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昌化進展

對於任何一個主權國家來說,非本國的戰船駛近本國海岸,甚至是駛入本國港口,這毫無疑問是屬於有敵意的舉動。就算安南與海漢之間建交以來一直都保持着所謂的盟友關係,也無法掩蓋雙方的水面武裝力量存在巨大差距的現實,而這種實力不平衡所帶來的後果,就是安南必須要承受本國海岸線長期置於他人控制之下的狀況。

安南朝廷會對這樣的狀況視而不見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安南連面對元、明這種龐大帝國征討大軍的時候都沒有服輸過,不惜以舉國之力一戰,怎麼可能甘心在海漢面前低頭。對此默不作聲,也只是爲了維持跟海漢的合作關係,利用海漢的海上運力來對付南方叛軍。

現在安南不但爭江橫山以北的主要港口都在海漢實際控制之下,而且連海防、造船這些事務也統統都得依賴海漢,因此對於海漢戰船在自家海岸的通行狀況,安南朝廷幾乎沒有任何的影響力可言。雙方在此之前都很默契地沒有把這個問題單獨提出來商討,主要的原因也是爲了維護住雙方之間這層並不算特別牢固的合作關係。

鄭林暗暗咬了咬牙纔開口應道:“顏大人,貴方戰船進入我國港口,可曾有遇到過任何的限制?”

顏楚傑緩緩地搖搖頭道:“這倒是沒有,就是不知道貴國會不會繼續這種政策。爲了我們之間的合作關係能夠長久穩定地保持下去,我們需要貴國朝廷作出一個比較正式的承諾。”

鄭林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情緒,這纔回應道:“此事待在下回到安南之後,奏報給朝廷,再給貴方答覆。”

顏楚傑倒也沒打算把鄭林逼得太狠,點點頭道:“既然這樣,那我就安心等待貴國的答覆了。”

執委們一一提出了各種問題,而其中的絕大部分對於鄭林而言都超越了他的特使權限,根本無法給予肯定的作答。不過對於執委們來說,鄭林的態度基本上就可以理解爲安南朝廷的態度,而從鄭林的迴應來看,安南這次可不僅僅只是想付出四塊港口租界和幾千勞動力人口而已,他們想以這種條件換回的東西也頗具價值,並不是大家一開始所認爲的那樣是安南主動倒貼的買賣。

對於滿懷希望來到三亞的鄭林,他的這趟特使之旅註定要失望而歸。安南所開出的交換條件有着諸多的不確定因素,而這些因素對執委會來說就是潛在的風險。例如勞工的數量覈定方式,薪酬發放辦法,這些看似不太起眼的細節問題都有可能在工程實施時變成拖後腿的漏洞。當然最難以解決的一個問題,還是海漢自身的工程技術人員遠遠不夠,沒有辦法在監理昌化石碌築路工程的同時再分身去安南海岸建設大型港區。

七月十二日,鄭林帶着執委會起草的《安南國南方海港合作開發草案》離開了三亞返回升龍府。這份草案中對雙方合作開發港口的方案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特別是在勞工數量、管轄權、歸屬權方面,更是列出了極爲詳細的條款。另外安南國所提出的援建船廠和購買大型船隻的要求,也被做了一定的削減:未來一年中四百料的大型海船訂購量被削減至十艘,不過作爲補償,可以增加十艘二百料的海船訂單;而安南所要求的援建三間新船廠,也被縮減爲一間,不過這間船廠和原有的黑土港造船廠都將會擁有四百料海船的製造能力,也算是彌補了安南國內造船廠目前無法制造大型海船的缺口。

但就算是安南朝廷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這份草案並簽署協議,避免跟海漢在細節談判上展開無休止的拉鋸戰,這份協議的最早實施時間仍然得等到三個月之後。這是因爲昌化石碌交通工程指揮部這邊需要足夠的時間,來制定好未來半年乃至一年內的施工規劃,屆時才能抽調出一部分人手到安南這邊主持工作。

雖然三個月對安南朝廷來說絕對算是一個很漫長的時期,但對於海漢建設部的技術人員來說,這三個月卻意味着他們必須要加班加點,去完成原本應該在更長的工期內所承擔的工作任務。

從海邊的昌化港到石碌的礦藏開採區,直線距離就長達八十里,不過好在這段路途多數區域都是平原,所以築路的難度倒算不上特別大。工程指揮部的計劃是分段築路,築好一段便向前鋪設一段軌道,逐步向內陸推進。這樣做的好處也顯而易見,各種工程材料和施工人員都能以最快的方式輸送到前線工地,而全線貫通以後,鐵路運輸的便捷性也將爲石碌鐵礦的開發提升施工效率。

