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8.第2448章

第2448章

如果任由滿清和大明兩國的代表就這麼爭吵下去,那恐怕三五個月都未必能談出結果,畢竟這兩國之間的仇恨已經延續了數代人,可不是幾句場面話就能輕易帶過。作爲此次多國會談的組織者,海漢自然是要承擔起掌控談判進程的責任,不能坐視這兩國的代表將會談帶偏方向。

陶東來很及時地開口阻止了這兩人的爭執:“兩位既然願意賞臉來金州,必然都希望能從會談中爲自己的國家爭取利益,但爭吵不能解決問題,我們不妨先把各自的條件開出來,看看哪些部分可以求同存異。來都來了,通過協商來解決分歧纔是我們此次會談的目的。”

金尚憲察言觀色,立刻很是捧場地應道:“那不知陶大人對此有什麼看法?”

陶東來道:“我國的目標,就是讓在場的各國相互之間都能實現和平共處。以近幾年的地區局勢來看,其實要實現這一點非常簡單,只要清國願意全面停止戰爭,那麼各國就都能得到和平了。”

陶東來話鋒直指滿清,不過這也是在尚可喜預料之中的事,畢竟在場四國當中,海漢、大明、朝鮮都已締結了盟約,可以算是同一陣營的夥伴,而滿清則是這三國共同的對手,滿清若不停戰,這和平的確不太可能實現。

尚可喜看了看另外兩國代表,果然都在微微點頭,認爲陶東來的話說得有理。但他可不會因爲這三國的態度就動搖,當下也並未有所鬆動:“陶大人,我國之所以願意與貴國停戰議和,是因爲我們兩國原本並無恩怨,更談不上有什麼利益紛爭,我們兩國打下去對彼此都沒有好處。但其他兩國的情況不太一樣,如果不先解決原有的紛爭,那又談何和解?”

尚可喜頓了頓,接着說道:“要停戰,可以,但朝鮮和明國必須割地賠款,以彌補我國曆年來的作戰損失!”

“割地賠款?你可真是想多了。”金尚憲如今有海漢撐腰,說話的底氣也是十足:“尚大人,今時不同往日,我朝鮮國早就不是你們予取予求的對象了,這麼快就忘了前兩年吃的虧了?貴國若是不服,再過鴨綠江來試試!”

陶東來等人聽得心裡暗暗發笑,心道這朝鮮老頭兒倒是很會借勢踩人,彷彿當年擊退清軍是朝鮮自己的功勞一般。那時如果不是海漢及時出兵馳援,朝鮮國就算沒有被滅國,應該也會如原本歷史上那樣,徹底淪爲了滿清的藩屬國。

而滿清的確在那次戰爭中遭受重創,迄今兩年過去,滿清也再未對朝鮮實施過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而是將兵力集中到大明一側。畢竟朝鮮境內已經有了海漢駐軍,再對朝鮮動手就不得不承受極大的風險,而大明從未讓海漢軍助戰,收拾起來顯然要輕鬆愉快得多。滿清只要沒昏頭,當下肯定不會再發兵去攻打朝鮮了。

當然皇太極大概也萬萬想不到,自己的收斂竟然會變成了朝鮮人猖狂的資本,甚至還會以此來羞辱自己拍到金州參與和談的下屬。

尚可喜聽到金尚憲的這番話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臉色,沉聲應道:“金大人好大的口氣,就不怕給貴國惹禍上身嗎?據我所知,貴國前年打仗欠下的戰爭債,到現在都還有一多半沒還完,要是再來一場戰爭,貴國真能撐得過去嗎?”

這話也是直擊朝鮮痛處,金尚憲正待反駁,陶東來已經搶在前面道:“兩位不必爭了,不要忘了我們今天在這裡碰面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請各位謹記,以和爲貴!”

談判纔剛剛開始,陶東來已經有些頭疼,滿清與另外兩國的樑子結得太深,仇恨根本不是那麼容易化解,只要碰面了就會不斷地起爭執,也難怪當初滿清堅決反對把大明和朝鮮兩國拉進來。有這兩國的代表在場,說不了幾句話火藥味就起來了,然後話題就迅速偏離方向,這麼談下去,整個會晤的進展的確會被拖慢很多。

但如果沒有大明和朝鮮的加入,那與滿清的和談就不會具備太大的實際意義,因爲只有實現了地區和平,海漢纔能有效減少爲了備戰而投放到北方的各種資源,將精銳部隊調動到其他地區去拓展勢力版圖。所以儘管很麻煩,陶東來還是得想辦法將當下的局面拉回到正常的節奏中來。

整個上午的談判幾乎是在另外三方的不斷爭執中度過,儘管陶東來三番五次想要將話題來回來,但效果並不理想,另外三方的代表一直是脣槍舌劍,你來我往,將這個場合當作了與他人比拼口才的場所。

而大明和朝鮮也並未同仇敵愾地針對滿清,自從朝鮮改換門庭投靠海漢,這兩國也算是翻了臉。雖說表面上是盟友,但朝鮮遭受滿清入侵的時候,大明沒有再像以前那樣出兵救援,而大明遭遇同樣麻煩的時候,朝鮮也是連個象徵性的慰問都沒有表示過。這次在金州碰面也是絲毫不給對方面子,互相針對的各種嘲諷不斷。

“金尚憲很想證明自己啊!”回到休息室,錢天敦不無感慨地說道:“他今天簡直就是幹勁十足,逮誰懟誰,誰能想到他代表的其實是最弱小的一國呢?”

