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5.第2485章

第2485章

關於如何鑑別和使用原大明的官員,海漢對此已經擁有了相當豐富的經驗。當年從瓊南向瓊北地區擴張地盤的時候,海漢便留用了不少原本爲大明效力的基層官員,其中甚至不乏知州、參將這種級別的人物。

海漢在擴張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強大實力,足以讓很多原屬大明的官員放棄他們的立場,將效忠的對象換作實力更強的新主人。而海漢在當時所留用的這些人,其家庭和產業基本都在海南島上,即便轉換立場投靠海漢也不會有太大的顧忌。

在這個過程中,海漢也逐漸掌握瞭如何去甄別這些官員的立場是否可靠,施政能力是否合格,並由此沿用到了後期對福廣地區的官員任用上。

海漢在福廣地區所佔領的地域面積不僅遠遠超過了海南島,甚至要比在此之前海漢所擁有的全部統治區加起來的面積更大,人口也更多,這樣的狀況對於海漢的治理能力就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吞併大明治下的沿海地區,對海漢來說至少在軍事上不會存在太大的難度,畢竟雙方軍事實力的差距擺在檯面上,明軍的劣勢十分明顯,不可能抵擋住海漢軍的攻勢。但要將這些地區消化掉,使其社會制度慢慢轉變成海漢的模式,那可就並非易事了。

即便是過去與海漢保持着密切往來的福建地區,在短時間內也無法全盤改換成海漢的統治體系,只能在絕大部分州府暫時沿用大明時期的機構和人員,所以這些地方官府的權力仍基本掌握在許氏家族手中。

當然了,考慮到過去二十年來雙方所保持的密切關係,許氏家族的利益與海漢已經牢牢綁在一起,海漢倒是無需擔心許氏家族的立場問題。只是對於福建地區的利益分配,雙方肯定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而這並不是許心素通過生前的遺囑就能圓滿解決的問題。

此次趕來三亞述職的許氏官員是以團隊的形式來到三亞,其中包括了許裕興、許裕拙、許甲齊等許氏中堅人物。

許心素過世之後,許氏家族基本便是以這三人爲中心了,許裕興暫時主持福建政務,許裕拙統領已經被改變爲海漢海軍福臺艦隊的原福建水師,而許甲齊則是繼續指揮福建當地的陸軍部隊。

許心素在世的時候,許家軍陸海兩軍的兵力規模就已經近十萬人,其中至少有兩萬左右的人馬是按照海漢軍隊的標準進行武裝和訓練,可算是許家的嫡系精銳。按照雙方的協議,許家有兩種選擇,一是海漢不對這部分許家嫡系部隊實施重新整編,依然保留許家對這些部隊的指揮權,不過其駐地必須離開福建。二是仍保留目前的駐地和許家將官的兵權,但部隊要全部重新進行整編。

這兩種安排的目的自然都是爲了削弱許氏家族在福建的武裝實力,以便於海漢接管這些地區。第一種方案是讓許家軍的精銳部隊離開福建到海外駐紮,這樣今後必然需要聽從海漢的命令才能獲得穩定的補給。第二種安排則是象徵性地保留許家將官的職務,但打散其麾下部隊的編制,說白了就是要將其架空了。

當然這種架空並不是爲了將許家手裡的權力全部收回來,現階段海漢仍需要利用許家的影響力來慢慢消化福建地區,但當地的武裝力量必須掌握在海漢手裡,這是穩固統治基礎的必要條件。

最終許家選擇了第二種方式,讓許裕拙、許甲齊等已經上了年紀的許家武將交出兵權後繼續留在福建當武官,以此來保障許家在福建地區的利益不會受到影響。同時保舉年輕一代的許家子弟進入官場,雖然按照雙方協議,他們無法留在福建做官,但擁有許家這個強大的後盾,至少起步的高度也要遠遠勝過普通人了。

