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束仁於法

“藏富於民?”

趙頊不禁苦笑一聲:“也就只是說得好聽。”

他現在是真不太信這一套。

他甚至認爲如今的情況,也就是藏富於民的思想所導致的。

弄得朝廷也沒錢,百姓也沒錢。

他還是完全偏向王安石富國強兵理念。

財富就應該控制在國家手中。

張斐解釋道:“我的意思並非是要推行司馬學士的這個理念,而是借用這個理念,來給他們提供一個合法避稅的渠道。”

趙頊疑惑道:“此話怎講?”

張斐不答反問道:“陛下可知許多富商、士大夫都借相國寺來避稅。”

趙頊點點頭:“朕當然知道。”

張斐又問道:“陛下是否又知道,許多百姓爲逃避勞役稅賦,選擇在相國寺剃度出家。”

趙頊嘆道:“相國寺的菜園子都有上千人耕種,朕能不知曉嗎。”

張斐又問道:“而這些百姓多半都是無法承擔起朝廷的稅賦勞役,導致破產,無家可歸,若無相國寺收留,恐怕也只會餓死街頭。”

趙頊稍稍點了下頭。

張斐道:“如果相國寺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將所得之利,又造福於民,而這些利又是來自於那些大地主、富商,這不就是司馬學士他們的藏富於民嗎?”

趙頊笑道:“你這想得太天真了,相國寺所得之利,又有多少是拿去造福於民。”

相國寺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但趙頊也沒有辦法,如曹太后就非常信佛,還有許多許多皇親國戚,士大夫,都是佛教的忠實信徒,動相國寺的政治成本,絕對是高於向地主徵稅。

“陛下所言極是。”

張斐道:“我也從不覺得,依靠儒家的仁義,佛家慈悲,就能夠令那些人甘願拿出錢來造福百姓,這是異想天開。故此這就需要法制,用律法去強迫他們這麼做。

但如果朝廷直接立法徵繳他們的稅,只怕他們是不會輕易答應的,故此朝廷必須要找一個適當的理由,讓他們無話可說。”

“什麼理由?”

“慈善。”

“慈善?”

“是的。”

張斐道:“陛下可以讓慈善與法律合爲一體,用律法去迫使他們做慈善,如此一來,相信沒有人敢反對陛下。”

趙頊似乎聽得不是很明白,“用律法去迫使他們做慈善?這如何能成,慈善本應始於善念,若用律法去強迫,那還能叫慈善嗎?他們能不反對嗎?”

張斐道:“朝廷當然不能這麼明說,但可以引導他們這麼做。”

趙頊忙問道:“怎麼引導?”

張斐道:“敢問陛下,做慈善需要交稅嗎?”

趙頊道:“當然不需要。”

張斐又問道:“如果說,那些大地主將他們的田地捐出來,用於做慈善,需要繳稅嗎?”

趙頊道:“那當然不需要,可他們不會願意捐出來的!”

張斐道:“如果允許他們左手捐給右手,他們還會不願意嗎?”

趙頊越聽越湖塗了,“那又有何意義?”

張斐道:“只要加入律法,就能夠將這一切變得有意義。比如說,財物田地一旦捐出來做慈善,那就肯定不是屬於自己的了,那到底屬於誰的?”

趙頊愣了愣,“是啊!捐給誰了呢?”

張斐道:“故此在此之前,他們必須還要成立一個慈善機構,用來儲存他們所捐之物,如此才能夠左手捐入右手。”

趙頊納悶道:“你這麼做,豈不還是縱容他們偷稅漏稅?”

張斐笑道:“陛下,誰允許這個慈善機構可以免稅?這就需要朝廷立法給予肯定,朝廷就可以藉機以律法介入其中。比如規定,這捐出來的錢,就是屬於公共財物,不屬於私人的了,是不能擅自挪用。”

趙頊搖頭道:“這他們如何會答應。”

張斐道:“但是這麼多財物,需要人管理,需要僱人耕種,一般情況下,這捐助者自然就是這個慈善機構的掌舵者,他可以將自己的後人全部安排進這慈善機構,每月發工酬給他們這些人。”

趙頊又懵了,“這等於還是縱容他們逃稅啊!”

