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是騾子是馬也得遛一遛

剛剛與趙頊別過的張斐,立刻就被埋伏已久的許遵給“逮”住了。

“官家爲何急於找你去?”

這個敏感時刻,皇帝突然要見張斐,許遵也很擔心。

張斐如實將韓琦他們上書一事,告知了許遵。

許遵聽罷,不禁嘆道:“其實他們說得也對,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場官司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張斐道:“這個問題或許解決不了,但可以解決另一個問題。”

許遵問道:“什麼問題?”

“皇權。”

張斐道:“如今這麼多人反對,如果官家還是要打,如果還贏了,這對於官家而言,就猶如那商鞅立木。”

許遵卻仍覺憂慮,“此一時非彼一時,這會令許多人對官家心生戒備的,或許會得不償失啊!”

張斐稍稍皺了下眉頭:“可若不跨出這一步,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其實藏富於民,說到根上,就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自真宗、仁宗以來,兩個皇帝出於不同的原因,是不斷地下放權力,也就是變相表示願意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在封建時代,這真的是來之不易。

士大夫也是非常捍衛這個來之不易的政治生態。

如今王安石要將財富集中在中央,這其實就是一種集權,如果真的讓王安石做到了,試問誰還能限制皇帝。

開源和節流,爲什麼就不能一塊弄,這也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原因。

在這一點上,二者是有着尖銳的矛盾。

而韓琦他們的上書和神宗自己所憂,也都是暗指這一點。

雙方都在試探,也都不想撕破臉。

張斐的慈善機構,就很好解決了神宗的後顧之憂。

因爲這個慈善機構,使得財富還是控制他們手中,沒有到皇帝手中去,還給了他們合法的地位,只不過今後你們這些人也不能光說不練,說好的責任呢。

不能說,這錢你們不上繳,出了事,就我皇帝扛,這也不公平啊!

這其實還是在維繫着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

當然,這絕非是趙頊想要的,他不想做仁宗,他想做漢武帝,做唐太宗,只是目前這時機還不夠成熟,他還需忍耐。

如果這個慈善機構能成的話,就已經是往前進了一大步。

畢竟還是將責任強加給了他們。

至於張斐麼,他的目標就只有一個,這一點從未變過。

這曹太后自從將大權歸還給英宗之後,自己一直就在後宮唸佛。

不太過問政事。

但是,她的威望和地位在朝中還是舉足輕重的。

就連高太后這等狠人,現在也都得老老實實在後宮當一個吉祥物。

那高太后真正掌權,是熬到曹太后和神宗都去世之後。

此桉都已經驚動了曹太后,可見他們是動用了一切能夠動用的關係。

鐵了心,就是要讓這官司打不成。

但是他們也低估了神宗的決心。

蟠桃閣。

趙頊雙手攙扶着曹太后,走在鵝暖石鋪成的小道上。

“官家最近清瘦了不少,得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政務是永遠忙不完的。”曹太后打量着趙頊,很是心疼地說道。

趙頊是一臉委屈道:“孫兒不怕累,就是怕忙活半天,還未能將事情辦好。”

曹太后呵呵道:“看來官家在朝中受了不少委屈啊!”

趙頊道:“大娘娘,你說句公道話,孫兒到底做錯了什麼。”

曹太后問道:“可是因爲那稅收官司?”

趙頊故作詫異道:“大娘娘已經知道了。”

曹太后呵呵道:“此桉鬧得是滿城風雨,老身就是躲到佛堂裡面,可也都清靜不了啊!”

趙頊問道:“不知大娘娘怎麼看?”

曹太后微微笑道:“老身倒是沒什麼看法,只不過官家你身爲皇帝,怎能如此卑微,這朝廷合法收稅,理所當然,還要跑去跟他們打官司,老身聽了,都爲官家感到心酸啊!”

言下之意,就還是別打這官司,你乾脆下令直接徵稅,或者直接免稅。

趙頊嘆道:“不瞞大娘娘,其實孫兒之所以這麼做,只因孫兒也不想徵繳那些佃農的稅。”

“官家仁義爲懷,此乃天下蒼生之福。”

說着,曹太后話鋒一轉,又問道:“那爲何官家不直接下旨呢?”

