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0.第2650章

第2650章

朱子安聞言恍然大悟,心道自己怎麼把這一茬給忘了。這樣的規制其實並不新鮮,德王一脈作爲分封到地方上的藩王,也同樣要遵守類似的規矩,王府建築、出入儀仗、甚至連個人着裝,都有相應的標準,不可隨意逾矩。

而朝鮮作爲藩國,遵循這樣的標準也是理所當然。從江華島行宮的建築規模來看,他們倒是很守規矩,並沒有因爲天高皇帝遠就將這些禁忌拋諸腦後。只是朝鮮人不甘寂寞,嘗試在屋頂的設計上動手腳,所以纔會有了這些外形不太協調的建築。

逛完建築規模不算太大的行宮,一行人接着去了位於江華島東岸的軍事要塞甲串墩,這裡也島上爲數不多的軍事設施之一。

金尚久很熱情地對訪客們介紹這裡的歷史沿革:“此地是江華島的關門,同時也是守衛漢江口的要塞,已經沿用數百年……據史料記載,四百年前與蒙古國開戰期間,這裡便曾是前沿陣地!”

不過當年在江華島修築甲串墩要塞,跟蒙古人作戰的可並非此時的朝鮮國,而是已經被其推翻的高麗王朝。只是石成武等人即便知道這段歷史,也不會當面戳破金尚久,任他繼續吹噓本朝的文治武功。

但如果站在專業的角度來看,使團中的幾名年輕軍官大概都會給這處要塞一個不及格的評價。

所謂的甲串墩要塞,不過是在島岸附近的高地上,用磚石砌了一圈矮牆,設置了數個炮位,讓守軍能利用火炮封鎖江華島與陸地之間的狹窄水道。

這種防禦工事用來應付倭寇之類的民間武裝或許問題不大,可一旦對手採取登陸圍攻的方案,那這四面透風的炮臺大概只能守個寂寞了。更別說海漢這種擁有強大火力的艦隊,即便在海上與這要塞對轟也毫不吃虧。從實戰的角度出發,這個要塞的象徵意義要遠遠大過了實際的軍事價值。

朱子安則是一眼就注意到了部署在此的數門岸防炮,炮管前細後粗,後端直徑約莫有一尺,炮身長有八尺,裝在一個可以活動的炮架上,炮口正對着護牆上的垛口。在他的印象中,如此之大的火炮,以前在濟南城的城牆上似乎也不多見。

朱子安不聲不響地踱步到火炮面前,探頭一看,果然在炮身上看到了“海漢國田獨兵工廠製造”的鏨刻字樣,後面還有一串他看不懂的海漢數字,想來應該是這門火炮的編號了。很顯然這並不是朝鮮國自行製造出來的武器,而是通過某些途徑從海漢得來。

金尚久還在繼續介紹:“……要塞裝備六大十二小,共計十八門火炮,都是從貴國採購。操作這些炮的炮手,全部送到舟山接受了半年訓練,個個都有一身可靠的本事!”

王安國笑道:“金大人,如今貴國周邊海疆安靖,哪還會有海上來犯之敵,依我看這些火炮,理應部署到北方邊境纔是。”

朝鮮與北方的滿清已是幾十年的宿敵,在此期間朝鮮幾度險些亡國,若不是海漢出手相助,如今早就沒了朝鮮國的存在。滿清雖然已經向海漢投降認栽,但其領地仍與朝鮮接壤,理論上仍有風險存在,王安國的建議也有道理。

金尚久卻臉上微微變色,壓低了聲音應道:“這漢江口……還是得好好守住才行,說不得什麼時候會出狀況。”

王安國一愣,旋即明白了金尚久的弦外之音。這修築在漢江口的炮臺可不僅僅只是用來展示兩國的軍事合作成果而已,而是的確擔負着一定的軍事職能。但其防禦的對象可能不是倭寇或者滿清,而是北邊的同胞。

在朝鮮王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不管是日本倭寇還是滿清鐵騎,這些遠比朝鮮強大的對手哪怕將其逼到了滅國的邊緣,最終都並未掀翻當時的統治者。而真正讓朝鮮的歷代統治者心驚膽戰的危機,卻是屢見不鮮的宮廷政變。僅在這江華島上,就至少囚禁過兩任被推翻後流放的君主。

