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很矛盾...

廣告來的非常順滑,一點也不生硬,有理有據,就有那麼一絲自然,故而打了在場官員們一個措手不及。

僅僅片刻,整個庭院內外,頓時就陷入了這冰與火的旋律之中。

在場的官員中,不乏支持新政的,但也不乏反對新政的。

廣告一出,彷彿人人臉上都貼上了一面旗幟,是陣營明確。

然而,短暫的憤怒和驚喜過後,大家又陷入了新的沉思中......

因爲他們發現一個非常尖銳的矛盾。

那就是,這小子到底是站在哪邊的?

身爲庭長的張斐,無疑是司法改革的代表人物,而司法改革是出自於司馬光,司馬光又是反對青苗法的代表人物,保守派的領軍人物。

這...。

於是乎,大家紛紛向元絳、鄭獬這些京官詢問。

元絳是偏向王安石的,鄭獬是堅定的保守派。

但是二人給出的說法,卻是驚人的一致。

那就是...不知道!

但他們也不覺其中有任何詫異,因爲在京城的張斐,既曾爲新法做過辯護,爲王安石打贏差役法的第一槍,同時又曾爲司馬光的司法改革出謀劃策,提供了司法改革的理論依據,也就是---法制之法。

你問我,他是哪邊的,我特麼也想知道。

這可將衆人給整抑鬱了。

這小子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而張斐對於他們的竊竊私語,絲毫沒有放在心上,是稍作歇息後,又開始審理下一樁官司。

這種審桉速度,在古代而言,簡直就是堪稱神速。

之前縣衙是很多天才公審一樁桉子,一般來說,都是這狀紙遞到官府後,先由刀筆吏審理,寫上自己的意見,再上交由主簿審查,在主簿認爲沒有問題後,再上交給縣老爺,縣老爺哪天有空,就直接給判了。

畢竟對於縣老爺而言,財政纔是關鍵。

雖然治安也很重要,但這種民事訴訟小桉,縣衙不會花太多精力去公審。

而接下來這一樁官司,是僱主起訴自己的佃農,但與陳六根的桉子也差不多,也是佃農爲母治病,爲母辦喪事,問僱主借了些錢。

這就是自耕農、佃農的悲劇所在,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稍有不順,就得去借錢。

但也有一點點區別,就是這僱主現在是急需錢,要求佃農立刻還錢。

“李念慈。”

“小民在。”

站在原告席上的年輕人立刻拱手道。

張斐問道:“你能否說說,你爲什麼急需這一筆錢,因爲從你的家庭狀況來看,應該不會缺這十一貫錢。”

李念慈立刻道:“回庭長的話,小民乃是大名府人,早先年隨父來此販鹽,又將販鹽之利在河中府買了些田地,而如今家父年事已高,希望能回大名府,故而小民得趕緊將這些債務清除。”

這宋朝商人,是極具理財思想的,他們也更傾向於土地理財,而不是錢幣,因爲宋朝是不抑制土地兼併,如果長期在一地行商,一般就會將手頭上閒着的錢,置於田地,租給自耕農耕種,自己拿其中五成收入。

等到自己要走的時候,然後就出售田地,相比起那一點點契稅來說,每年田地的收穫顯然是更多的。

張斐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李念慈又拿出一些契據來,“這是小民近三個月來,所出售手中田地的契據,還請庭長過目。”

“呈上。”

......

一旁的官員、地主們,皆是翹首以盼。

這回你總不能不將那佃農的田地判給李念慈了,人家都要離開了,難不成你還要啓用飛錢償還嗎?

張斐仔細看了看那些出售田地的契據,又向蔡京等人問道:“顧水流家有多少田地?”

上官均道:“二十一畝田地。”

張斐又問道:“市值多少?”

“......?”

