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當面提問

關於對外開放參觀的單位,在安全部成立了之後,已經有了比較規範的管理模式。類似造船廠這樣的兵工單位,現在已經不能再像早期那樣隨意進去參觀了,外來人員必須要得到了安全部和海運部聯合簽發的許可證,才能在專門人員的陪同之下進行參觀。

絕大部分外來人員在三亞地區的活動範圍,都被限制在兩個港區附近有限的區域內,只有極少數與海漢關係密切的人,例如李奈、羅升東之流,才能夠憑藉着安全部下發的特別許可證自由走動。而安南與海漢的關係目前仍處於很純粹的利益夥伴階段,其特使暫時還享受不到這樣的特殊待遇,鄭林在三亞期間的所有行程安排,都將由安全部和外交部聯合制定,並不會給他留下太多的行動自由。

因爲鄭林是代表安南朝廷而來,身份比較特殊,因此住處被安排在了勝利堡附近山坡上的迎賓館。這裡可以很方便地俯瞰勝利港港灣全貌,天氣晴好的時候,推看房間窗戶就可以到港灣另一面軍事基地裡海漢民團的士兵們出操演練的狀況。

鄭林以監察使的身份在黑土港待了一年的時間,期間與海漢幹部們同吃同住,倒也比較適應海漢式的生活方式。例如抽水馬桶、房間熱水淋浴這類的設施,鄭林並不會像其他那些初次來到勝利港的人一樣手足無措,這些東西在黑土港也同樣都有,對他而言倒也不算特別新奇。

不過這迎賓館的居住環境的確要大大勝過黑土港,每位住客都是享受一棟單獨的居所,整個迎賓館一共也只有十二棟這樣的別墅式建築。每棟居所都配備了三名訓練有素的服務人員,所用的廚師也全部是從廣州聘來,並且經過海漢首席大廚樊偉的專門培訓,食材則是以本地的各種新鮮海產和果蔬爲主。單以生活條件而論,甚至比穿越者所居住的福利公寓還好得多。

不過迎賓館說白了也是個對外的樣板工程,主要的接待對象就是一些需要拉攏的關係戶,把居住標準搞得高一點也無可厚非。這裡閒時也會對外營業,接納一些到勝利港從事貿易業務的富商權貴,不過收費標準也相當高,每間獨棟別墅每天的入住費用一百元起步,比起港口商務區的客棧套房貴了足足十倍以上,普通的客商可承擔不起這麼高的住宿費。

這樣的居住環境讓鄭林幾乎無可挑剔,不過唯一讓他感到有些不滿的,就是海漢人似乎轉眼就忘記了他的存在,一連在迎賓館住了三天,都沒有海漢人再跟他接洽下一步的談判事宜。而因爲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特批,鄭林的活動區域也被限制在勝利港港區範圍以內——他甚至沒有得到前往十里外三亞港區探訪的權限,因爲前往該地區的主要交通方式就是乘坐通勤火車,而乘坐火車則必須要歸化民身份證或者安全部簽發的許可證才行。

時值盛夏,三亞的氣溫已經超過了三十攝氏度,鄭林也的確沒什麼心思頂着這麼大的太陽在外面閒逛,於是他每天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坐在涼棚下喝着冰鎮的果汁,看看每個鐘頭一班的蒸汽機車從附近的鐵軌上轟鳴着駛過。很多初次來到這裡的人都會被飛馳而過的鐵疙瘩發出的巨大響動嚇得不輕,而鄭林在黑土港的居住經歷再次讓他避免了失態,這玩意兒半年之前已經開始在黑土港的採礦區運行,替代了原來的畜力礦車,黑土港煤礦的出礦效率因此而大大提升。鄭林一看到勝利港這邊的蒸汽機車,便知道這玩意兒跟黑土港拉煤的是一種東西,只是大小略有差異而已。

不過在迎賓館看了三天火車之後,鄭林終於是坐不住了,讓服務人員聯繫了外交部,打算催促一下前兩天跟施耐德和王湯姆所商議的事情。

鄭林這次倒是並沒有再等上太久的時間,很快外交部就派了個歸化民辦事員過來,邀請他前往勝利堡,與相關部門的領導進行面談。

原來鄭林代表安南朝廷所提出的要求在反映到執委會之後,這邊也陷入了意見不一的爭執局面。軍方和商務部門都是打着儘快對外擴張的主意,巴不得安南海岸的港口越早投入使用越好,自然對安南所提出的建議表示贊同。而另一種意見認爲不應該這麼快就放鬆對安南造船業的打壓,至少還拖上個一兩年,等自家的造船規模和擁有的船隻數量達到一定水準之後,再向安南逐步開放造船方面的技術援助。而且陶東來也指出建設部目前的技術力量並不足以支持在海外實施大規模的基建工程,因爲以劉山夏爲首的一批技術骨幹目前都在昌化,根本無暇抽身。