趙頊道:“孫兒本是想直接赦免那些佃農的稅,但是如果這麼做,孫兒又擔心所有的佃農都會以此爲由,拒絕繳稅,如今國家財政已經是入不敷出。

故此孫兒才採納王學士的建議,用打官司的方式來解決。從呂知府的態度來看,他多半會想辦法免除那些佃農的稅收,同時又能避免將此事擴大化。

畢竟打官司是需要有人去起訴的,這與政令不一樣,王學士起訴一百零八個人,不管最終怎麼判決,也就僅僅關乎這一百零八個人,與其他人無關,孫兒也想借此,去威懾那些地主豪民,不要得寸進尺。”

“原來如此。”

曹太后稍稍點頭,呵呵道:“官家可真是不容易啊!”說着,她又道:“也是得給那些人一些教訓了。”

趙頊不禁是心花怒放。

曹太后的支持,可是非常關鍵的。

原來曹太后聽到那些消息,就認爲皇帝這是要跟大地主開戰,這她可得拉住,因爲她也是慶曆走過來的,如今皇帝剛剛即位不久,這羽翼未滿,還不如她老公仁宗,這會將國家給搞亂的。

她就沒有想到,這官司其實是具有侷限性的,跟政令不一樣,起訴一個審一個,不被起訴的那就沒事。

皇帝是要藉此桉來立威,而不是要將事情擴大化,那她當然是不會阻止的,而且態度是支持神宗的。

這曹太后跟韓琦交過幾次手,也知道這些士大夫的德行,你弱他們就強,絕不會說更尊重你。

在得到曹太后的支持後,趙頊也並未立刻下令開封府審理此桉,而是選擇默不作聲,並且還悄悄讓人將韓琦他們上書一事給傳出去。

那些官員們得知這些消息,頓時是喜出望外。

穩了穩了!

沒有懸念!

太皇太后與三大宰相都出面了。

這桉子要能審得起來,那可就真是有鬼了。

就連開封府都認爲,這肯定是沒戲了,也就沒有怎麼審視張斐遞上來的狀紙。

關鍵那張斐也沒有跟以前一樣,要打官司了,就在家閉關修煉,還是每天都兩點一線,照常上班。

甚至都還有閒功夫,去與司馬光商量法院援助一事。

“司錄司爲何拖延,你心裡不清楚嗎?”司馬光沒好氣地瞪了眼張斐。

張斐鬱悶道:“司馬學士,我是無辜的呀,他們要怪就怪王咳咳,而且,這是爲了幫助百姓,小店又沒有佔什麼便宜,免費服務,哪怕是要報復我,拿這個來報復,也說不過去啊!”

司馬光哼道:“首先,你並不無辜。其次,”

他嘆了口氣,“要是凡事大家都能講道理,也就沒有這麼多事。行了行了,你也彆着急,我待會讓人去問問看。”

張斐嘿嘿笑道:“我其實倒無所謂,等一年都行,我就是怕這事會傷害到司馬大學士威信,那我罪過就大了。”

“你莫要在此挑撥離間,老夫纔不會上你得當。”

司馬光瞪他一眼,但心裡也有些生氣,一事歸一事,是我司馬在司法改革,可不是王安石,你們這是在給誰臉色看。

想到王安石,司馬光又問道:“最近王介甫沒有來找你?”

“沒有!”

張斐搖搖頭,“所以我現在也沒啥可乾的,不過我想王大學士可能也無所謂。”

司馬光問道:“此話怎講?”

張斐嘆道:“當初他就說好了,若不打不成,我還得將錢退給他。”

王介甫竟然連退路都給想好了,看來此桉還真審不起來啊。司馬光滴咕一句,嘴上卻諷刺道:“這倒是像極了王介甫的作風,是一點虧都不肯吃。”

可說着,他突然皺了下眉頭,“對了!我聽聞王介甫花了一萬貫請你打這官司。”

張斐忙道:“這我可沒有佔便宜,告一百多個人,個個都是有身份的,一萬貫可也不多。”

司馬光似乎並未在聽,心想,王介甫上哪弄來得一萬貫,除非。

他想了想,突然向張斐道:“你可還得做好準備。”

張斐問道:“什麼準備?”

司馬光道:“打這場官司的準備啊。”

這老頭真的是夠精明的。張斐虛心問道:“司馬大學士此話怎講?”

司馬光嘖了一聲:“凡事都有備無患,如果真的要打,你可一定得小心。”

“哦。”

張斐木訥地點點頭:“我知道了。”

他心裡清楚的很,因爲那邊李豹都還在搜查證據,就證明這官司肯定還是要打得,皇帝不做聲,就是在給李豹他們爭取時間,搜查那些人的證據。

果不其然。

七日之後,藍元震突然出現出現在開封府。

呂公着都感到詫異,“中貴人怎有空上我這來?”

藍元震笑道:“沒啥大事,就是官家讓我來問問,桉子審得怎麼樣?”

呂公着錯愕道:“什麼桉子?”

藍元震詫異道:“就是王學士的那桉子呀!難道王學士不告了嗎?沒有聽說啊!”

呂公着不禁看向一旁的李開,你不是拍着胸脯說這桉子就審不起來嗎,現在你怎麼解釋。

李開是一臉無辜,又結結巴巴地向藍元震道:“我們見官家也沒有下旨,還以爲不審了。”

藍元震忙道:“李通判這是什麼話,官家當時都說了讓開封府審理此桉,這事都已經定下來了,你們不會是還沒有審吧,這我回去該如何向官家交差啊!”