上官均有些傻眼,“這個關於顧水流家的田地,肥貧不一,學生一時也不清楚到底值多少。”

蔡京道:“學生估摸着,再怎麼也應該值個十七八貫吧。”

張斐瞧他們不確定的眼神,“這也怪不得你們,畢竟這不是我們所擅長的,我們也沒有這麼多精力。蔡京,你明天去牙行那邊挖點這方面的專業人才過來。”

蔡京點點頭道:“是。”

張斐又擡頭看向李念慈道:“既然你們父子要急於離開,那顧家應該立刻償還所有債務。而且,你給予顧水流的利息,也是略低於朝廷所規定的合法利息,顧水流也應該如數償還。”

“多謝張庭長。”

李念慈欣喜地拱手道。

那些大地主見罷,個個都是眼珠子亂轉,這裡面還是有操作的空間啊!

只要能夠證明我急需錢就行了。

張斐又看向右邊那個中年漢子,“顧水流。”

“小民在!”

顧水流垂着頭,低聲應道。

張斐道:“你是一個非常勤勞和誠實的農夫,借錢也是出於無奈,本庭長也願意幫你一次。”

顧水流勐地擡起頭來,激動地看着張斐。

張斐道:“你先拿着地契去提舉常平司抵押貸款,用於償還李念慈的債務,因爲提舉常平司的利息是兩分,遠低於市面的借貸利息。而你適才說你還會一些木工活,我可以介紹你去分署幫忙,同時我會讓馬警長將一些制服的交給你妻子來做,你努點力,一年之內應該也是能夠還清的。”

此話一出,在場的大地主和官員們又都傻眼了。

還能這麼操作嗎?

相比起之前那番話,這番宣傳,簡直就是超級硬核啊!

借低息貸款,償還高息債務。

用不了多久,市面上所有的貸款就都是出自提舉常平司啊!

顧水流不禁也是激動地淚流滿面,“多謝大庭長,多謝大庭長。”

“謝謝馬警長才是。”

張斐指着旁邊的馬小義笑道。

“多謝馬警長,多謝馬警長。”

顧水流又激動地向馬小義道謝。

馬小義嘿嘿道:“小事一樁,你跟陳六根一樣,到時去你們附近的警署詢問,他們會告訴你怎麼做的。”

“是是是,多謝,多謝。”

......

曹棟棟低聲向符世春道:“小春哥,下回再審的時候,將小馬調走,本衙內要親自出庭協助張三。”

符世春和樊正一臉問號地看着曹棟棟。

你什麼有着雅興了?

曹棟棟道:“上回出庭,害得本衙內名譽受損,本衙內得想辦法找回來。”

符世春一陣無語,道:“你難道沒有看見麼,人家心裡真正感謝的是張三,而不是小馬。你若真想提高自己的名聲,那不如親自去給他們安排活計,發工錢給他們,到時他們肯定會感謝你的。”

曹棟棟眼眸一轉,“這法子不錯。”

.......

經此判決,雖不知他是新是舊,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皇庭對於大地主是極度不友好的。

接下來的幾樁官司,也全都是有關於借貸糾紛的。

而張斐的判決,路數依舊,基本上都是停止利息增長,將還款期限拉長,並且針對債務人的誠信問題,是給予不同的幫助。

對於誠信優良的百姓,會主動給予他們活計,讓他們去掙錢還款。

而對於那些老賴,則是要求他們儘快找到工作,提供還款方案,否則的話,將會強制撲賣勞力。

這使得大多數地主的臉色是非常難看。

因爲他們的訴求是土地兼併,而不是那一點點利息錢,地主發展,必然是追求土地兼併,不然的話,怎麼成爲地主?

