,但是要判斷一個人有多少誠信,這需要做大量的調查,故此這就不是唯一的判決因素。

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要權衡,他們是有多少償還能力。針對這一點,來決定給予他們怎樣的幫助。當然,一個沒有誠信的人,不值得給我們實質性的幫助,因爲風險太大,只能先給予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就好比那羅大伍,如果讓警署將布交給他,估計晚上就輸掉了。總而言之,誠信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但是我們只需要關注那條及格線,只要遵守基本誠信,那就足夠了。

剩餘的,就要看他們償還能力,然後再給出最終的判決。”

蔡卞道:“難怪老師每回都詢問一邊他們家裡的具體情況。”

“正是如此。”

張斐笑着點點頭,又看向他們,“不要太畏懼,你們只要記住一點,捍衛個人正當權益。這句話裡面是沒有佃農和地主之分,故此一定要用平等的目光,去看待地主和佃農,如此你們纔不容易犯錯。”

許止倩突然道:“弱者不是更應該得到幫助,如此才能夠公平。”

張斐沒有回頭看她,而是立刻笑着向蔡京等人,“千萬不要跟許主簿一樣,眼裡就只有弱者,故此她只能當主簿,而你們可是要當大庭長的人。”

四小金剛同時低下頭去,一個師父,一個師母,都得罪不起啊!

許止倩衝着張斐的背影做了個鬼臉。

蔡卞突然道:“可是...可是學生覺得許主簿說得也有些道理。”

“這不叫道理,而叫做理想。”

張斐道:“道理是要基於現實的。現實就是地主非常強大,佃農非常弱小,如果按照許主簿的公平來說,很簡單,就是將地主的錢平均給佃農。

但是這是否符合法制之法的原則?”

四人同時搖搖頭。

“當然不符合。”

張斐道:“捍衛每個人的正當權益,地主有沒有正當權益?當然是有得。法制之法的公平不是一種理想,而是一種現實,甚至可以說是最後的底線。

而在上午的審判當中,我們的底線是什麼?”

“百姓生活的基本保障。”葉祖恰答道。

“不錯。”

張斐點點頭,“但其實單就契約而言,我們就應該將土地判給地主,用於抵償債務,但如果這麼做,後果可能會導致債務人活活餓死,因爲這不但會損耗國家和君主的利益,同時也是道德所不允許的。

你們可還記得我在課堂上跟你們教過,在法制之法中,道德是影響到出罪,還是入罪?”

“出罪。”

“不錯。”

張斐點點頭,“你們一定要記住一點,到此爲止,我們的目的是要守住這一條底線,而不是要拔高這條底線,許主簿方纔那個理論,從某種意義來說,就是要拔高這條底線?

我們能不能這麼做?”

幾人頓時迷湖了。

難道不應該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嗎?

“嗯?”

張斐又看向他們。

“不能...嗎?”

“把‘嗎’去掉。”

“不能。”

“當然不能,這還用想。”

張斐鬱悶道:“你們又將我教你們的,全部都還給了我。許主簿的主張,是屬於法制之法,還是屬於儒家之法?”

“儒家之法。”

“肯定是屬於儒家之法。”

張斐道:“給百姓帶去更好的生活,讓大家的財富,懸殊變小,這都是屬於儒家之法。

比如說,我們皇庭是無權規定富人多繳稅,窮人少繳稅,但是政事堂是有權決定。而我們能決定什麼?就是這個稅不能將人逼死,這適用於高利貸,適用於軍餉,也適用於稅法。明白了嗎?”

四人同時點點頭。

張斐道:“身爲庭長,一定要用平等的目光去去看待原被告雙方,如果你們現在無法理解,那就死記硬背。”

“是,學生知道了。”

“另外,我們會招一批牙人和賬房來協助你們,幫你們制定賠償計劃,這會減輕你們的負擔。所以。”

張斐笑道:“將來老師能不能在家多陪夫人,可就全看你們的表現了。”

“嘿嘿!”

.......

今日審判過後,幾乎誰都預見到,這河中府將會掀起一波訴訟浪潮。

因爲目前高利貸剝削的非常狠,而且涉及面非常廣,百姓對此是苦不堪言,關鍵一般情況下,是永遠還不完的,無論他們再怎麼努力,這是一種絕望。

而今日判決,雖然還是依靠他們自己努力,但至少是有希望償還完所有的債務。

大家肯定會來訴訟啊!

果不其然。

第二日,皇庭就迎來了一波人流高峰。

要知道昨日來此觀審,有着許多自耕農,他們很快就將今日的判決,告訴其他鄉民。

之前的訴訟,全都是地主告佃農,而今日完全顛倒過來,變成佃農告地主。

這令法援署是苦不堪言。

地主告佃農,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狀紙非常容易寫。

但是佃農反告地主,這就得找角度,找理由。

好在當今的地契,九成九都有問題,這個理由倒也好找,只是說法援署得更細緻的去了解情況。

當然,這也使得那些大地主怒不可遏。

那邊稅收一事,都還未解決,這邊又打擊我們發展道路。

要多收我們的錢,還要斷我們的財路。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一時間,河中府是暗流洶涌啊!

