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家心思

榆中。

自從上次韓成向韓遂稟告發現了一股莫名的勢力後,韓遂便開始把大軍移向安定、漢陽兩郡的邊境,並派遣韓成出去打探消息,自己則是坐鎮榆中,觀察涼州上下各股勢力。

不過,最近好事接連不斷,許是受到了莫名的威脅。

楊秋、馬玩、成宜、張橫四人的勢力開始併入自己的勢力中。

而且,還有數股小勢力不斷的給自己通書信,雖然都是些無關痛癢的話題,但意思很明顯,便是在有意識無意識的開始投靠自己,當然,這中到底發生了什麼,韓遂還不太清楚。

如果僅僅是受到了強大的威脅,這些小股勢力的態度斷然不會這麼微妙。

在涼州一地,只有陳倉通往長安的大道消息傳達得還算快些,其他地方不僅有層層阻隔,便是連天險都難以穿過。

韓遂想知道長安的消息,卻總是慢了一拍。

就如眼下,韓遂敢打賭一定是兩都發生了大事情,否則朝廷絕不會作勢自己做大。

即便王國、馬騰心中未嘗沒有絲毫的嫉妒。

“父親。”

韓成一身戎裝,臉色很急,看樣子沒有什麼好消息傳來。

“什麼事?”

韓遂擡頭瞧了一眼,隨即繼續沉思。

“那股勢力不見後,馬騰和王國的勢力正在向我方靠近。”

“他們?”

韓遂皺皺眉頭,這個時候來,究竟是好還是壞,他韓遂真不清楚。

“父親,我恐馬騰和王國來者不善!”

聞聽此言,韓遂擡頭看着韓成道:“你是說他們是嫉妒我們收攏了楊秋、馬玩、成宜、張橫等人的勢力?”

“除此之外,孩兒還真想不到有什麼理由。”

自從被韓遂罵過後,韓成學會多想想,然後再做決定。

“也許。”韓遂拿不準,畢竟自己讓閻行去向朝廷投降書,未嘗不是有提前動手的意圖,眼下馬騰和王國要是有此心思,也沒有什麼不可的。

“父親,要不要孩兒去見一見他們二人。”

只見韓遂搖搖手,道:“還是在等一等。”

“等?”韓成一急,迴應道:“父親總說孩兒急躁,可眼下我們內憂外患,不僅外有董卓、張溫朝廷大軍覬覦,內有王國、馬騰異心,並且最要命的是我們境內出現了一股不明的勢力,如果他們眼紅,見我部勢力擴大,說不定很有可能會勾結在一起,到那個時候,我們在思退路便很難了。”

瞧着韓成的反應,韓遂還是比較滿意的點了點頭。思考了一下,韓遂還是決定說出來,道:“你或許還不清楚,我已經派閻行出去了。”

韓成沒有任何表情的迴應道:“早就察覺到了。”

“呃。”韓遂驚奇的看了眼韓成,確實成熟不少,迴應道:“閻行此去是求見太尉張溫。”

“這?”

韓成沒有想到父親韓遂有心投靠大漢,最重要的是,他完全沒有想到韓遂會把這麼機密的事情交與閻行。

“對,就是要投誠。”

“父親此舉恐怕徒勞無功。”韓成不以爲意,迴應道:“我們在西涼同朝廷鬥了這麼長時間,朝廷斷然不會接受父親,就算是接受,西涼軍衆定然不服。而且他們的條件還會異常的苛刻。”

“這個就不是咱們要想的,只要軍權在手,躲過這段鋒芒。”韓遂負手於後,目光瞧向遠處,淡淡道:“其他人也許不會同意,但是太尉張溫必定會同意。”

“父親,爲何這麼自信?”

轉回頭,韓遂走了幾步,笑道:“洛陽城內天變,他張溫如要不回去,日後定然喪失一切。”

“真的?”

他韓成的話剛落,從遠處的寨門出,一匹血馬之上一個大漢疾馳而來。

寨門守門的士卒看清楚來人後,紛紛打開寨門。

韓遂和韓成一眼便瞧見這個來人。

“閻行!”

韓成做夢心中都忌恨着閻行,對於閻行的樣子即便是化成灰也認識的,眼前這來人一身是血,連戰馬之上都滿是鮮血,但依舊不妨礙,他韓成能夠看清楚面前這個人便是閻行。

旦夕之間,閻行的戰馬便已經疾馳到韓遂和韓成的近前。

“撲通”一聲,幾乎是栽倒在地,閻行跑至近前,湊到韓遂面前,低頭叩首,卻不說話。

見此,韓遂心中便是一沉,很有可能大事去矣。

韓成跨前一步,抓住閻行的衣襟,提起閻行,厲聲道:“說,出了什麼事?你不是該是在張溫的軍中嗎?”