但是皇庭的判決,往往是要堅守百姓生活的基本保障。

如果是富戶之間的官司,那皇庭會判決土地歸屬,但這些官司全都是自耕農與地主的官司。

自耕農就那點點土地,也就是保障基本生活。

這麼一算的話,到時土地兼併將會變得非常困難。

當然,也有些富戶爲此感到高興,因爲這幾個判決,首先還都是確保債權人的利益,這對於一些社會地位不高,且沒有背景的富戶,也算是一個好消息。

畢竟世事無絕對,有心腸惡毒的地主,但也有無賴的升斗小民,這是能夠讓許多以放貸爲生錢民得到最基本的保護。

還是那句話,這屁股決定腦袋。

......

這轉眼間臨近正午,從不加班的張斐,是當機立斷道:“今日上午的審理就到此爲止。”

“就結束了?”

“時辰還早,離吃晚飯都還有一個下午的功夫。”

“下午還審不審?”

.....

百姓們看得正是起勁,這種判決對於他們而言,真是猶如爽文劇情,不願意停下來,要是餓了,你們邊吃邊審也行啊!

當然,張斐不會理會他們,這種審桉,看着是很輕鬆,但其實非常累,他得審查很多相關資料,腦子有時候轉不過來,會忽略一些細節,又看向蘇轍,“檢察院方面對於方纔的判決,可有異議?”

蘇轍站起身來道:“我們對於大庭長的判決,是沒有任何異議,只是對於判定尺度有所困惑。基於方纔幾樁官司,大庭長不斷強調一點,那就是百姓生活的基本保障,並且說明,超出這部分的,應該歸還債主,但不知這基本保障有何具體規定。”

“沒有!”

張斐簡單明確地回答道。

“......?”

蘇轍有些懵。

張斐又解釋道:“因爲這很難去規定的,比如說,兩戶都有父母,但一戶父母身體健康,還能幫忙幹活,而另一戶父母則是臥病在牀,如果給予同一個標準,顯然是不對的,這還得具體情況,具體判斷。

在此,我重申一遍,我的判決不一定是準確的,因爲我所掌握的證據也是有限的,不管是被告、原告,還是檢察院,若擁有證據,可以立刻提出來,也可以在規定時日內進行上訴。”

說到這裡,他看向蘇轍,“你們檢察院的監督,可不僅僅是在庭長盯着我,而應該去針對性的調查相關證據。”

言外之意,檢察院不是御史臺,得拿證據說話,若覺得值得懷疑的地方,理應展開調查,而不應質問庭長,如這種桉子,庭長也只能就現有雙方提供的證據做出判決。

“這一點還請大庭長放心,我們檢察院也會給予檢察的,而我所問的是,這皇庭對此判定標準,畢竟這是法律尚未規定的。不過大庭長說得亦有道理,這確實不太好做出詳細的規定。”

蘇轍旋即又道:“此外,還有就是關於提舉常平司的,適才大庭長也幾度提到提舉常平司,但是據我所知,提舉常平司也是要收取利息,每月兩分其實也並不低,而借新債還舊債,也非明智之舉,雖然另一方面大庭長也爲他們提供了生計,供於償還債務,但如果他們出了意外,到時還不清提舉常平司的債務,皇庭又該怎麼辦?”

張斐道:“本庭長只是建議,而不是強制,如果他們有別得辦法,他們是可以不去的。如果去了,卻又還不上,那就是另一樁官司,只能到時再審。”

蘇轍立刻道:“提舉常平司乃是官署,並非是私人,不知道皇庭的判決尺度,會否一樣,因爲據我所知,皇庭的最高判罰原則,是要捍衛國家和君主利息。”

隨着張斐不斷強調,法制之法的理念,已經刻在腦海裡面,蘇轍也是吸取教訓,不管問什麼問題,都儘量給予法制之法理念,以免到時張斐以此來爲自己辯駁。

張斐笑道:“本庭長的判決,是充分保障債權人的利益,也是儘可能幫他們討回自己的合法債務。這判定標準,當然也適用於提舉常平司,而且這也並不違反皇庭的最高原則。”

蘇轍拱手道:“多謝大庭長解惑,蘇某沒有其它問題了。”

他是絕對反對青苗法的,而他反對的理由,跟司馬光一樣,青苗法終究會變成國家的斂財機器,而不是爲民着想。

他這番提問,就是要借張斐的嘴,給檢察院提供扼制青苗法的理由。

“退庭!”

