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錢少寶親眼見到星島港的繁榮景象後,意識到之前從文獻和傳聞中瞭解的星島並非真實全貌,這裡可不是什麼蠻荒之地,分明是一處建設標準極高的貿易港。

當然他所獲知的那些信息也並不是憑空捏造,只是記錄和傳播這些信息的人,大概根本想不到星島這種地處偏遠的海外殖民地,會以日新月異的速度不斷進化,由“流放之地”變成了海貿重鎮。

港口的泊位上,除了在國內港口能夠見到的傳統福船、廣船,官營船廠建造的海漢式帆船之外,還有許多來自西方的克拉克帆船、蓋倫船,以及用斜桁張開巨大三角帆的阿拉伯帆船。

僅從視野中所見到的船隻數量來看,錢少寶就可以下判斷,這裡的港口貨物吞吐量恐怕不會比海南島的幾個大港遜色多少。

由此帶給星島大區的財政收入,想必也十分可觀,難怪現在星島大區有底氣以優厚待遇在國內大舉招募人才,還開始大批建造戰船擴充海軍編制。

錢黎二人所乘的這艘公務船顯然不是第一次來星島了,船老大輕車熟路地將船泊入到了一處比較空的碼頭。黎德昌向錢少寶介紹,這個擁有十幾個泊位的碼頭是官府專屬,平時僅允許往來星島的官船靠泊,所以一般也不用排隊等候泊位。

此時碼頭上已有一隊人馬候着,看樣子是專門迎接他們的到來。

他們從金蘭港啓程時,就已用電報通知了星島這邊,想來應該是本地官府提前做了安排。

黎德昌打頭走在前面,舷梯下到一半,他突然加快了腳步,一路小跑到了碼頭上,然後在迎接隊伍前雙膝跪地。

錢少寶這時注意到,黎德昌所跪之人乃是一名頭髮花白的老者,面目與他依稀有些相似,想來應該就是其父黎大貴了。

雖說海漢不提倡跪拜禮,但那是指上下級和官民之間。至於家族後輩向先輩跪拜叩頭,那是民間習俗,倒是沒什麼忌諱。

黎大貴今天當然不是以情報官員的身份來的,他會出現在這裡的唯一原因,就是迎接闊別星島已久的黎德昌迴歸。

錢少寶見此情形,故意放慢了腳步,好讓黎家父子能有一會兒平復情緒的時間。

待他走到碼頭上,父子倆已經結束了簡短的交談,黎大貴主動走上前來,伸手與錢少寶相握,歡迎他的到來。

錢少寶注意到黎大貴眼中尚有淚光,不管以前他是懷着何種心情將黎德昌送去三亞,但對於兒子終於能回到自己身邊,顯然是十分欣喜。

“羅傑大人已經設下宴席,給你們接風洗塵,錢少校,趕緊上車吧!”

黎大貴的催促讓錢少寶吃了一驚,羅傑雖與自己父親是合作伙伴,但爲了迎接自己這個後輩抵達星島而專門設宴款待,這是不是太過隆重了點?

他旋即安慰自己,或許只是安排了一場家宴,並非自己所以爲的大場面。

然而去到羅傑府邸後,錢少寶才發現,這個接風宴的規格比自己想象的還要更高一些。羅傑和譚舉任一武一文兩名高官都來了,此外治安官韓正山,陸九師師長阮富,星島傭兵團指揮官杜魯等本地高官十餘人也到場作陪。

毫不誇張地說,就算是執委會的高官來了星島,接待陣容大概也就是這個水平了。

黎德昌的身份顯然還夠不上如此規格的接待活動,這場接風宴的中心人物毫無疑問是錢少寶。

錢少寶過往當然也見過不少海漢高官,不過通常都是跟在父親錢天敦身後充當配角。而今天這樣的場合,自己居然成了主角,這讓他不禁有些拘謹。

羅傑和譚舉任倒也沒表現出特別的熱情,只是大致過問了一下,他們在途中遇到惡劣海況的遭遇。

錢少寶也不敢有所隱瞞,便將來時在海上遇到風暴,不得不去金蘭港暫避了幾日的情況,詳細講述了一遍。

羅傑聽完後道:“還好你們及時躲避,昨天接到金蘭港那邊發來的通報,在你們遇到的那場風暴中失蹤了兩艘商船,前幾天纔在附近海岸找到船隻殘骸,估計有七八十號人葬身大海了。”