閻行根本不理會自己眼前的韓成,目光轉頭瞧向韓遂。

停滯了一會兒,韓遂纔開始問道:“出了什麼事情。”

“彥明無能,納降一事破了!”

他一說完,韓成頓時惱了起來,韓成根本不在乎納降成敗,只是方纔他父子對待閻行同樣的問話,閻行卻是兩個態度,讓他韓成面子上有些難堪,藉此,想要惹一惹閻行。

當然,閻行似乎根本就不在乎面前的韓成。

任憑韓成的手放在自己的衣領上。

最後,韓遂纔開口道:“說一下經過!”

閻行深吸一口氣,用力抻開韓成的提領,怒視一眼韓成後,轉回身瞧着韓遂的背影,低頭,迴應道:“朝廷西涼軍中,張溫雖爲統帥,卻不能掌控部下,周慎、董卓相互肘至,而西涼宿將心屬皇甫嵩,當張溫當場同意下,衆人推辭,說是等董卓到來後,然後才談納降的細節。但是未等董卓身至,有人暗中使計,讓我上當,也入太尉帥帳,隨後,張溫被殺,現場便只有我一個活人,所以……”

“所以。”韓遂慢慢轉回頭瞧着閻行,低聲道:“主和的漢太尉張溫是你殺的?”

聞此,韓成一驚,猛回頭盯着閻行九九不語。

閻行去不開口說話。

但閻行的目光異常的堅定,對於辯解,似乎他都懶得去理會。

“說,是不是你殺的?”

韓成步步緊逼,湊到近前,沉聲道:“如果不是你,爲什麼,張溫爲何死?如果不是你,怎麼會被人抓住痛腳。”

瞧見閻行的目光,韓遂抑制住自己眼中的怒火,再次問道:“你可曾看到是誰行兇,意圖陷害我等?”

“沒有。”

閻行長揖,對着韓遂深施一禮。

“漢軍內部現在如何?”

“正在追殺我一人,不過逃回來的路上聽說有人打着主公的旗號,前去挑戰。”

“誰的旗號?”

韓遂一驚,重複問道。生怕自己聽錯一個字。

“主公的旗號。”

“父親的旗號?”

“難道不是?”

閻行也有些摸不透。其實現在在閻行心中存在着同樣諸多的疑問,這中未嘗沒有可能是韓遂派自己前去麻痹張溫,再尋高手刺殺張溫,一石二鳥之計。不過,如果這麼看,韓遂軍中確實沒有這般無聲無息的高手。所以這也是閻行沒有亂下決定,還能在這種情況下來見韓遂。當然閻行對自己的勇武也是異常自負。

“你說什麼?”

韓成一急,轉回身,便要拎着閻行的衣襟。

卻被閻行惡毒的目光瞪了過去。

“你懷疑我?”韓遂慢慢踱步,轉回身瞧着閻行。方纔那一連串的震驚都消失不見,甚至都來不及去想,這一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自己又被誰給算計了。但是閻行這麼想,自己身邊的其他人更是這麼想,自己一下變成衆矢之的,解釋是不通了。但韓遂不想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所以他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不能讓閻行與他們用同樣的眼光懷疑自己。隨即回身狠狠給了閻行一個耳光,“啪”聲過後,轉身離去。

只留下怔怔發呆的韓成。

倒是閻行有些悔意的瞧着遠走的韓遂。

……

勇士城外八十里外,長河落日,大漠孤煙,一流雲煙劃過天際。

晚霞之下,一大隊馬隊向前奔馳。

行了一刻後,趕在最前頭的幾匹快馬轉回頭,趕到馬隊之後,勒馬問道:“主公,今天是趕不到勇士城了,我看我們今夜便在此處安營寨扎吧!”

“嗯。”

馬騰點頭。

見馬騰應允,龐德勒住馬繮,回聲道:“大人,令明這就下去了。”說罷,龐德便想下去安排行軍紮寨。

“令明,你等等。”

馬騰回身叫住龐德。

“呃。”

“你過來我有話跟你說。”說完,馬騰特意轉身看了看已經去尋枝葉柴火的狄清等人。

見馬騰如此,龐德心知肚明,馬騰這是防備狄清他們的消息,隨即靠至近前,低聲道:“大人有什麼吩咐?”

“你可探聽清楚,那股三十六羌歸順韓遂了?”

馬騰始終不太相信上午傳過來的消息,不過消息確實有些讓自己心中不安。時下,各種消息都在透漏着韓遂已經收編了整個西涼勢力,正在威脅着他鄰近的敵人。當然這也包括大漢朝廷。種種跡象表明,揭露着馬騰不得不信。

“從漢庭傳來的消息卻是韓遂已經擊潰周慎的部隊,威脅着整個西涼軍。”

“瞬間收攏西涼散落的羌民,又瞬間調轉槍頭擊潰西涼軍,又接手了楊秋、馬玩、成宜、張橫的勢力,他韓遂到底使得什麼手段?”

