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6章

對此事最爲積極的,當然便是錢天敦的老搭檔陳一鑫了。

錢天敦南下之後,兩人雖然相隔萬里,但也還是保持着聯絡。陳一鑫很清楚錢天敦在奪取馬六甲北部的幾處島嶼之後,最需要什麼樣的支持。

錢天敦和特戰師當前的處境,跟二十年前他們剛進軍遼東時有些相像,急需引入大量漢人移民來完成對當地的開發,穩固海漢的統治。

但目前錢天敦所在的地方距離本土太遠,也並非傳統的漢人聚居地,想要大量引入漢人移民的難度可比當年的遼東大多了。

所以在上半年的伐明戰事開始之前,陳一鑫便已打定主意,要設法爲錢天敦佔下的新地盤送去一些漢人,特別是能幹重活的青壯勞力。

至於這些移民是戰俘、囚犯,還是別的什麼身份,那都不打緊,他知道只要把人送過,錢天敦自然會有辦法將其收拾得服服帖帖。

之所以要進金蘭港躲避風浪,並不是因爲船上移民出現了死傷,而是船隻受損後必須要進行維修,才能完成接下來金蘭港到星島這兩千多裡的航程。

即便如此,要完成這樣的海上長途移民輸送也絕非易事。從夏末開始的運輸任務,迄今已經執行了大約四個月左右,也還遠遠沒有完成陳一鑫所制定的輸送計劃。

錢少寶之前對此事略有所知,不過對於具體的移民運輸情況,卻也沒有掌握太多,正好趁着這個機會向邱志國瞭解一下。

唯一的問題,就是要把這麼多人從渤海灣附近運送至萬里外的馬六甲海峽,這已經大大超出了陳一鑫的能力範圍。

北海艦隊,以及山東和遼東兩地的船行,雖然有許多能夠用於運送移民的船隻,但這些船平日只來往於大陸沿海地區,水手也僅僅只熟悉近海海況,難以在南海這種陌生海域裡完成運輸任務。

雖然這樣的應對方式有點殘酷,但這本就不是該發善心的差事。這些移民並非從國內正規途徑招募而來,說得嚴重點全都是戴罪之身,能讓他們獲得去海外殖民地重獲新生的機會,就已經是執委會最仁慈的決定了。

“以前聽我父親說,早年間運往星島的移民,幾乎每一船都得有二三十人死在途中,抵達當地後因爲水土不服還得再損失一批人。最後能留下三分之二的活人,就算是相當不錯的情況了。”

而邱志國跟錢少寶在瞭解船上的情況之後,也就很有默契地沒有再提過讓船上的人員登岸休整的事。如果讓這些人上岸,還得另行安排部隊來守着,期間要是出了什麼麻煩,那都得金蘭港自行解決。倒不如就讓這些移民繼續在船上待着,向其供應食物和飲水也就是了。

爲了能夠最大效率地利用船舶運力,減少運輸費用,幾乎每一艘移民船的船艙都是被塞得滿滿當當,彷彿又回到了當年海漢初到登州,在芝罘島大量裝運難民到南方的情景。

畢竟在途中每多花一天時間,船行就得多供一天吃喝。一支移民船隊裝載的人員數量往往以千人計,每天消耗的物資還是相當多的,通過縮短航程時間省下來的這部分開銷就全是船行的利潤了。

要是不幸死在了轉運途中,那就是天註定,沒那個好命了。

剛纔與邱志國交談時,黎德昌一直沒怎麼插話,錢少寶也想聽聽他的意見,便詢問他對這些移民船的運作有什麼看法。

詹氏船行這四艘船上的移民都是在香港裝船,總計近兩千人之多。這麼多人塞在船艙裡漂洋過海,期間不斷會有各種傷病患出現,雖然每艘船都配了大夫,但也根本照顧不過來這麼多人,長途跋涉中難免會有人員的折損。

所以這些移民的輸送只能以分段運輸的方式的來完成,先從渤海灣附近的港口登船,運送至南方的舟山、漳州等大港,最遠也就能運到珠江口,然後再換南方的船往南海馬六甲方向送。