此次許家組織來三亞述職的團隊中,除了這幾位家族中堅之外,另外還有二十餘名年輕後輩隨行。許裕興希望能通過這次的行程與海漢高層達成協議,將這些後輩的出路問題解決好。

“執委會已經審閱了各位遞交的工作報告,對於福建各個州府的工作基本滿意,也很感謝各位大人在此期間所付出的努力。今天跟大家會面的目的,是我和顏部長想就你們所關切的幾個問題一起探討一下。”

在三亞逗留幾日之後,這天陶東來和顏楚傑一同來到許氏官員下榻的莊園,與他們商議政務。

雖然談論的內容主要是政務相關,但其中又涉及許多私人利益,所以這可以說是一次非官方性質的會晤,陶東來也是一上來便直接表明了來意。

顏楚傑接過話頭道:“我先說一下軍中的安排吧。各位之間舉薦的年輕軍官,都有在三亞的軍事學院進修受訓的經歷,所以調入福建之外的其他部隊任職也沒有問題。按照他們個人所提出的意向,接下來會將他們分配到海南島、兩廣地區、東海殖民區、菲律賓殖民區、星島殖民區等地的駐軍部隊服役,並全部授予上尉軍銜。”

“至於在軍中的待遇,就不會有什麼差別了,今後的升降獎懲,一律以軍中表現而論。各位對此不會有什麼意見吧?”

許裕興等人連忙謝過,既然國防部長顏楚傑已經發了話,那這些子侄後輩的出路問題就算解決了大半。他們這一代人都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天下,自然不會覺得顏楚傑的說法有什麼不妥。路已經鋪好,至於這些後輩今後能不能出人頭地,那就要看個人的造化了。

顏楚傑見許家人沒有表示異議,當下便拿出了數份已經簽好字蓋完章的委任狀,讓許家人稍後自行持委任狀到國防部報到,再由相關部門開具介紹信,安排去服役部隊所在的地區。

雖然顏楚傑給這些許家子弟安排的服役地點基本都在長江以南,但他們今後除了休假,大概也不會再有很多回到福建的機會了。

(本章完)

第六百九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2684.第2684章2879.第2879章第1731章 商業契機第六百五十七章 弱肉強食3215.第3215章3307.第3307章第2229章第1062章 順水推舟第1308章 異同之處第九百八十二章 教育措施第1784章 絆腳石第1684章 陰差陽錯第2305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石碌投產3034.第3034章2843.第2843章第145章 殺雞儆猴第55章 崖州城(二)3395.第3395章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第1939章2672.第2672章第1845章 各方利益第3448章2703.第2703章2835.第2835章第2345章第1256章 被逼無奈第2200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正式入役第四百五十五章 考察香港島第1972章第186章 關於開設青樓的種種麻煩3367.第3367章第1571章 能者爲先第275章 會師永安港3022.第3022章第2326章第2089章2549.第2549章第七百四十二章 引入移民2934.第2934章2994.第2994章第2313章3317.第3317章第1816章 消化難民第238章 勝利港造船廠(三)第1229章 集訓備戰第1990章第1950章第240章 港區新規劃第1084章 互相試探第九百四十四章 資源整合第1207章 面試2649.第2649章第1524章 提前踩盤第1418章 利益分配第六百零六章 事後追查2918.第2918章第1803章 交換條件第六百零四章 刺殺第1768章 利益至上第304章 神秘的拜訪者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打六橫島2424.第2424章2850.第2850章第1415章 戰果第2011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走訪民情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1244章 前堵後抄第1427章 春季攻勢第312章 各路到齊第2046章3197.第3197章第2193章2685.第2685章第2293章第八百四十二章 帶路黨第1125章 跨陣營合作第2083章3037.第3037章2449.第2449章第49章 海漢第1989章第1576章 破釜沉舟第1596章 真正意圖第1975章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第1543章 看你骨頭有多硬3073.第3073章第1969章2496.第2496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港落成2900.第2900章第2170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合情理的手段第179章 公心與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