“這個。”

龐德搖搖頭,一直以來他們都是相互對峙,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勢力不均的情況。

“對了。”馬騰表情一下嚴肅起來,凝視身後不遠處歸來的狄清等人,道:“你說皇甫岑他們如今何在?”

“呃。”龐德疑問道:“會不會如主公所想,三十六羌便是他們。”

“不可能。”馬騰斷然否定道:“如果他們是,絕不會同西涼軍兵戎相見。雖然起先我也是這麼想的,可是後來,看看他們畢竟沒有可能去自相殘殺。”

“那如果真是韓遂,那漢庭畢竟數倍打擊我等。”

“這也是我爲什麼帶兵來此的原因。”

馬騰一臉愁容。

而旁的龐德卻疑聲問道:“可是皇甫岑不是說,韓遂已經暗中投降朝廷,怎麼會如此行事?”

“這個要問閻行了。”

馬騰看了看龐德,關於韓遂同閻行的矛盾,早在他們中間傳開了。

“爲了一個閻彥明?”龐德搖搖頭,不管是不是真的,龐德總覺得這個事情很假,不過事已至此,多想無用,隨即開口問道:“如果真是韓遂的部隊,我們此去同樣要小心韓遂,如果藉機吞併主公勢力,我們便再無翻身之地了。”

“唉!”馬騰惱喪的拍了拍面前的馬匹,悔道:“真不知道韓遂究竟想幹什麼?”

龐德扭着頭,看着東南方向,低吟一句道:“只希望王國能夠一起趕到,否則單憑我們現在的實力很難對付吞併四股勢力的韓遂。”

……

同樣行進的方向,不同的道路上,依然有一批隊伍正向前趕着路。

領頭之人的旗幟上飄揚着“王”這個旗號。

同樣因爲路途遙遠,大路上又前後不招人家,所剩能剩下的也只有野外生物作祟的聲音。

大軍停下來,安營寨扎。

“稟頭領。”

“說。”

王國眉目挑了挑,對着身後的人,問道。

“此處距離榆中尚有五十里,如果天黑之前,加緊行軍,尚能趕到。”

“哦。”王國沉思了一下,剛要開口道:“那……”

“下去安營紮寨。”未等王國做出決定從一旁走過一個人,對着那副將說道,然後轉回身來,瞧着王國深施一禮,道:“兄長。”

“老四,你這是?”

王國不解。

王國本是漢陽郡土豪,堪比麴義、韓德之流的西涼本土豪強,雖然祖上沒有皇甫氏、馬氏文武兼備,享譽朝內朝外,但其門下同樣也是有不少軍中悍將。後世王雙,便出於漢陽王氏的支脈。王氏聚集漢末豪俠義士,縱橫鄉里,最後被韓遂借兵,逼得一起反了起來。而韓遂因爲害怕連累自己的名聲,所以倒是同馬騰支持王國爲首,共同抗漢,雖然如此,王國也能看得清,他們不過是藉助自己在漢陽的實力,挾持抵抗大漢,但事實上王國根本指揮不了韓遂、馬騰,往往還要看韓遂眼色行事。

正因如此,近日來傳出各種流言。

王國才率軍前來。

“大哥,我們可是韓遂請來?”

王國搖搖頭。

“大哥,如果韓遂未請,我們卻到,這是不請自來,還是如何?”

“老四你是說唯恐給韓遂留下把柄?”面前這個瘦高挑的人叫王琦是自己的族弟,亦是自己身旁最爲得力的助手,什麼事情都是一起相商的。辦起事情來,往往他想的也會多一點。王國猶豫道:“不過,我們距離榆中只有五十里,想必韓遂的探馬細作已經告知。”

“呵呵。”王琦一笑,迴應道:“大哥,我雖然有此意。但是也想試探一下他韓遂。”

“試探?”

王國不明的問道。

王琦迴應的點點頭,道:“如果真如傳聞所講,韓遂收攏三十六青羌,實力大增,又暗借納降之名,偷襲西涼軍。並且收攏三郡境內各股勢力,那麼他韓遂還能容得下我們和馬騰嗎?”

“老四,你的意思?”

“對,不管怎麼想,他韓遂該有異心還是有異心,我們恐怕在躲避都無用。”

“如果不是呢?”