在三天召開了兩次會議都沒能夠達成統一意見的狀況下,施耐德便提出乾脆讓鄭林到場,以便各位執委能夠面對面地提出自己所關心的一些問題,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折衷的方式。

鄭林到場之後,施耐德便向他一一介紹了在座這些人的身份,鄭林聽了之後也立刻緊張起來。他早就知道海漢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由數名德高望重的海漢人組成的執委會,而且這個執委會在海漢這個集體中的地位和權威都非常高,那些歸化民幾乎是把“爲執委會服務”這句話當成口頭禪一樣掛在嘴邊。鄭林也知道施耐德就是執委會中的執委之一,幾天前能夠得到施耐德的接見,對他來說已經算是達成了出發前的預定目標,但他也從未想過自己這次居然能有機會直接來到這個神秘執委會的會議現場,見到這些打造了海漢這股強大勢力的大人物們。

“鄭特使,今天請你過來,是因爲我們對貴國這次所給出的條件還有一些不是很清楚的地方,希望你能夠在現場爲我們作出解釋。”待鄭林入座之後,施耐德言簡意賅地向他說明了請他過來的目的。

鄭林很客氣地應道:“此乃在下職責所在,應該的,應該的。”

施耐德道:“那麼有問題的各位可以依次向鄭特使提問了。”

“我先來吧。”寧崎第一個舉手示意,然後向鄭林問道:“我想問一下關於貴國所說的提供勞工的問題。先前鄭特使說過,貴國所提供的勞工在工程完成之後,可自行決定是否加入海漢籍,這是否是代表了貴國朝廷的意思?”

“此乃朝廷諸位大人們商議所定,不會有變,各位可以放心,屆時協議達成,也會將這一條寫入到書面的協議當中。”鄭林立刻應道。

“那麼如果貴國所提出的三千人不夠,我們需要更多的勞工數量,是否還是依照這樣的標準辦理?”寧崎不依不饒地追問道。

寧崎的問題就牽涉到一個看似不太明顯,但實則存在重大漏洞的細節了。鄭林之前代表安南表示可以向海漢提供勞工,並且以這些勞工的最終歸屬來引誘需要大量人口的海漢。但像寧崎這樣的聰明人,很快就注意到了其中所存在的漏洞——要是海漢無上限地要求增加勞工數量,那安南會是什麼態度?

至於說這些人最終會不會選擇加入海漢歸化籍,寧崎並不會擔心。在海漢的優厚待遇面前,極少會有平民百姓能夠抵抗住誘惑,何況這些在安南征收的百姓勞工與戰俘和難民不同,屆時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會就地安置,以參與後續的各種基建工程建設,並不需要他們全都漂洋過海遷徙到海南島上來定居。

如果安南對這個漏洞沒有反應,那民政部利用這個漏洞就可以至少多撈取幾倍的勞工人口。當然海漢方也可以耍個小聰明,不把這個問題公開提出來,到時候直接上手操作就是,但這樣很容易讓雙方剛剛開始緩和下來的關係又重新出現裂痕,執委會經過討論後還是決定要堂堂正正地把這個問題擺到檯面上來,得到一個明確的答覆。

鄭林腦子並不傻,如果他之前還沒有意識到己方提出的的這個條件所存在的漏洞,寧崎這麼一強調,他也自然就想到了。鄭林想了想才應道:“工程所需的勞工數量,應由雙方共同商議覈定。”

“考慮到工程當中可能出現的各種人員損耗,比如受傷、生病、體虛等等,我認爲至少要在商議的數字上增加三成,作爲候補人員。”寧崎也料到了對方可能會採取的彌補措施,立刻提出了新的補充意見。

鄭林這次沒有多想,立刻回話道:“最多兩成!”

寧崎攤了攤手道:“我沒有問題了,你們接着問吧。”

“我來問吧。”顧凱接過了話頭道:“這些勞工在爲我們工作期間,他們的一切事務是接受安南朝廷的管轄,還是將管轄權移交給我們?”