就在鄭林離開三亞返回安南的同一天,由民團海軍“探險級”三號艦在改裝後承運的蒸汽機車車頭,在經過了一週的海上漂泊之後終於平安抵達了昌化港。

工業部門爲未來石碌鐵礦所準備的機車是經過改型之後今年纔開始生產的“大力神二型”,這種新式機車與目前三亞至田獨軌道上所採用的“大力神一型”相比,在體積重量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動力輸出增加了20%,並且無故障運行的時間也增加了近一倍。一部分在“大力神一型”上暴露出問題的零部件都在新的型號上得到了技術改進,一部分關鍵管閥甚至動用了穿越物資儲備,可以說這種機車已經代表了目前工業部門所能達到的最高技術水平。

這個全長超過七米的大鐵疙瘩在田獨工業區製造的同時,造船廠這邊就已經在爲了它的運輸問題而改裝船隻了。目前海漢所有的船隻中沒有任何一艘船能夠直接裝載這個沉重的龐然大物,最後海運部只能打報告讓軍委這邊提供一艘已經開始服役的“探險級”戰船,對其船身進行技術改造,以滿足這個特殊任務所需。

於是在執委會的命令之下,一艘排水量達到五百噸級的“探險級”戰船被重新拖上了船臺,進行了爲期一個多月的改造。船匠們拆掉了原來的主甲板,以及用於佈置艦炮的二層甲板,製成了一個巨大的凹槽貨艙,以便裝入預定的大型貨物。而在此同時,勝利港和昌化港的貨運碼頭也都進行了相應的改建,將“新世界號”上拆下來的兩套吊裝設施裝到了碼頭上。

如果不是已經經過了兩年的運作,這種需要衆多單位協作進行的項目恐怕會出現許多問題。而這次由執委會親自出面協調,各個單位一起出力,在確定石碌項目的開發期限後僅僅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便做好了相應的工作。

機車在運至勝利港之後,用畜力從專門的軌道直接拖到了碼頭上,然後進行吊裝。這個環節大概是讓所有人最爲緊張的部分,重達好幾噸的機車頭在鋼絲纜繩的牽引下緩緩地放入特製的貨艙中,直到鬆開纜繩,船身沒有出現明顯的傾斜,衆人才總算是集體鬆了一口氣。

“探險級”戰船的承載力倒並不是問題,原本船上的火炮加在一起的重量就已經大大超過了這輛蒸汽機車,但當初佈置火炮是經過了反覆計算和長時間的配重平衡試驗,而吊裝這個大傢伙卻根本沒法在事前調校,只能依靠技術人員的經驗來完成。好在最後一切順利,機車上船之後沒有影響到船隻的平衡。

不過在運輸的過程中,仍然是絲毫都大意不得,越之雲親自擔任船長押船。船隻一直沿着近海航線行進,以便儘可能避開海上的浪潮起伏。以“探險級”戰船的性能,原本兩三天就能抵達昌化,但在裝了這個大傢伙之後,則是足足在海上走了一個禮拜纔到。

在抵達昌化之後,花了足足兩個小時的時間,纔將機車從船上重新吊裝到岸上。不過機車到了之後並不能馬上就投入使用,爲了防止意外,有相當一部分比較重要的零部件在航運前就提前拆下來單獨運輸,都需要在昌化這邊進行再次裝配。另外昌化這邊所鋪設的軌道距離也非常有限,僅僅一個多月的施工時間,目前也只完成了昌化港到昌化縣城北部這段不過兩三公里的路基鋪設而已,連鐵軌都還沒有完全鋪設到位。

“小越,運這大傢伙過來,你們一路也辛苦了。我讓食堂準備了接風宴,晚上大家吃好喝好,修整一兩天再回去。”劉山夏代表本地的工程指揮部,迎接承擔這次運輸任務的海運部越之雲等人的到來。

越之雲苦笑道:“那你可得有得忙了,起碼還得給我接好幾次的風才行。這種新機車第一批就計劃要建造四輛,全部投入到石碌項目,後續等複線開通了肯定還得追加。據說今後用在礦上的那種小型機車頭也會逐步淘汰,都換成大力神系列的,這大個頭要跨海運輸很麻煩,今後還有得我忙的時候。”

“這麼說以後黑土港煤礦也要換這種大型機車了?”旁邊田葉友急忙問道。他在完成了石碌的鐵礦勘探之後回勝利港去小住了一段時間,但或許是在外面待習慣了,回到勝利港之後反而覺得渾身不對勁,最後又主動打報告申請來了昌化。他雖然是勘探專業出身,但在黑土港期間也直接參與了不少的基建工程項目,現在也可以算是個多面手了,雖然還遠遠比不了劉山夏這種專業程度,但幹個現場監理之類的活兒還是沒問題的。

