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9章

今年年初海漢在馬六甲海峽北端發起軍事行動,以幾乎兵不血刃的方式,順利佔領了檳榔嶼、蘭卡威島、普吉島三處島嶼。但對於海漢來說,真正困難的階段並非出兵,而是佔領當地之後的開發建設過程。

哪怕海漢已經具備了極爲豐富的海外殖民地經營經驗,但要開發這幾處比較原始的島嶼,也還是面臨着很多實際困難。

目前的情形與星島草創時期有些相似,當地需要大量的物資和勞動力,而這些都只能依賴於外界通過航運輸入。

星島大區雖然已經進入到穩步發展的階段,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實力,但能給予新殖民地的支持力度仍然比較有限。特別是寶貴的青壯勞動力,這對於星島來說同樣是存在需求缺口的重要資源,很難優先供應給新殖民地。

錢少寶聽了之後,便順勢說起了自己在金蘭港逗留期間,見到了南下來星島的移民船隊。

錢少寶道:“如果北方可以提供足夠多的移民人口,那運力是不是就成了目前最主要的瓶頸?能不能再繼續增大航線上的運力?”

譚舉任應道:“小錢,道理是這樣沒錯,但真正制約我們的問題其實不是運力,而是運輸成本。”

“且不說普通移民的招募成本,我們就假設北方地區仍有大量的戰俘和難民需要送到海外安置,這些移民羣體不需要付出額外的招募費用,但我們仍然無法忽視高昂的運輸成本。”

“通過海路運送移民的成本,與運送普通貨物不可同日而語。移民在途中需要不斷消耗物資,裝運的人數也受到限制,甚至還需要在船上配備醫務人員和武裝護衛,所以實際運輸成本相當高。”

“同樣的航程,同等的重量,運送移民的費用至少是普通貨物的三倍以上!對船行來說,經過了多年的磨合,移民在船上每一天的消耗都已經降到了維生的最低程度,這個費用幾乎是固定的,也並不會因爲航線運力的增加而大幅減少。整個航程越長,運輸成本就越高!。”

“除此之外,如果有大批移民集中到埠,也需要進行大量的安置工作。一個月運來一兩千人,跟一個月運來一兩萬人,給地方上的民政部門帶來的壓力是完全不一樣的。以那幾個島目前的條件,還真沒法在短時間內接收安置大批移民。”

錢少寶聽了譚舉任的解釋說明,才意識到自己對於航運和移民事務的認識還是太粗淺了,連忙向譚舉任表示對其指點的感謝。

譚舉任道:“你久在軍中,對於這些俗務不夠了解也是難免。既然接下來要在星島休整幾日,我看不如趁着這時間,參觀一下本地的航運和民政部門。”

譚舉任開口相邀,錢少寶也不敢推辭,連忙答應下來。譚舉任隨即便吩咐譚天磊負責安排行程,讓他帶着錢少寶和黎德昌四處轉轉,多瞭解一下本地官府機構的日常運轉情況。

這晚錢少寶被安置在專門接待官員的行館,而黎德昌自然是回家與家人團聚去了。

翌日,譚天磊果然一大早便來了錢少寶所住的行館,黎德昌也與其一同出現。這兩人從小在星島一起長大,在錢少寶面前,黎德昌顯然也沒把自己當做外來客,而是以主人自居。

他們去的第一站,便是距離行館不遠的港口。昨天在到港時,錢少寶也算走馬觀花地看到了港口的一部分區域。不過今天有譚天磊作陪,他也得以從對方口中更多地瞭解到本地港口建設和貿易往來的情況。

從星島初建時算起,迄今星島港已經完成了了七個階段的工程建設,現有包括一個軍用港口在內的七個港區,四十多個碼頭,大小泊位超過三百個。

而港口各種使用蒸汽動力的吊裝、運輸設施,則是全部在國內製造然後運過來完成安裝,其成本可想而知。

譚天磊不無驕傲地告訴錢少寶,單就已建成的港區面積而言,星島甚至已經超過了三亞,而且還在繼續擴建之中。

按照星島管委會制定的長遠規劃,星島南側海岸的西半部分,在未來將會全部建設成爲港口,預計整個港區的海岸線長度將會達到五十里左右,這無疑是一個極爲驚人的數字。

錢少寶也聽得咋舌不已,他在來到星島之前,所見到過的最大的港口,大概要數舟山定海港,港區海岸線的長度超過十里,那就已經是他認知中的超級大港了。他實在無法想象,幅員達五十里的港區會是什麼樣的景象。