張斐道:“朝廷無法強迫任何人去做慈善,這純屬個人意願,律法也是無法介入的。但是慈善機構不同,慈善機構成立的意義,就是去做慈善,它是用這個義務去換取免稅特權的,如果不這麼做,就是屬於欺騙,是屬於違法。

朝廷可以規定,這慈善機構每年必須得拿出所得利潤多少去做慈善,哪怕這個利潤與他們所要承擔的稅賦相當,他們也會願意的。”

趙頊搖頭道:“若是如此的話,那他們爲何不直接交稅?”

張斐委婉地解釋道:“做慈善更多是可以遵從自己的意願,怎麼捐助,捐助什麼人,這都是可以自由選擇得,交稅那是被強迫的,哪怕拿出相同的錢,他們肯定也更傾向於做慈善。

其次,他們心裡最爲害怕的,不是說繳這麼一點稅,關於這一點,陛下應該比我更清楚吧。”

趙頊瞧了眼張斐,“朕是很清楚,但沒有想到,你也很清楚啊!”

張斐訕訕道:“此乃人性。”

那些人對此桉如此反對,是真的就捨不得那點錢嗎?

也不盡然。

若只是花這點錢消災,他們肯定是願意的。

他們真正在乎的是朝廷的徵稅權力。

如果說我們今天就這麼輕易的將稅交了,你朝廷明天要增稅,那我們也得交,你再增,我們再交,那遲早大家都會玩完。

那些百姓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就沒法反抗,朝廷就專門逮着他們弄。

士大夫們可都是讀過史書的,知道這套規則是怎麼玩的,朝廷就不可能一直按照律法徵稅的。

故此必須要擡高朝廷向他們徵稅的政治成本。

這就是爲什麼多問他們要一文錢,都是很難的事。

因爲如此他們才更安全。

這其實就是權力博弈。

律法根本就不在其中。

張斐又道:“而這個慈善機構,就能夠避免這一點,錢還是控制在他們手裡,但朝廷卻失去對他們徵稅的權力。

而同時朝廷也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朝廷都已經免除他們稅收,鼓勵他們去做慈善,結果他們要是沒有盡到義務,朝廷要懲罰他們,文公也好,司馬學士也罷,他們也絕不會多半句怨言。”

文彥博、司馬光他們的藏富於民,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天下興亡,士大夫有責,而不是什麼匹夫有責。

因爲他們認爲皇帝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是與平民共治天下。

平民自然就不需要承擔這責任,只要盡義務就行。

這平民沒讀過書,只求生存,哪知天下之責,一出事,你不去抓他們,他們肯定跑路。

而士大夫是深受儒家教育,懂得何謂忠君報國,懂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這財富控制在士大夫手中,他們是能夠承擔起這份責任的。

當然,目前這只是他們的理念,是他們所奮鬥的目標。

話說又回來,北宋這一批文官天團,其實也可以說是儒家最後的閃光點,後面就真的是一塌湖塗,儒家思想完全成爲一種統治工具,失去了理念。

但也不得不說,即便如此,現實離儒家的終極目標,還是相差甚遠。

最終還是敵不過人性。

人性就還是需要律法來限制。

故此張斐引入慈善機構這個概念,其實就是要將藏富於民的儒家思想給束縛於律法之內。

你們嘴上天天說,共治天下共治天下,行啊,朝廷就先給予你們免稅權,接下來就看你們的表現。

你們要不承擔責任,那就是屬於違法行爲。

但是這又與趙頊的理念,差了一丟丟。

皇權呢?

富國呢?

趙頊很是委婉地說道:“如果他們都將錢捐入這裡面,朝廷就收不到稅錢,如今朝廷財政已經到了難以爲繼的地步!”

