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2.第2482章

第2482章

對於星島殖民區在石油項目的開發過程中所使出的一些“小動作”,執委會也並非毫無察覺,安全部和軍情局在各個海外殖民區都有自己的情報來源,當地的情況並沒有多少能瞞得過他們的耳目。

但執委會也並不會輕易介入這類由海外殖民地自行主導的開發項目,去阻止某些高級官員從中獲利。如果缺乏個人利益的驅動,那恐怕大部分地區的開發進度都會長期停滯不前,讓主持工作的官員適度獲利,這些地區的開發建設才能得以順利推進。

更何況田葉友是穿越集團中絕無僅有的礦業專家,只有他具備了相應的專業知識,能組織和管理新礦藏的開採工作。海漢國曆年來開發的所有礦藏,全都離不開田葉友的參與,他這些年來爲海漢所創造的價值,已經很難單純地用金錢數目來衡量。

不管田葉友現在是想通過主持工程撈錢養家也好,爲子女打通關節提前鋪路也罷,只要他還在爲國效力,執委會就不會去追究這些細枝末節的問題。相較於田葉友對國家所作出的貢獻,這些小事簡直就不值一提。

而對於星島殖民區在此間扮演的角色,執委會也同樣心知肚明。其實海外殖民區自行主導開發建設工業項目,在海漢並不是什麼稀罕事,相關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海漢開闢的第一個海外殖民區,便是以煤礦開採爲主業的黑土港。

擁有礦產項目的殖民區,在發展條件方面就擁有了天然的優勢,黑土港和山東登州便是這方面的代表。缺乏這種天然條件的地區,便只能從其他方面想辦法尋求發展契機,比如像早年間的香港、舟山那樣藉助特殊的地理位置,將當地發展方向定位爲國際貿易港,又或是效仿高雄殖民區,大力發展種植業和農業深加工。

但星島殖民區直到開發杜邁油田項目之前,都沒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定位和發展方向。當地雖然地處海上要衝,但這個時代該地區的通航規模還遠遠達不到養活一個大型貿易港的水平。至於農業開發,因爲當地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環境與東亞大陸截然不同,加之移民狀況一直不甚理想,所以也沒有取得顯著的成效。

進入四零年代後,南海的戰事漸少,星島殖民區雖然也組織了幾波向外拓展疆域的行動,但並沒能爲其爭取到執委會的關注。在這個時期執委會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消化從大明吞併而來的大陸南方沿海地區,也顧不得遙遠的南海邊陲了。

說一千道一萬,星島殖民區沒有盈利的能力,甚至還得長期依賴於國家提供的資金來補貼消耗,維持官府體系運轉,這樣自然無法受到執委會的重視。而且星島殖民區歷年來作爲海漢的苦刑犯放逐之地,有一些部門也並不想主動去改變當地的這個特殊職能定位。

現在星島殖民區自行設法開發了杜邁油田項目,對於海漢以及當地的工業化進程肯定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執委會自然是樂見其成。至於星島官方在這個項目中佔據了較多的股份,今後利用經營所得的利潤來發展當地,這些做法也都是在執委會認可的範圍之內。

當然星島殖民區想要在軍事領域採取一些求變的措施,特別是擴編、換裝之類的行動,都需要得到執委會和國防部的雙重審覈,並不是當地能自籌軍費就可以達成的目標。羅傑接下來想要大刀闊斧地擴軍整編,更新軍備,並且得到三亞的認可,那他首先得爲此找到一個合理的原因才行——比如說保護杜邁地區的石化產業。

保護海漢所屬的產業或人員,是海漢這些年在海外動用軍事手段時最爲常見的理由之一。而海外殖民區也會使用這樣的理由,向執委會和國防部提出一些特別的申請。

例如海漢在山東登州福山縣開發當地銅礦期間,爲了保證礦場的正常生產,執委會便特批了陳一鑫在當地組建一個步兵營,專門負責保護福山銅礦生產區的安全。幾年後海漢在登州招遠縣開發金礦,陳一鑫也是如法炮製,以保護金礦生產爲由,在當地對駐軍實施了擴編。