對抗已經是在所難免。

因爲大地主是絕不可能忍受這一切啊!

蔡延慶他們也都很緊張,他們深知這些大地主的實力,不可大意,於是也在暗中派人,到處在打聽消息。

“蔡知府,可有消息?”

元絳入得屋來,便向蔡延慶問道。

蔡延慶點點頭道:“已經有些眉目。”

元絳忙問道:“什麼情況?”

蔡延慶道:“原本那些大地主之間是分爲兩派,一派表示要與皇庭硬碰硬,就是拒不知執行,同時停止一些借貸,讓百姓去找皇庭借錢。

還有一派則是表示針對青苗法,以更低利息去放貸。”

元絳一怔,忙問道:“那目前哪派佔得上風?”

蔡延慶道:“針對青苗法這一派,因爲大多數地主認爲此時民心不向着他們的,再加上許多士兵還得依仗皇庭追討賠償,與皇庭硬碰硬,他們是沒有多少把握的。

而針對青苗法,以更低利息放貸,既可以贏得民心,又能夠依仗皇庭,去賺得一些利息。”

元絳道:“針對他們的是皇庭,又不是轉運司。”

蔡延慶道:“我估摸着,他們也是想借此,挑撥皇庭與轉運司的矛盾。”

元絳沉思少許,突然問道:“官府能不能禁止他們這麼做?”

蔡延慶微微皺眉,“爲何?”

元絳嘆道:“我也知道低息放貸,更利於百姓,但是如果青苗法因此失敗,這將會嚴重影響到王學士的新政,我們得以大局着想,而且一旦新法失敗,他們必然會將利息又擡高。”

趙頊要的是改善財政,而不是真的一門心思打擊高利貸,均輸法的幾百萬貫的本金,全都是向皇帝借的,這是要給利息的。

如果王安石賺不到錢,他是很難向皇帝交差的。

元絳還真沒有想到,對方會將槍口直接調轉,對準新法,明明就是皇庭在折磨他們。

他計劃跟警署一樣,猥瑣發育,讓皇庭去前面跟他們鬥。

蔡延慶道:“以前不是沒有辦法,但是如今政法分離,元學士恐怕得去找張庭長請教應對之策。”

元絳愣了下,心虛地瞧了眼蔡延慶。

蔡延慶撫須笑道:“元學士亦可當我不知。”

第五百一十七章 文武與法(二)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斷於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813章 番外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本質還是二法之爭第747章 現學現賣第四百九十章 課外輔導第二百零一章 魚與熊掌第693章 聽證會(三)第七十四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791章 第二把火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魚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是贏家第303章 光榮下崗第二百二十一章 時代變了第751章 內憂外喜第四十四章 青面判官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加之罪,其無詞乎?第355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735章 徹底釋放公檢法第796章 驀然回首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三十七章 平平無奇張三郎第780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二百五十三章 迴歸主旋律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價索賠第六百一十二章 堂下何人,爲何狀告本庭長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權衙第一百二十一章 潛龍勿用第四百七十一章 龍潭虎穴第五百四十七章 法中取利(五)第657章 事業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稅戰(六)第790章 秉公判決第355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298章 城市改革第五百一十四章 誰慫誰孫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訟第四章 告狀專業戶第775章 貨幣化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死與稅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斷於法第六百零八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哪也得給坐第一百五十九章 極限一換一第316章 波譎雲詭第一百四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四十二章 代價第294章 違法不是犯法的理由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三角關係第755章 攪屎棍登場第五百六十九章 扮虎吃豬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代價第688章 夾縫之中第六百零八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嘴炮飛一會第三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四百一十四章 欲讓其滅亡第三百七十四章 離京赴任第369章 絕佳機會第五百二十四章 文武與法(九)第677章 謀反案(五)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間稅第三十六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89章 各位,那只是預熱第一百九十三章 急了!都急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絕代雙驕第一百五十九章 極限一換一第九十六章 此法違法第348章 真正的儒法之爭第一百一十章 平起平坐(三更!感謝“財叔寧”盟主)第三章 尋訪第八十二章 堂審(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無話可說第三十六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735章 徹底釋放公檢法第四百一十七章 激活公檢法第266章 見招拆招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四百四十一章 稅戰(十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稅戰(二十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此世上再無蘇東坡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產資料第六百零五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667章 破例不是破壞第721章 敵友難辨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五百八十四章 一觸即發第357章 我們還是學生第五百二十四章 文武與法(九)第732章 有鬥爭纔有進步第334章 滲透第327章 慈善比賽(上)第六十三章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第747章 現學現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