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2.第2652章

第2652章

李凒在海漢留學的時間不算太長,但也算是受過正統的海漢教育,跟海漢高層人物作過多次深入交流,所以他對海漢的行事風格和政治手段都算是有所瞭解,否則當年也不會被海漢選爲王位繼承人了。

如果朱子安的身份是真,那海漢的這個安排就很有意味了。一位大明皇家子弟轉換陣營爲海漢效力,這裡面的政治味道實在太濃厚,讓人很難不去細想其中內情。

對於朱子安投效海漢這件事,李凒可不相信這是什麼機緣巧合促成的局面,海漢人做事的目的性極強,絕不會因爲臨時起意就把朱子安調到使團中任職。他認爲朱子安會在東海大區的鄉試中奪魁,性質其實是跟海漢當年安排自己到三亞留學一樣,都是爲了接下來的深度合作鋪路而已。

李凒無法猜測海漢會給朱子安安排怎樣的一條路,但既然已經讓他當了東海大區的鄉試解元,那朱子安在海漢的仕途就決計不會止步於使團文書這種級別的職位。

至於爲什麼讓朱子安參加出使朝鮮的活動,李凒倒是看得比較明白,海漢的目的應該是要藉此讓朝鮮國內的親明派認清形勢,徹底放棄對大明殘餘勢力的幻想。

過去二百年來,朝鮮歷任國王都要在接受大明的冊封之後纔算正式登基,而朝鮮國也一直作爲大明的藩國存在,對大明的仰望和服從早已刻進了骨子裡。雖然李凒作爲第一個由海漢認證而非大明冊封的朝鮮國王,對大明早就沒有了先人那樣的崇拜感,但他知道國內仍有許多人習慣性地以大明爲尊,對於改換門庭奉海漢爲主仍然頗有微詞。

海漢成爲朝鮮宗主國之後的十多年間,一直在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對朝鮮進行滲透,但也尚未徹底消除大明對朝鮮造成深厚影響,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一部分人心中依然存在。

哪怕大明的崇禎皇帝在一年前已經發布詔書,宣佈將向海漢國逐步移交天下的統治權,但也還有很多朝鮮人認爲這只是一時之困,等大明緩過氣來之後,應當還是有與海漢一爭高下的實力。

雖然李凒知道大明翻盤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但他也無法說服所有人同意自己的看法。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要麼通過長時間的潛移默化來慢慢轉變人們的思想,要麼就得等待某一時刻出現足以撼動人心的突發狀況。

而朱子安的突然出現,應該就是屬於後一種情況。

儘管有關朱子安的情況在朝鮮國內還沒傳開消息,但李凒毫不懷疑海漢人已經做了相應的安排,或許兩三天之內,有關這位朱大人的種種傳聞就會充斥漢城的街頭巷尾,成爲近期最熱門的話題。

在與朝鮮君臣見禮完畢之後,終於是輪到了海漢派駐漢城的文武官員。早在十幾年前兩國正式建交之後,海漢便在漢城設立了外交使館,負責溝通兩國間的各種事宜。

由於兩國間特殊的雙邊關係,使館的職責除了外交之外,同時也代表執委會分管所有與海漢相關的事務,甚至臨時調動駐朝軍事力量,職權可謂極大。就算是北邊的大同江基地和鳳林大君李淏的小朝廷,也同樣要聽命於位於漢城的海漢使館。

也正是因爲如此,駐朝負責人的地位極爲尊崇,幾乎可與朝鮮國王平起平坐。當然能出任這個職位的官員,自然也必須百分百得到執委會的信任才行。

這個如同朝鮮總督一般的職位,設立以來已歷經三任,前兩任分別是由錢天敦和王湯姆兼任擔當。這兩人位高權重,麾下各自都率有重兵,有資歷有實力,絕對當得起這個職位。

不過前幾年遼東方向逐漸平定下來之後,錢天敦就率部回了南方,而三年前王湯姆也遠赴北美開闢新殖民地,這個位子自然也是要換人了。

此時雖然還有數位穿越者出身的高官在長江以北地區任職,但大多對朝鮮國的狀況不是特別熟悉,執委會本想按照舊例,安排陳一鑫兼任。但因爲在朝鮮實施南北分治的原因,如果讓他出任,難免會造成南北失衡。考慮再三之後,執委會將這個執委會交給了常年駐留漢城的符力。