如今海漢在北邊扶持了一個所謂的小朝廷,分治北方三道,在其轄區內不但有儲量豐富的煤鐵等礦藏,而且還有海漢援建的諸多初級工業設施,具備了一定的軍工製造能力。

作爲朝鮮國王,李凒當然不可能對潛在的風險視而不見,他明白自己在北方執政的那位兄弟,隨時都有可能發起一場旨在推翻自己統治的政變。退一萬步說,即便李淏不想這麼做,但如果海漢人覺得有必要,也隨時可能會轉而全力支持李淏來取代自己。

李凒當然沒法抵抗海漢的軍事手段,但至少要盡力防住來自國內的襲擊。像江華島這樣的關鍵位置,完全有必要部署一些防禦手段,防範假想敵從漢江攻入京畿地區。

只是礙於種種現實原因,其中也包括對海漢的忌憚,李凒不便在江華島大規模修築軍事設施並駐紮重兵,最終就只是以軍事合作的名義,在江華島保留了甲串墩這個要塞,這樣至少能在必要的時候對漢江航道起到一定的封鎖效果。

金尚久是李凒提拔起來的官員,他的立場自然也是站在國王這邊,對於甲串墩要塞存在的意義,他也是一清二楚,只是不便當着這些海漢官員的麪點明。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他故意爲之,看看能否有機會爲國王爭取到這些年輕官員的支持,哪怕只是表個態也好。

但使團裡的這些年輕人全是高官子弟,對於海漢在朝鮮的種種措施有所瞭解,自然不會輕易選邊站。王安國雖然聽懂了金尚久的弦外之音,卻對此沒有作出任何迴應,而是將話題轉開,詢問甲串墩的佈防和訓練情況。

據金尚久介紹,甲串墩駐紮有炮兵三百人,其中曾到舟山受訓的精英炮手有四十八人。這三百人日常是分作三班,每日輪值駐守炮臺。另有步兵、弓兵、火槍兵、水兵、雜役等千餘人,便是駐守甲串墩的全部人馬了。

(本章完)

第五百九十一章 解決方案3040.第3040章2398.第2398章第3422章2684.第2684章3118.第3118章2783.第2783章第1019章 實際困難第九百零五章 臺北建設第1023章 先遣隊(四)2606.第2606章第42章 圍捕第72章 重訪故地第四百四十三章 由擴軍所引出的問題第八百七十七章 舟山招商會(二)2490.第2490章第2277章第1405章 控制疫情2510.第2510章第324章 進修生的軍訓安排2621.第2621章2477.第2477章2780.第2780章2411.第2411章第九百七十九章 不一樣的儋州第326章 開發與拆遷(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交手(七)第六百零七章 被選中的人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第1999章第357章 三亞港的新客人3080.第3080章第2135章第2258章第1683章 妥協第2026章第七百六十五章 打狗港第2318章第2353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顧凱答疑第1194章 委曲求全第1739章 海外招商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第139章 海外拓殖行動開始第1720章 通過考驗第2229章第1609章 初來乍到第六百零九章 刺殺案的影響2539.第2539章第1090章 利益衝突第四百九十三章 打探消息第九百五十六章 先下手爲強2601.第2601章2931.第2931章3103.第3103章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2279章第2066章第1140章 長遠打算第1171章 古怪的火災2878.第2878章第1193章 婚嫁之事第1502章 逆流而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性能與戰術第2031章第2366章3341.第3341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又吃又拿第1214章 抵達安不納第2131章3078.第3078章第311章 合股造船2701.第2701章第2128章第2236章第346章 葡萄牙人的擔憂2746.第2746章第1714章 見習期2718.第2718章第124章 人道主義救援2521.第2521章第394章 受降第六百七十三章 變相軟禁2493.第2493章第1646章 戰術的選擇第399章 勝利凱旋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方態度第1033章 激戰後龍溪第1057章 應對乏術第五百一十八章 說服王尊德2499.第2499章第121章 海外考察(八)2428.第2428章3101.第3101章2759.第2759章2814.第2814章2382.第2382章第2197章2385.第2385章第23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