之後在對華北地區的軍事行動中,陳一鑫的部隊果然俘獲了多達五位數的明軍,以及大量的隨軍人員。如能將這些戰俘送到南海,必定能解決錢天敦所面臨的人口難題。

但對於承接運送任務的詹氏船行來說,途中死掉一些移民也沒什麼大不了,貨主也允許運輸過程中出現正常的“損耗”。

像這種正規船行所屬的移民船隊,一般都會在出發時儘可能準備好直航目的地所需的全部物資,途中如無意外就不會再停靠沿途港口了。

說話間又有人來稟報邱志國,需要他去協助登記這幾艘移民船的維修手續,邱志國只好向錢少寶和黎德昌告個罪,先去處理公務。

據邱志國介紹,幾乎每個月都會有一到兩支向南運送移民的船隊經過金蘭港,不過並不是每支船隊都會到這裡停泊補給。

黎德昌一臉平靜道:“現今承接這買賣的船行,基本都有成熟的運送移民方案,船跑得快,吃喝有保障,還配了隨船大夫,途中的人員損耗已經很少了。”

金蘭港也曾接到過一兩次轉運生意,都是因爲類似此次的情況,移民船因爲風浪受損嚴重,短期內無法修復,船東只能在金蘭港就地找船轉運移民去目的地。

他父親黎大貴在海漢奪取安不納島之後,就曾兼管過當地的民政和航運事務,因其出色表現被羅傑看中,後來才調去星島任職。

海漢早期向南海輸送移民的過程,黎大貴不僅是親歷者,而且還親手操作了其中的一部分,對於這中間的殘酷歷史自然再清楚不過。黎德昌自小就聽父親講述這些事情,因而在他看來,金蘭港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方式再正常不過。

錢少寶對這段歷史倒是挺感興趣,以前只是在文獻史料上看到過相關記載,便讓黎德昌詳細講一講,他所知的移民輸送歷史,以及星島大區目前的人口構成情況。

第1180章 變本加厲2553.第2553章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第116章 海外考察(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武器換人口3113.第3113章第1148章 登州府的反應第2334章第1929章3348.第3348章第1237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三十三章 當面試探2633.第2633章第1987章3069.第3069章第八百八十七章 三六九等第八百三十二章 謹慎的許心素2621.第2621章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切爲了慶典第2250章第九百零九章 順利推進第280章 構建陣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舉手之勞2796.第2796章第2014章第1583章 佔據主動第1282章 昌化縣第1660章 攻打馬尼拉(十)第37章 緊急情況3006.第3006章2809.第2809章2942.第2942章第2103章第1701章 疫情第1449章 戰報與國際關係第1888章 農業開發第285章 驅趕第七百七十四章 媒體的作用第1222章 星島現狀第1621章 瞭解加深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手(四)2449.第2449章2763.第2763章3002.第3002章第1809章 人口輸送第七百六十一章 利益之爭第六百八十章 中伏第1953章第1236章 集結點第145章 殺雞儆猴第1078章 進駐芝罘島第1998章第1887章 高雄見聞3357.第3357章2510.第2510章第1665章 攻打馬尼拉(十五)第2314章3091.第3091章2900.第2900章第22章 碰頭會(二)第1255章 眼見爲實第1267章 缺乏信任第358章 工程中的消耗品第1063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五十七章 弱肉強食第1536章 利益劃分3033.第3033章第2074章第1691章 壟斷經營第2267章第九百四十五章 實際利益第230章 人口結構與土地政策第2089章第1995章第1117章 內憂外困第七百八十一章2473.第2473章第1219章 野外遊樂第七百九十九章 喜憂參半2856.第2856章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1239章 戰事來臨第127章 擴招之爭第1553章 官商與皇商第1410章 狙擊小隊第1733章 站隊第1188章 知情人第2169章第1022章 先遣隊(三)第七百七十四章 媒體的作用2759.第2759章第七百一十八章 門檻第1261章 潛伏的套路第2123章第2096章第2269章第1324章 在劫難逃2710.第2710章第2125章第八百三十九章 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