“都要換的,田獨鐵礦已經開始換了,淘汰下來的小機車據說要用在田獨到鐵爐港之間的軌道線上,以後就負責從鐵爐港往田獨工業區運鹽了。”越之雲將大本營最新的動向傳達給在場的衆人。

“鐵爐港到田獨的軌道線也修通了?”人羣中有人問道,一聽就是應該很長時間沒有回過大本營的人了。

“喲,稀客啊!這不是謝春嗎?”越之雲聞聲望去,便在人羣中發現了自己的老同事:“這麼有空怎麼不回勝利港看看我們?現在勝利港變化可大得很,你再不回去看看,以後恐怕要迷路了!”

謝春一開始便是在海運部做事,兩人也算得上是老同事了。不過黑土港開發的時候,謝春就主動請纓去了黑土港,並且被委任爲當地的海運主官。周恆行被調回三亞接任港區管委會主任之後,謝春又兼任了當地的民政主官,也算是小小地又升了一級。最近這一年多時間他幾乎都是待在安南那邊,的確是沒怎麼回過三亞了。

謝春笑道:“我來昌化是跟你一樣有任務的,這趟恐怕沒時間回勝利港去了……”

原來謝春此行來到昌化,是押運了兩大船共計七十多噸煤炭,還有黑土港特產的焦油、瀝青等等。當然如果僅僅只是這些貨物,還用不着讓他本人親自出動,更重要的是船上還有一批在黑土港因爲表現良好而被管委會推薦到三亞進修的歸化民幹部。不過謝春還得回去看家,這批人就只能送到昌化,然後從這裡再搭船去三亞。

越之雲聽完謝春的講述之後點點頭道:“那正好,我這邊把貨卸完之後休息一天就回去,可以把黑土港過來的人都帶上。對了,聽說你們分去黑土港的這批人,可是一個一個的都悄悄在那邊成家了啊?”

謝春拍了旁邊田葉友一把道:“還不是這個傢伙帶的頭!自從他從廣西那邊娶了個大小姐回來以後,黑土港這幫人的心思都活絡開了,今年就有好幾個人娶了大明的姑娘過門。估計下半年還得有兩三起婚事要辦,只可惜隔得太遠,沒法給大本營的各位發喜糖了。”

“你說我,你自己不也一樣?”田葉友回嗆道:“今年上半年你可是已經跑了三四趟廉州了,到底什麼時候把媳婦兒帶回來啊?”

3286.第3286章第1310章 令人絕望第八百二十九章 軍火貿易與對外政策2655.第2655章第1483章 競爭關係第2327章第3438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後總結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第九百二十六章 科學考察2593.第2593章2825.第2825章3378.第3378章第2126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勸說武森第九百九十九章 機構調整第1147章 午夜偷襲第八百六十一章 佔領六橫島2970.第2970章第1456章 東江鎮的利益第2188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中左所城第八百五十四章 雙嶼水道第1944章第1140章 長遠打算第31章 水電站開工第1644章 應對手段第1693章 商界新貴3328.第3328章2647.第2647章3339.第3339章第六百五十四章 擊潰2641.第2641章第四百四十章 進城抓捕第四百七十九章 港島開發第1981章3019.第3019章第2172章2383.第2383章2758.第2758章3170.第3170章第1743章 各有目的2939.第2939章3275.第3275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3101.第3101章2380.第2380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超出預計的順利第242章 駐廣辦的促銷手段3214.第3214章第1342章 軍民融合2912.第2912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緩衝第1923章2978.第2978章第2069章第1312章 看不懂的情報第114章 海外考察(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艱苦的作戰2897.第2897章第1399章 利益決定立場第159章 參觀軍訓第1528章 小伎倆第149章 一盆冷水第1213章 向南再向南第1262章 看家護院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相似2753.第2753章3005.第3005章第1481章 戰爭機器第1520章 三國聯盟第六百章 調兵遣將2944.第2944章第七百八十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打黑山峒第2082章第12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2207章2934.第2934章第1312章 看不懂的情報2667.第2667章第3426章第2097章第1539章 一唱一和第七百一十六章 治安部隊第八百零六章 炮擊3374.第3374章2433.第2433章2920.第2920章第206章 第二梯隊第301章 利益相關第1989章第1613章 三亞見聞第六百九十章 談判關鍵點3321.第3321章3228.第3228章2784.第2784章第六百一十七章 南日島之戰(四)第1708章 並不簡單2621.第26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