錢少寶聞言也有些愕然,但他也知道海難這種事在所難免,而且事後根本難以及時搜救,往往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纔會發現船隻在航程中失蹤。

像這種數日之後能在附近海域發現殘骸的情況,已經算是比較少有了。更多在海上失蹤的船隻根本不知去向,連是不是遭遇了海難都無從查證。

羅傑繼續說道:“你們先在星島休整幾日,好好調養一下身體。到時候我另外安排一艘大船,送你們去普吉島那邊。”

錢少寶連忙謝過,順勢便問起了普吉島那邊的現狀。

羅傑一擡手,將坐在另一桌的副官譚天磊招了過來:“他這個月押運了一批物資去普吉島,前幾天剛回來,你想知道的都可以問他。”

剛纔入席時羅傑介紹過在場衆人身份,錢少寶知道他這位年輕副官就是譚舉任的兒子,當下也不敢怠慢,連忙道聲辛苦,又把自己的問題重複了一遍。

譚天磊開門見山道:“要說普吉島的現狀,我認爲可以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缺’,缺勞力、缺物資、缺經費,什麼都缺!”

“當地幾乎沒有任何產業,在我們去之前,那裡連像樣的農業開發都沒有。今天春天錢將軍帶着部隊開墾了一些農田,種了一季水稻,但收穫的糧食還遠遠不夠實現自給自足。”

“絕大部分的生活物資,暫時都只能從星島這邊運過去,少部分可以從鄰近的暹羅、亞齊、吉打等國採購。”

“這一年輸送至普吉島、蘭卡威島、檳榔嶼三地的移民,總計大約在五千人上下,其中超過一半都是送到了普吉島。但目前的人口規模,還遠遠不夠在當地實施大規模的基建工程和農業開發。”

“按照我們的預計,至少要等到一兩年之後,當地農業逐步發展起來,擺脫農產品的對外依賴之後,情況纔會有所好轉。”

第1061章 計劃變更第1836章 截殺清軍第186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九百八十四章 待價而沽第七百七十二章 官方喉舌第七百三十六章 瞌睡遇枕頭第1351章 罪魁禍首第七百零四章 作戰籌備會2667.第2667章第319章 教育說明會第196章 廣州城2394.第2394章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第2226章第2010章第七百六十三章 壓力山大第1157章 實際的考慮第2180章3368.第3368章第239章 勝利港造船廠(四)第七百五十一章 野外軍訓第六百四十三章 利益之爭第1409章 以戰代練第1172章 事件發酵2464.第2464章第1031章 希望油田(五)第2121章第八百三十六章 樂清第1074章 準備就緒第145章 殺雞儆猴第2100章2771.第2771章3213.第3213章第1764章 武力展示(六)第2013章第2202章第1754章 爲難之處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合情理的手段第2068章第2024章第2166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日島之戰(二)2546.第2546章2819.第2819章第1997章第九百零五章 臺北建設第四百二十一章 誰當家3142.第3142章2819.第2819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力艦下水第323章 軍官進修班第1656章 攻打馬尼拉(六)2961.第2961章第2056章第2277章第1188章 知情人第310章 海漢軍工的新起點2465.第2465章四百一十四章 入職考評第1339章 意想不到2771.第2771章2719.第2719章3106.第3106章第50章 考察(一)3118.第3118章第1917章 利益使然第186章 關於開設青樓的種種麻煩2482.第2482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造訪巡檢司3313.第3313章第1539章 一唱一和第350章 洗劫會安2534.第2534章第1327章 不識時務第1683章 妥協第45章 談條件(二)第125章 戰爭販子2958.第2958章第385章 可疑對象2554.第2554章第243章 紡織產業規劃3351.第3351章第1526章 背景深厚第1178章 捂蓋子第1506章 合作與結盟第199章 駐廣辦的工作規劃第1942章第六百四十章 局勢惡化第2173章第1272章 無法成事2819.第2819章第2053章第1786章 惹不起第1556章 建交之後2721.第2721章第1182章 停戰協議第1815張 誰更快第1579章 使館第八百七十九章 舟山招商會(四)第1898章 隆重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