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

上下白村之間的白市頭,不能稱之爲鎮,頂多也就一草市。

因爲北宋給“鎮”下了嚴格定義:民聚不成縣而有課稅者則爲鎮,或以官監之。

白市頭太小,官府都懶得派遣稅吏。

農業凋敝的斜谷鎮,商稅卻比得上西鄉縣城。

之前經過的虢川鎮更猛,商稅收入比西鄉縣城還多,平均每年超過3500貫!

衆人坐船來到渭河流域,登岸換乘下一個遞鋪的官船。

卻見那些遞鋪兵丁,正在跟一羣難民般的士兵閒聊。那些士兵手裡拿着武器,甚至揹着弓箭,身上衣服破破爛爛,而且居然擁有七八匹戰馬。

朱銘等人剛剛上岸,士兵們便圍上來,熱情兜售商品:“諸位相公,可要買些兵器防身?俺們手裡的,可都是正經貨色。這些戰馬,也都是軍中良馬,十貫一匹儘管拿去。”

什麼情況?

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擺攤賣兵器,而且還出售戰馬。

更扯淡的是,遞鋪的官兵就在旁邊,嬉皮笑臉看着那些士兵從事非法貿易。

李含章看上了一匹馬,挑剔道:“你這馬骨架雖大,卻疏於照料,都已餓得掉膘了。”

戰馬的主人說:“俺自己都沒吃的,怎能讓戰馬吃飽?不掉膘的戰馬,像這等貨色,十貫錢你買得着嗎?”

“倒也是,”李含章笑了笑,“這馬我買了。”

雙方當着官差和官兵的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正大光明非法交易戰馬。

朱銘忍不住問:“諸位是本地人?”

那些士兵也不隱瞞:“自是本地人,被調去做邊軍弓箭手,幾年不讓俺們回家。今年餓得發慌,便脫軍逃回來了,只想換些盤纏買糧食。”

“邊軍不給軍餉嗎?爲何還要餓肚子?”朱銘問道。

士兵回答:“也給軍餉,但發不齊。就算髮齊了軍餉,也不夠交稅,還得倒欠朝廷的。”

朱銘又仔細詢問,才知道這些士兵,原本屬於鳳翔府弓箭手序列。

按照以前的規定,只有禁軍外出作戰,他們這些弓箭手才需要跟隨,平時都不用離開家鄉。童貫瞎搞胡搞,大量調派地方弓箭手,前往西北邊疆戍守,根本就不提回鄉的事兒。

甚至,還給他們在邊疆分田。

一個弓箭手,可分兩頃地。騎兵另給買馬錢,還能獲得五十畝馬田。這些叫做弓箭手營田,完全免稅。

一個士兵就能白撿免交賦稅的兩頃地,似乎屬於善政。

但怎麼可能?

首先,那兩頃地都是新打下來的邊地,需要重新開荒耕種。

其次,就算不需要開荒,當地人煙稀少,也招不足佃戶。

最後,蔡京來了一手絕殺!

由於積極備戰,越來越多弓箭手被調去邊地,軍費開支呈幾何倍上升。

蔡京於是推行“表糴法”,對邊疆州縣的城鄉坊郭戶徵糧,而且對邊防弓箭手加倍徵收!弓箭手的軍餉又不給足,導致士兵領到的軍餉,還他媽不夠交稅的。

另外,弓箭手招來種田的佃戶,由於需要負擔苛捐,也都紛紛選擇逃亡。河東路那邊的營田佃戶,最高紀錄是三個月內逃走40%。

朱銘都聽傻了,確認道:“邊軍都在餓肚子?”

“不餓肚子,俺們冒死逃回來作甚?”那些士兵反問。

朱銘徹底無話可說,他是知道歷史事件的,明年大宋和西夏就要開戰了。而且是西夏主動發起進攻,西夏先動手的原因,正是得到了大宋邊軍缺糧的情報。

那麼多軍餉和軍糧,到底進了誰的口袋?

朱銘又問:“你們逃回家鄉,就不怕官府抓捕?”

“大不了做盜賊。”那些士兵理所當然的回答。

“好志向。”朱銘哭笑不得。

南宋初年有所謂的“中興四將”,即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張俊。

張俊就是這裡的弓箭手,前些年被招去甘肅天水戍邊,此時已經逃回鳳翔府做盜賊。

所以啊,留在邊疆容易死,逃回來做盜賊還能活,今後有的是機會洗白身份,甚至能夠混成中興名將。

“諸位相公,登船了!”