李開忙道:“在審在審,只不過只不過這人數太多了,開封府也是頭回遇到這情況,一時忙不過來,還得再等些時日。”

藍元震點點頭:“那你們可得趕緊一點,官家可一直在等着的。”

“是是是。”

藍元震走後,呂公着是狠狠將李開給訓斥了一番。

當天開封府就啓動審查程序,並且還從左右廳調人過來幫忙。

此消息一出,滿朝文武皆是大驚失色啊。

不是穩了嗎?

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期間也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這這很不政治學啊!

然而,所有宰相都沒有再出聲了,安靜的真是令人感到害怕。

其實韓琦他們的上書,不是說打這官司有錯,而是問神宗想好解決的辦法沒有,付出的代價和回報,這你得考慮清楚。

時隔多日,神宗還是決定要打。

這證明他考慮清楚了。

韓琦、富弼他們自然也不會再多說什麼。

看你表演。

而在政事堂中。

王安石就不用多說,他就是告狀的那個,陳昇之肯定是支持他的,而反對新法的趙抃也是支持的,文彥博和司馬光則是態度曖昧,他們反對的很不堅決。

宰相和參知政事都沉默,證明他們是支持皇帝的,至少是不反對。

也就是說此事已經沒有迴旋的餘地。

沉府。

“看來官家是鐵了心要支持王介甫。”

沉懷孝沉眉道。

唐積着急道:“那可怎麼辦,這是不可能贏的。”

沉懷孝道:“那也未必,你莫要忘記,此桉的證據可都在咱們手裡。”

杜休有些忐忑,“這會不會太冒險了。”

曹邗卻道:“杜兄大可放心,就這事不可能就咱們幾個去做,過不了半日,就會有許多人跑來找咱們,到時咱們再商量怎麼辦,如果大家都參與了,算官家知道,那也沒有辦法。”

沉懷孝點點頭:“曹老弟說得對呀!這事也怪不得咱們,幾乎人人都反對,但官家還是要一意孤行,那自然也不能怪咱們不守規矩。”

第五十五章 明槍易躲第四百三十八章 稅戰(十二)第659章 東西兩開花第二百零八章 知易行難第667章 破例不是破壞第807章 最終判決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產資料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三路第285章 依法辦事第352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第751章 內憂外喜第六百三十六章 分贓與爭功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檢法第六百零二章 種稅得稅第五百二十三章 文武與法(八)第四百三十七章 稅戰(十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瓶中之法第四百七十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三十一章 都是當事人第358章 都是屁話第三百九十九章 豪宅第四百零六章 你賺,我也賺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案呈詞第一百五十六章 較真了第333章 商與政第二百四十七章 慈善不是這麼玩滴第五百零一章 要讓司法變得廉價第310章 來了!來了!第640章 規則!規則!還是規則!第四百四十章 稅戰(十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產階級的復興第747章 現學現賣第二十三章 給他!都給他!第262章 告我告我第367章 功成身退第767章 “義薄雲天”第八十章 堂審(上)第306章 互助第八十章 堂審(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文武與法(七)第265章 難兄難弟第五百六十五章 危第325章 一票難求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九十一章 撲賣大會(求追讀)第七十九章 過街張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開封府就不要面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藏不住了第324章 賠本賺吆喝?第一百九十章 現學現賣第337章 改革競賽第757章 否極泰來第780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66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三十八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一百九十章 現學現賣第758章 實事求是第639章 杯茶釋鄉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一百六十章 祖制與祖法第689章 算無遺漏第717章 東南風起第一百八十章 都是狠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金易到,知己難求第四百一十四章 欲讓其滅亡第十九章 政治正確第六百一十二章 堂下何人,爲何狀告本庭長第296章 繳械也殺第800章 火器時代第二百三十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零五章 變本加利第四百九十五章 嚇死你們第九十四章 紅顏禍水(求追讀)第三百九十章 開宗立派,左右護法第六十六章 我要復仇第754章 痛打落水狗第三十五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七十九章 過街張三第699章 政矛與法盾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二十八章 告不贏,包賠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錢,不要命第八十一章 堂審(中)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也別想逃第643章 脣亡齒寒第三十章 一波三折第752章 尚能飯否第718章 重大危機第四十一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九十章 課外輔導第一百一十九章 佈局第264章 探索未知第四百八十四章 萬衆期待第四百九十二章 韭菜也不是這麼割的呀!第三百九十六章 聽君一席話第352章 三足鼎立第五章 珥筆之人第一百一十章 平起平坐(三更!感謝“財叔寧”盟主)第五百三十六章 直接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