“如果貴方需要,我國可以將這些勞工在工作期間的管轄權移交給貴方。”關於這個問題,鄭林倒是早就有所準備在安南國內的時候官員們就對此進行過討論,最後認爲這些人當中的大部分都會加入海漢籍,早一點把管轄權交給海漢人倒也說不上有多吃虧。

“那這些人的勞動報酬發放,貴國的主管部門是否會介入?”顧凱繼續追問道。

這個問題看似不重要,但顧凱這種來自後世,在美國專門打勞資糾紛官司的律師卻不會輕易忽略。按照鄭林之前的說法,這些勞工的工作酬勞將由海漢一方承擔,但這些酬勞是由海漢直接向其發放,還是由安南的主管部門代領代發,這中間的門道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是後一種情況,要是勞工們的報酬被剋扣得太厲害,勢必會給工程的進行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這種事情在後世並不鮮見,簡單說就是工程中包工頭剋扣了農民工的工資。這些將由安南提供的勞工肯定是官方組織,如果中間有人伸手撈取好處也並不稀奇。

鄭林這次考慮了一陣才應道:“此事我國工部、戶部都將會介入,貴方想必也能體會到我國的難處。”

鄭林明白顧凱的問題背後所隱藏的意思,但他也只能從正面迴應一下,這事牽涉到諸多高官的利益,他一個小小的特使還沒法對朝堂大事指手劃腳。

顧凱點點頭道:“也就是說我們付給這些勞工的酬勞,必須先交給貴國的工部或者戶部,再由貴國發放給他們?”

鄭林應道:“正是如此。”

“這條恐怕到時候我們得好好再商量商量。”顧凱搖搖頭,顯然對於鄭林所給出的答覆並不是太滿意。

“下個問題我來問吧。”顧凱問完之後,坐在他身邊的顏楚傑接過了話頭:“鄭特使,我想問一下,在港口建成之後,我方戰船進入這些港口,是否擁有完全的通行自由?”

顏楚傑這個問題就有些不太客氣了,實際上海漢在北邊的三處租界並沒有跟當時的北越朝廷進行過很明確的權限劃分談判,特別是在當地的軍事用途上,雙方都保持了默契沒有提過戰船停靠的問題。即便常年停靠塗山港的船隻中有一半都是海漢的戰船,北越朝廷也並未對此提出過任何異議。

不過在南越地區也被北越朝廷重新納入治下之後,軍方認爲有些細節就必須要儘早進行明確,不要把麻煩的事情留待到以後出現大問題時纔來處理。特別是在南方四港的策劃案當中,軍方已經劃定了金蘭港這個專用的軍港區域,就更需要把這種權限作爲雙方的協議條款之一來進行明確。不然今後安南國內很可能會有某些政治派別以此爲理由,來對海漢的軍事策略進行攻擊。

鄭林的臉上也出現了一絲暈紅,對於一個安南貴族來說,顏楚傑的問題無疑是具有一定的挑釁性質了。

2819.第2819章第1405章 控制疫情第四百二十九章 龔十七的難處3110.第3110章第231章 駐崖辦的人員調整第2062章第九百二十五章 南下婆羅洲第五百六十八章 幕後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第1306章 海口新貌第七百三十七章 造化弄人第2065章3280.第3280章2377.第2377章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第1305章 儋州農產品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第1366章 入冬之前2989.第2989章第2207章第七百零四章 作戰籌備會第2002章第1817章 無解難題第1964章第1753章 外交手段第1392章 劉尚的選擇第128章 華夷之辨3077.第3077章第六百六十二章 荷蘭人的難題3075.第3075章第1145章 進退維谷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切爲了慶典第1323章 攻擊重點第1927章第1421章 使命第2303章2399.第2399章第1839章 戰義州第1111章 兩棲作戰第九百四十六章 強勢第1210章 出發南行第2066章3357.第3357章第1300章 儋州政務第六百三十章 競爭與威脅第128章 華夷之辨2603.第2603章第2364章第2018章2397.第2397章第375章 劉香的使者2440.第2440章2389.第2389章2992.第2992章2902.第2902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佈網第1044章 菸草貿易第四百五十四章 規矩與目標第2126章第1180章 變本加厲第六百五十四章 擊潰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3247.第3247章第八百七十三章 代價慘重2582.第2582章第八百八十三章 移民問題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第1540章 形勢比人強3203.第3203章第七百九十二 尋找新目標第1601章 陰魂不散第3427章第1113章 救與不救2702.第2702章第1033章 激戰後龍溪第1980章第1532章 偷雞不成2985.第2985章第1780章 大局爲重第1962章第1649章 勸降3332.第3332章第373章 僵持的談判第131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3018.第3018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1090章 利益衝突第1870章 世子的使命2975.第2975章第七百四十五章 移民政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造訪巡檢司3415.第3415章2403.第2403章第3425章第1121章 老熟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戰利品第1530章 利益之爭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第197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