張斐一敲槌,起身離開了。

他這一走,頓時院內院外是議論紛紛。

外面談論的是判罰標準。

而裡面談得更多時青苗法。

“元學士,你...你不覺奇怪麼?”

何春林是茫然地看着元絳。

元絳問道:“有何奇怪的?”

何春林道:“這皇庭跟咱們轉運司是水火不容,而提舉常平司可是屬於咱們轉運司,他爲何還幫咱們說話?”

元絳哼道:“你真是湖塗呀!他這哪是幫咱們說話,他這是挖個坑,推着咱們往裡面跳,你想想看,到時咱們提舉常平司借錢要債,可都受到他們皇庭的制衡,這你都看不出來嗎?”

他方纔沒有想別的,就在想怎麼去解釋。

他當然知道張斐這是爲了推動青苗法。

但是表面上他跟張斐是針鋒相對,而他又是提舉常平司的管理者,這必然會引來他們的質疑。

何春林勐然反應過來,覺得元絳解釋的很有道理,“原來是這樣,這人的壞心眼可真是多。但借與不借,可是咱們決定的,咱們就不借,且看他如何收場。”

元絳哼道:“要是不借,上面怪罪下來,你擔着?朝廷是讓我們執行青苗法,而不是讓我們去跟皇庭鬥法。你也不想想,那小子任地精明,他敢當衆這麼說,就是篤定我們不敢不借。”

何春林頓時迷茫了。

第三百八十三章 德與刑、法第736章 “爭權奪利”第651章 立法大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檢法第五百零一章 要讓司法變得廉價第298章 城市改革第四百一十三章 司法必須下縣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672章 我是無辜的第五百九十三章 三法之爭(七)第320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上澆油第790章 秉公判決第801章 飛龍在天第五十七章 買到即是賺到第671章 誰行誰上第266章 見招拆招第四百七十七章 久病牀前無孝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貨幣戰(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較真了第363章 權威與權益第一百零八章 幸虧沒打(求訂閱)第730章 版本答案第五百六十七章 法與現實第671章 誰行誰上第364章 民與刑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丘之貉第332章 大展拳腳第287章 公檢法誕生時第651章 立法大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權與法第三百九十六章 聽君一席話第686章 真正考驗來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是贏家第四百七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八十四章 萬衆期待第五百一十五章 狂人張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陪審制度第701章 潘多拉盒?第四百三十六章 稅戰(十)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二百三十二章 互相傷害第676章 謀反案(四)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五十八章 真香......第720章 反其道而行第一百零九章 官與民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稅是義務第345章 儒法之爭第五百九十八章 不破不立第786章 嚇死你們第766章 “青樓特使”第五百四十五章 法中取利(三)第722章 捅了馬蜂窩第五百二十一章 文武與法(六)第四百五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十三章 精準打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武與法(十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答中奪權第347章 二法之爭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庭長說了算第五百一十七章 文武與法(二)第七十四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697章 軟着陸(上)第687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十三章 精準打擊第二百四十七章 慈善不是這麼玩滴第666章 謠言盛於智者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武與法(十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法中取利(二)第689章 算無遺漏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零一章 我爲刀俎,誰爲魚肉?(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家事天下事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五百四十六章 法中取利(四)第684章 籠子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有本事你幫壞人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六十一章 暗度陳倉第780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上澆油第809章 無約一身輕第311章 娛樂興邦第792章 根本停不下來第五百六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四百五十六章 貨幣戰(上)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陪審制度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五百七十九章 難以攻破的堡壘第310章 來了!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流洶涌第691章 聽證會(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文武與法(八)第329章 慈善比賽(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我教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