星島並沒有條件優越的天然海灣,只是這裡正好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東南端出入口,所以纔有成爲區域大港的潛力。

當然真正有實力開發這個地方,並將其建設成區域貿易中心,大概也只有海漢才能辦到了。光是持續二十年不斷擴大港區這一項,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就難以估量。

不過從港口停靠的各國商船數量來看,現在應該是已經進入到回報期了。

在參觀完港口之後,譚天磊又帶路去了附近的貿易區。在這裡除了海漢商家開設的大小商館之外,還有南海地區諸多國家在星島設立的商業機構。

亞齊、柔佛、萬丹、霹靂、日惹、吉打、雪蘭莪、登嘉樓、吉蘭丹、北大年……光是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的國家所開設的商館商棧,就已經佔了足足一條街。

街道上身着各種奇裝異服的外國人士絡繹不絕,反倒是漢人成了少數,與本地的實際歸屬有一種微妙的錯落感。

“這個貿易區大概有超過三十個國家的商業機構,只要是三亞有的商品,我們這裡基本上都有。三亞沒有的,我們這裡也有!”

譚天磊的介紹,讓黎德昌也頗感臉上有光,而錢少寶則是吃驚於這裡的商業規模竟然如此之大。

譚天磊繼續說道:“我知道國內都以爲星島這附近都是蠻荒之地,沒什麼經濟價值,但實際上很多人都錯了,這裡一直很有潛力,只是唯有我們才能讓這地方發揮作用罷了。”

“按我父親的說法,只要由我國一直經營下去,星島的港口就是個大大的聚寶盆,僅此一項,就可以讓這樣的繁榮景象持續好幾百年!”

3075.第3075章第2047章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學員兵第1111章 兩棲作戰第1843章 新崗位第1217章 野外環境第1830章 迎頭痛擊第1448章 伏擊第八百七十二章 白刃戰第1145章 進退維谷第2362章2867.第2867章第1643章 天公不作美第2172章第139章 海外拓殖行動開始第1614章 經濟動力2916.第2916章2995.第2995章3041.第3041章第八百四十二章 帶路黨第1151章 重返長山羣島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2604.第2604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探子黎大貴第2101章第1414章 伏殺第1157章 實際的考慮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第1867章 項目拖延第八百八十八章 許逸的新工作第1482章 利益至上第1287章 工業社會的門檻第七百零六章 叛逃者的下場第2137章第1815張 誰更快第1411章 雪原遊弋2891.第2891章第1001章 開國慶典(一)第308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八百四十七章 弱勢一方3073.第3073章第八百四十八章 開門投降第七百零三章 前輩的故事第66章 火炮(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286章 截擊第七百章 聯合行動第2009章第2191章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作開發2534.第2534章第2159章第157章 誰主誰客第1891章 貿易港第351章 戰亂之後2619.第2619章3268.第3268章第九百三十四章 權衡利弊第49章 海漢第374章 反射弧略長第七百七十九章 公捕公判第1843章 新崗位2768.第2768章第1382章 新任務2855.第2855章第五百零九章 行動方案第1827章 接連受挫3213.第3213章第2000章第九百六十一章 追查第2108章3097.第3097章3134.第3134章2884.第2884章2443.第2443章第1027章 希望油田(一)第1980章第1922章第1307章 平衡點第九百一十一章 飛雷炮第2275章第63章 第六十三 火炮(二)第1774章 人情往來第202章 產能與市場3097.第3097章3006.第3006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第2014章第2111章2892.第2892章2459.第2459章第六百一十九章 南日島之戰(六)2531.第2531章第1513章 三方會談第七百五十章 前進的方向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2757.第2757章2391.第2391章第1135章 剿匪務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