李含章牽着戰馬上船,笑着對朱銘說:“這匹馬買得值,稍微照料便能恢復,得找個地方抹去其官印。”

朱銘說:“邊軍在餓肚子,三郎有何想法?”

李含章感慨:“我一個舉人,還能有啥想法?只能同情這些弓箭手,不報官抓他們。”

陳淵走向官船,又轉身回望那些逃兵,表情陰沉很不好看。他自不可能苛責逃兵,只是痛恨貪官污吏,把大宋的軍隊搞得糜爛至斯。

忽有幾騎本府廂軍,在軍官的帶領下衝來。

由於宋代的軍事政策,沒有中央調令,地方自主出兵只能在十人以內。

那些逃兵卻有十多個,而且擁有武器和戰馬,他們面對官府抓捕,紛紛拔刀拉弓予以迎擊。

逃兵們幾箭射出去,廂軍騎兵紛紛停下,目送那些邊疆逃兵離開。

誰特麼願意拼命啊?

只需將這些逃兵驅逐,別光天化日之下做買賣便可,回頭隨便交差就應付過去了。

朱銘站在船頭,看着岸邊的“官賊追擊戰”,不禁說道:“今日所見,歎爲觀止!”

白勝說:“陳都頭(陳子翼)卻往秦鳳路投軍了,也不曉得他過得咋樣。”

朱銘說道:“他不一樣,他自帶戰馬和兵器,又有武藝在身,混得肯定比普通弓箭手更好。至少……應該能吃飽飯吧。”

古三笑道:“只能吃飽飯,那也太慘了,他家本來就有錢。”

“看他能熬幾年,說不定還能建功立業呢。”朱銘忍俊不禁道。

石彪說:“別個都不能信,俺只跟着都頭。”

前方便是郿縣縣城,殘破不堪,人口稀少。縣城所能徵收的商稅,只有轄下斜口鎮的一半(斜口鎮隸屬於郿縣)。

官船都懶得在此停靠,一直駛往更東邊的盩厔(周至)。

這裡纔是大城,商旅如織。

從漢中前往關中的商隊,有幾條路線可走,大都要在盩厔匯聚。

盜賊也多!

朱銘當晚在城外驛館睡覺,半夜聽到南邊傳來喧譁聲。他披上衣服外出查看,只見南方那條小河上,亮起星星點點的火把,隨即盜賊登岸,直衝白天沒有過榷的商隊營地。

事出突然,商隊嚇得驚慌逃跑,盜賊們搶了貨物就搬上小船,然後大搖大擺的返回南方山區。

專業打劫,速度太快。

朱銘把聚寶盆從馬棚裡牽出,等他騎馬追到近處,盜賊們已經上船了。

當日夜裡,哭喊聲震天。

朱銘過去詢問,得知沒有人員傷亡,只是被搶了些貨物,導致幾個小商人血本無歸。

借來一支火把,朱銘仔細查看情況。

等待交過路費的商旅,大都露宿在官方提供的營地,是有木製圍欄進行保護的。

“有何發現?”李含章也來了,他同樣打算殺賊。

朱銘指着倒下的圍欄斷口:“四分之三的斷口是平的,事先被人鋸開了,榷場有盜賊的內應。我猜測,是某些稅吏勾結了盜賊。”

“尋常之事,先去睡覺吧,”李含章打着哈欠回驛館,邊走邊說,“山中那些盜賊,估計有不少是逃兵,他們也是被官府逼的。只可憐了被搶的商賈,辛辛苦苦運貨,卻攤上這等倒黴事。”

“唉!”

朱銘搖頭嘆息。

真正的大商人,都是用船運輸。

岸上全是些小商隊,肩挑背扛賺幾個辛苦錢,卻被盜賊給搶走貨物。

薛道光提着棍棒站在驛館門口:“這世道不太平,官府盤剝越重,遁入深山的盜賊就越多。”

朱銘問道:“道長,若是某日天下大亂,伱連飯都吃不飽,還會想着修道成仙嗎?”