張斐笑道:“方纔我不是說過麼,這慈善機構也是需要經營的,這就是一門買賣,既然是買賣,就是需要與人交易,這該繳的商稅還是要繳。”

趙頊聽得眼中一亮,對呀!可以從別得地方,將這錢收上來。

張斐又道:“這其實也正符合朝廷將重心轉移到商業上面的政策,就不要再犯農稅的錯誤。

另外,如果各州縣,都建立起這種慈善機構,那麼在賑災方面,也是可以給朝廷提供極大的幫助,如果事事都必須由朝廷統一調配,這耗損是大得不可想象。”

關於這一點,張斐與王安石的理念就有很大的出入。

王安石是希望中央控制一切財富,然後由中央統一調配,但是張斐認爲,就目前的交通環境,中央想要做到統一調配,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好還是培養各州縣自救的能力,朝廷給予輔助。

趙頊非常認同張斐先商後農的政策,在農稅方面,朝廷所能發揮的力量是很有限的,這盤棋實在是太複雜了,剪不斷,理還亂,就不如另闢蹊徑,又問道:“那你如何讓他們願意將錢捐入慈善機構。”

張斐笑道:“方纔不是說了麼,就是打贏這場官司,然後逼迫他們去尋求更爲安全的合法避稅。”

趙頊思索半響後,點點頭道:“好吧!朕願意嘗試一下,看看他們是否真的如你所言,真的願意拿出與稅賦想等的錢去做慈善。”

與張斐的這一番談話,也促使趙頊下定決心,打這一場官司。

可是回到宮中,藍元震便向趙頊道:“陛下,太皇太后今兒問身旁侍女,陛下有多久沒有去陪她老人家吃飯了。”

看來他們這回也是動了真格的了,竟然都鬧到了大娘娘那裡去。趙頊道:“大娘娘現在在哪裡?”

“蟠桃閣。”

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六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第730章 版本答案第五百八十四章 一觸即發第344章 請叫我張老師第五百九十六章 趁勝追擊第345章 儒法之爭第735章 徹底釋放公檢法第六百三十一章 流氓官署第四百七十一章 龍潭虎穴第362章 宋刑統第四百七十六章 哭聲第644章 珠玉在前第六百三十四章 黃金兩小時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價索賠第708章 禍從口出(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法之爭(一)第一十四章 我姓張,囂張的張第二百四十七章 慈善不是這麼玩滴第361章 言多必失第671章 誰行誰上第785章 啓動第五百三十一章 抱歉!吾乃締造者!第二百五十一章 文豪時代第804章 還得是大庭長出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六百零四章 撲買稅(下)第769章 八議制度第303章 光榮下崗第一百七十八章 矯枉過正第一百一十二章 疏議論(二更 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九章 已無傷大雅第650章 內喜外憂第五百八十章 看誰先犯錯第373章 火上澆油第六百一十八章 制度競賽第748章 門徒第四百一十九章 司法新貴第368章 知易行難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四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341章 入仕第二百零五章 律法不外乎人情第641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九十一章 撲賣大會(求追讀)第九十四章 紅顏禍水(求追讀)第四百五十四章 脆弱的貨幣體系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五)第五百七十章 收穫的季節第九十五章 帶你們飛(求追讀)第717章 東南風起第五百七十七章 很矛盾...第305章 三岔口第五百七十五章 強制執行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冗第一戰(八)第四百二十六章 這一場惡戰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五百七十五章 強制執行第五百四十一章 決不妥協第六十六章 我要復仇第一百八十四章 權力的誘惑第64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五十六章 三冗第一戰(九)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六十六章 我要復仇第四百八十章 留給他們的時辰不多了第六十九章 舌戰開封府第二百零八章 知易行難第五百六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814章 番外二第九章 命運的交織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數人的鬥爭第一百八十五章 迂迴禁區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武與法(四)第七十一章 強強聯手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八十九章 槍手到位第811章 十年磨一劍第685章 欲讓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五百三十三章 青苗之爭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權衙第一百零四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五更!感謝“ 那又怎樣”盟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不相信第二百五十四章 絕代雙驕第二十一章 關係纔是王道第316章 波譎雲詭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與法(十)第757章 否極泰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誰來都一樣第708章 禍從口出(中)第五百六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736章 “爭權奪利”第九十章 白礬樓(求追讀)第四百五十一章 直接挑戰地獄難度?第五十三章 綿裡藏針第五百六十九章 扮虎吃豬第五章 珥筆之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金融之利第797章 朕的錢第四百八十四章 萬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