早年在警察司任職的符力可以算得上是海漢的初代歸化籍官員,而且頗受執委會重用,二十出頭就已經出任警察司特別行動處處長,前途一片光明。

但他後來因爲在穿越行動十週年慶祝活動的安保工作中出了紕漏,險些釀成大禍,便被執委會外放到朝鮮大同江基地,主管治安工作。後來又調任至漢城使館,接下來的十多年間便斷斷續續一直從事與朝鮮相關的工作。

這十多年倒也沒白熬,在同級別的官員中,沒有人能比符力更瞭解朝鮮的狀況,在得到這個官位的過程中,幾乎沒有能與他競爭的對手存在。這一朝出頭,他便一步登天,成爲了權勢熏天的一方大員。

而此時的符力早就不復當年的青澀模樣,已經是四十多歲的成熟中年人,言談舉止也看不出還留有任何黎族山民的痕跡。唯一沒有太大變化的是他黝黑的膚色,即便到北方生活了這麼多年,也並沒有變得白皙多少。

使團帶隊的石成武出生的時候,符力就已經滿二十歲了,即便年紀最大的哈建義和白樂童,也要比符力小了十八歲之多。但符力當年是穿越衆共同帶出來的學徒,與石成武等人的父輩有師徒之誼,如果按輩分來算,他其實只是這幫年輕人的師兄而已。

不過石成武等人顯然也很清楚符力的資歷地位,與他相見時可不敢有絲毫託大,老老實實地執晚輩之禮。

符力在這些年輕人面前也沒什麼架子,笑着說道:“漢城這地方,其實跟國內的城市沒有太大區別,相信你們很快就能適應。”

(本章完)

3157.第3157章2813.第2813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損耗品2515.第2515章3302.第3302章第325章 開發大萬山島2466.第2466章第八百九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1534章 地方割據3254.第3254章第1537章 各取所需第1086章 外勤隊2565.第2565章第1748章 就算看破也無奈2781.第2781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走訪民情第四百零四章 偶遇故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詹貴買船第1474章 投資與開發2946.第2946章2920.第2920章第1353章 內部溝通第1327章 不識時務2803.第2803章第1278章 甘蔗產業2903.第2903章2566.第2566章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1887章 高雄見聞第1823章 大同江防線第1077章 芝罘灣第五百四十章 繼續南下3306.第3306章第1962章2646.第2646章2590.第2590章第七百五十九章 荷蘭使者第八百七十八章 舟山招商會(三)第1603章 商業談判2511.第2511章第22章 碰頭會(二)第395章 兵臨內城2443.第2443章第2186章2794.第2794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照葫蘆畫瓢2427.第2427章第2329章第1332章 令人絕望第1083章 初來乍到第1784章 絆腳石第九百二十二章 安不納島2606.第2606章3169.第3169章第1296章 新式火炮第六百五十八章 局勢走向3259.第3259章3294.第3294章2881.第2881章第2290章第1576章 破釜沉舟3371.第3371章2433.第2433章第266章 軍援條件第313章 頂替2769.第2769章2469.第2469章第1690章 利益同盟2911.第2911章2411.第2411章第1617章 收集情報2492.第2492章第2115章第1664章 攻打馬尼拉(十四)第2227章第1555章 硬撐到底第九百五十五章 接頭第六百三十一章 淡美蘭羣島第3441章第1512章 炫耀武力第2149章第六百六十三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179章第5章 籌備進行時(一)2953.第2953章第2039章3052.第3052章第1762章 武力展示(四)第1173章 輿論陣地第2072章3175.第3175章第六百七十九章 參觀石碌第1581章 騙局第1476章 東江移民區3130.第3130章3026.第3026章第九百一十章 終結十八芝3337.第3337章第2206章第六百七十五章 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