“如果不是,那到更好。”王琦點頭回應道:“我們就不必擔心被自己人蠶食,外敵當前,即便是有些間隙也不見得他韓遂會蠢到同自己人動手。”未等王國再問,王琦接着回道:“更何況,我們三家聯盟,各自揣着什麼心思,又不是不知道。”

“嗯。”聞此,王國點點頭。不過轉念回頭看着王琦,道:“對了,馬騰是否向這裡靠攏?”

“探馬已經打探到,馬騰在我們之前,已經動身出發,趕往榆中。不過是他的道路不夠平坦,慢了我們一些。”

王琦道。

“馬騰都來了,恐怕也是受到了襲擊朝廷西涼軍的那支軍隊的威脅。”王國猜測道:“有了馬騰,我們的藉口就好了一點。”

見此,王琦搖搖頭。

不過,王國轉身又吩咐道:“不論如何都要小心謹慎,吩咐下去,讓自家兄弟換夜巡營,以防韓……不測!”說了說,王國以爲直接說出韓遂的名字,現在還不是時候,隨即改口道。

“諾!”

隨着王國的安排,王琦叫過一衆王氏心腹,各自領命下去。

只有王國自己心神不寧,雖然自己憑藉家世、聲望佔據漢陽郡,但是論實力卻是三人之中最弱的,即便連小股匪寇,諸如宋建之流都不如,只比楊秋等人牆上一些。如今突然出現一股神秘莫測的三十六青羌,加上韓遂實力大增,真不清楚韓遂會不會像是斬殺邊章、李文候一般,屆時暗中下手,如果真是那樣,外有朝廷兩股大軍虎視眈眈,內有韓遂吞併之心,自己倒真是要聯合馬騰想一想退路了。

不過王國剛剛轉身離去,便要休息。

卻只見王琦在遠處朝着王國陰沉的一笑,他父子兩代乃是王氏庶出,如果不是父子二人才學過人,恐怕早就無人過問,而王國一直是嫡長一脈,王琦早就覬覦王氏族長之位,並對王國心存報復。早些時日,在王國被逼反叛大漢之時,他就已經同韓遂暗中聯繫了,這一次,他們來,便是要藉機剷除王國。不過此時韓遂的動機已經大變。

第二十八章 我叫狄清第四十一章 曹操弒宮第三章 弄巧成拙第二十八章 名士清議第八十章 潁川徐庶第三十五章 全線潰敗第十二章 鹹豬無賴第四十五章 酷吏陽球第五章 原來是她第一章 風譎雲詭第八十五章 河東六藝第四十三章 盡入吾榖第三十章 神秘來人第九十章 呂布奪權第四章 何進引兵第十三章 一丘之貉第五十七章 金城麴義第十五章 揪出馬賊第六十九章 無可匹敵第十四章 常山馬匪第五章 袁紹圖謀第四十一章 曹操弒宮第十九章 一再退讓第七章 天子崩殂第六十二章 火併黑山第三十六章 力拔生鐵第六十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六章 我回來了第十四章 常山馬匪第七十二章 窮寇勿追第五十一章 觀望遼東第五十九章 公主之憂第九十二章 你的幸福第六十六章 高手相見第七十五章 說服劉基第九十一章 夏育劫牢第三十四章 我答應你第二章 匈奴單于第三十五章 二見曹操第五十五章 偷工減料第十六章 成王敗寇第一章 時光荏苒第七章 無法避免第四十三章 王兄自責第二十五章 酸腐之輩第三十六章 舊友報恩第二十三章 營口大敗第十二章 羌族之願第六十章 君命來遲第二章 風雲際會第四十六章 殺伐果決第二十章 崔烈相邀第三十八章 再次入宮第八十四章 臨死陷害第四十二章 再會佳人第七十三章 你殺人了第三十三章 白馬結義第九十五章 這份情義第三十一章 武威賈詡第八十四章 十萬火急第五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三十三章 有意爲之第五章 此事沒完第五十六章 朕的信心第二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章 潁川徐庶第三十九章 屠戮殆盡第八十章 兩個時辰第二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八章 怎麼稱呼第四十三章 呂布鐵騎第五十二章 王后於氏第七章 無法避免第八十九章 河東上下第四十二章 誰懼怕誰第十三章 西涼宿將第十七章 安撫皇甫第十二章 鹽鐵之利第二十六章 遼東邊軍第五十九章 狡狐張溫第九章 猶猶豫豫第三十六章 昌黎死戰第一章 赴任河東第三十五章 號角響起第三十四章 兵者詭道第三十八章 神醫華佗第八章 螳螂捕蟬第十八章 縱虎歸山第三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十一章 重騎破敵第九十一章 張飛南下第二十五章 救與不救第七十六章 曹操東進第三十八章 誓死存亡第二章 初露端倪第三章 說服閻忠第七十章 撐一口氣第四十六章 上策不追第五十六章 朕的信心第五十六章 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