“再說吧。”薛道光不想跟朱銘交流,他怕自己又壞了道行。

兩日之後,官船抵達咸陽。

長安城是沒機會去領略了,除非朱銘下船騎馬往南跑。那裡屬於西北最大的城市,想必別有一番繁華風景。

這一路上,朱銘見識大增,對陝西地區更加了解。

在咸陽換船的時候,朱銘騎馬奔去郊外,遇到農民便打聽生活狀況。

還拿出裝了墨水的竹管筆,當場進行記錄,這個操作,從離開興元府時就開始了。

一個農民說:“不餓死便好,就怕輪了差役。”

朱銘問道:“此地可行了免役法?”

農民說:“免役錢要交,差役也要輪。”

王安石的免役法,就是讓百姓花錢抵差役的。到了現在,差役被恢復,免役錢也沒少收,反而還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事實上,王安石還活着的時候,免役法就已經變味了。

初時規定不對四五等戶徵收,稀裡糊塗變成所有人都得交錢,大戶把差役負擔轉嫁到小民頭上。

在郊外農村轉了一圈,朱銘又去咸陽城裡。

城市居民,那日子也不好過,蔡京的“表糴法”已推廣至此,等於額外要交一筆人頭稅,市民的納稅負擔愈發沉重。

“表糴法”是爲了籌集邊軍的軍糧,至於籌到哪裡去了,恐怕連鬼都不知道。

傍晚回到驛館,朱銘囫圇吃了些飯菜,提筆歸總自己一路的見聞。

從興元府到咸陽縣,包括市民、鎮民和農民的收入支出負債情況,皆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數據。

入夜,陳淵又來敲門。

他見朱銘在寫字,便不出聲打擾,只在旁邊認真看着。

一項項數據,把陳淵看得頭皮發麻。

他感覺大宋就是個火藥桶,沾點火星子便要炸開。

第126章 0121【道茶】第427章 0422【休戰】第839章 0834【謀害忠良的金國皇帝】第693章 0688【恐怖的軍費】第400章 0395【未戰先撤】(爲盟主孤獨症貓第2章 0002【今夕何夕?】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15章 0014【家鄉的兒歌】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486章 0481【皇帝出逃】第817章 0812【激變】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239章 0234【各種拿捏】第9章 0009【露財】第130章 0125【有喜啦】第214章 0209【吃酒去】第457章 0452【操作如鬼】第689章 0684【錢不夠了就抓賭】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836章 0831【亂打一通】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73章 0069【朱院長的科學種田】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戰場】(爲盟主EBIT第453章 0448【毫無主見】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577章 0572【是否該保留凌遲】第261章 0256【朱院長的新差遣】第329章 0324【殺進東京,奪了鳥位!】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696章 0691【朱皇帝要辦神童班】第22章 0021【練劍】第836章 0831【亂打一通】第418章 0413【黑魔太子朱成功】第882章 0877【經略西南】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433章 0428【顏值控】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751章 0746【寶鈔不夠分】第226章 0221【楊志賣刀】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91章 0086【私鹽販子】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442章 0437【吳乞買的決定】第434章 0429【月餅的故事】第908章 0903【不對稱海戰】第289章 0284【征討蠻夷】第21章 0020【炒茶構想】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307章 0302【追毀出身以來文字】第90章 0085【絹衣】第553章 0548【棉花樹竟有兩三米高?】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181章 0176【活字印刷】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400章 0395【未戰先撤】(爲盟主孤獨症貓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831章 0826【固守與奔襲】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414章 0409【搶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586章 0581【假幣案】第700章 0695【鍵盤俠的基操】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第467章第435章 0430【你是我爹,我是你公】第379章 0374【往死裡用】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333章 0328【被迫下水】第432章 0427【折姐姐,請不要講H色】第603章 0598【天子是太陽?】第134章 0129【鹿鳴宴與煮玉米】第288章 0283【梁山聚義】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第586章 0581【假幣案】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470章 0465【姚平仲的暢想】第768章 0763【一省大員,開會被抓】第859章 0854【兒子,你想做國王嗎?】第293章 0288【張都頭寸兵不損】第936章 0931【田間作戰的鴛鴦陣】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569章 0564【範氏起兵】第146章 0141【聰明又昏庸的皇帝】第227章 0222【道君皇帝】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66章 0063【與子同食】第572章 0567【童貫:我好像裂開了】第25章 0024【探底與買賣】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182章 0177【園丁也可封侯】第320章 0315【準備練兵】第304章 0299【太子闇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