當然這些被海漢實施“武力保護”的資源地,自然就順勢划進了海漢的版圖,不會再回到原本的主人手中。所以對於海漢有意進行吞併的地區,執委會一般都會同意海外將領們的申請,甚至有時候會主動授意他們出兵,對目標地區實施佔領。

羅傑能不能實現的他的擴軍規劃,一定程度上就得看他接下來是否能找到有價值的行動目標了。

不過對海漢執委會來說,不管有沒有杜邁油田項目的誕生,南海在近期都不會是關注的焦點。東亞大陸的局勢走向,是海漢今後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是否能夠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現在執委會掌權的這幫人大多已經五六十歲上下,他們必須得考慮自己撒手之後,留給下一代執政者的將是一個怎樣的局面。

穿越前所設想的種種宏圖霸業,到了這個世界之後才慢慢發現要實現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如果只是單純使用軍事手段打敗東亞地區的對手,目前海漢已經擁有足夠的實力去實現這樣的目標,但要佔領天下,興建一個強大的東方帝國,對執政者們來說仍是有些力有不逮。

光是目前從大明吞併而來的福廣地區,對海漢來說就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進行消化。穿越集團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爲官治理地方的經歷,對很多人來說當個縣長或者市長就已經是能力上限,在海南島之外的地區,就不得不依賴於大明培養的官僚體系來繼續治理地方。

如果海漢要繼續在東亞大陸上吞併更多的地區,從軍事角度來說的確可以實現,但如何治理卻是擺在執委會面前的一大難題。無法在佔領區內貫徹海漢的制度,以工業文明國家的方式施政,那也僅僅只是在名義上統治了這些地方而已,非但達不到執委會的意圖,反而會因此降低治理國家的效率。

(本章完)

第九百九十九章 機構調整3045.第3045章3319.第3319章第1178章 捂蓋子第1372章 回撤3372.第3372章2770.第2770章第186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148章 配套產業第八百二十九章 軍火貿易與對外政策3180.第3180章2730.第2730章第312章 各路到齊第2232章第1717章 殺雞儆猴2896.第2896章第1066章 屈服第1072章 被人惦記3127.第3127章3201.第3201章3202.第3202章第1056章 廖訓的算計第七百七十九章 公捕公判3216.第3216章第104章 中西對比第七百七十七章 優勢巨大第八百五十五章 準備開戰第1333章 隱患人物第八百七十三章 代價慘重3312.第3312章第2239章第2070章2484.第2484章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一桶金第158章 童子軍第九百四十五章 實際利益第1818章 構築基地2616.第2616章2691.第2691章第2325章第九百一十八章 歸仁港第1742章 買買買第91章 錦衣衛(二)2746.第2746章第1854章 支持對象3389.第3389章第1489章 漢軍旗2369.第2369章第63章 第六十三 火炮(二)第1909章 境遇差異2973.第2973章3033.第3033章第七百五十三章 開荒屯墾2481.第2481章2887.第2887章第七百三十三章 反轉的局勢第1954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喜發佈第1425章 大戰將至第1720章 通過考驗3166.第3166章第2007章3019.第3019章3277.第3277章第2041章第45章 談條件(二)2729.第2729章第1130章 懟上門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馬威第1488章 還手之力3065.第3065章第2331章第2309章第七百零一章 無心應戰2400.第2400章第2003章第283章 破襲戰第1034章 作戰計劃第147章 黑土港的發展前景第1862章 前程似錦第138章 進入倒計時第189章 黑土港的好消息第1516章 戰局變化第四百零九章 入職經歷第1373章 作戰計劃第1647章 胡安的決定3116.第3116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緩衝2574.第2574章2660.第2660章3197.第3197章第1294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第1524章 提前踩盤第六百零二章 情報工作2645.第2645章第2076章第1767章 朝鮮的處境第1969章第六百七十二章 禁閉第四百三十一章 錦衣衛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