“他不是要證明自己,他是在向我們表明朝鮮的立場,爭取我們的信任。”陶東來倒是看得更爲透徹一些:“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爲了表明朝鮮沒有留下任何後路。”

王湯姆應道:“你的意思是說,他是故意要跟其他兩國徹底翻臉?”

陶東來點點頭道:“金尚憲其實看得很明白,朝鮮無力自保,只能依靠我們提供庇護。但如果達成和平協議,那我們肯定不會再在北方保持這種規模的駐軍了,這對朝鮮算是一個潛在的風險。但他也知道停戰是我國的意願,不能阻止,只能協助,所以在那之前,他必須得確保朝鮮與我國的關係足夠穩固才行。否則日後滿清撕毀停戰協議,第一個倒黴的可能就是朝鮮。”

“但這三家吵得太厲害,談不了幾句就偏題了,得想個辦法控制住局面才行。”錢天敦道:“起碼不能讓他們一起發言,否則根本沒法往下談。”

陶東來點點頭道:“你說得對。下午的會談不能讓他們再接着吵了,得把規矩先立下來才行。”

這四國代表都是各懷心思,午飯自然也不會在一起吃,都是在各自的休息室裡解決。午休兩小時後,便又繼續開始會談。

下午的會談伊始,陶東來便定了新規矩,每個使團依次發言,在自己的發言時間內,其他使團不可主動插話打斷,免得大家耗在這裡白白浪費時間。金尚憲自然是立刻滿口答應下來,尚可喜和楊嗣昌雖然內心不願聽海漢人擺佈,但陶東來所說的問題的確存在,他們大老遠跑到這裡來開會,可不是單純爲了吵架來的。大家身上都帶着任務,如果完成不了,回去之後也很難向各自的上司交代。

陶東來見另外三方都贊同了自己的提議,便當仁不讓地先代表海漢作了發言,提出達成各國和解的方案。

海漢的方案主要分爲三個部分,分爲金州、朝鮮和大明三個方向,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滿清與三國分別達成和平協議,停止邊境上的一切敵對軍事行動。而這三國本身已有盟約,所以也就無需另行締結新的協議了。不過陶東來特地強調了一點,即達成協議的前提是全面和平,如果滿清與任意一國沒能和解,那麼海漢就不會承認和平協議的有效性。

“我再強調一次,只有四國一起簽署的和平協議,纔會被我國視爲有效並付諸執行。”陶東來在結束髮言之前,又重複了一遍重點。

尚可喜在心裡暗暗盤算陶東來開出的條件。對於朝鮮和大明兩個方向,海漢只要求籤署正式的和平協議,沒有什麼附加條件,但對金州,則是要求清軍退出金州地峽防線以北百里,在這百里內雙方都不得駐紮成建制的軍隊,以此作爲兩國間的緩衝地帶。兩國後續可以在此基礎上再商議開通商貿往來等內容,以便儘快實現兩國關係的正常化。

單就海漢而言,陶東來所說的條件比起當初陳一鑫的獅子大開口可要含蓄多了,要是他也堅持要讓滿清割讓整個遼東半島,那尚可喜就沒法往下再談了。如果只是讓出百里寬的緩衝地帶,不過就是退到北邊的復州衛——二龍山一線,這麼點距離,尚可喜甚至不用上報,自己就可以拿主意答應下來。而且陶東來說後續還可以開通兩國貿易往來,這在尚可喜看來算是一個很有誠意的條件,如果能實現與海漢通商,那對滿清的意義可能比停戰本身還更爲重大。

但海漢堅持要四國一起簽署和平協議,這就讓滿清原本想將大明和朝鮮排除在協議之外的打算落了空。尚可喜沒有急於表態,打算聽聽另外兩國的意見再作判斷。

陶東來講完之後,便示意楊嗣昌接着發言。楊嗣昌不急不慢地放下手裡的茶杯,起身開始陳述大明的和談條件。

楊嗣昌表示,大明與朝鮮、海漢兩國並無戰事,所以關鍵就在滿清這邊。大明要求滿清退還原本由朝廷直接控制的遼東都司轄區,包括廣寧衛、蓋州衛、復州衛等地,不過他很識趣地沒有將目前由海漢實際控制的金州衛也說出來。

在將這些區域退還給大明後,大明可以考慮正式承認大清國,並以國與國的關係和大清簽署和平協議,建立外交關係。至於這些年裡被滿清搶走的財富和人口,楊嗣昌大概也知道不可能要回來了,也沒浪費口水討要的意思,

從道義上來說,楊嗣昌所提的條件也不算過分,甚至可以說大明是吃了大虧,放棄了已經被滿清實際控制的奴兒干都司轄區,相當於是變相承認了滿清在東北地區的統治地位。不過他向滿清討要的這些地盤,比當初陳一鑫故意開出天價條件的土地面積還要大,甚至包括了已經被滿清定爲京城的瀋陽城,這顯然不太可能實現了。

陶東來聽得微微搖頭,心想大明在戰場上都佔不到絲毫便宜,又怎麼可能通過談判將這些被對手以武力佔領的地區討要回來。而尚可喜則沒有太多表情,似乎根本就沒將楊嗣昌的話聽進耳朵裡。

楊嗣昌所開出的條件,在尚可喜看來就是癡心妄想。這些地區都是滿清已經吞進肚子裡消化了大半的東西,怎麼可能再交還給大明,何況還有大清京城在內,尚可喜覺得這位楊尚書簡直沒有認真審視兩國間的形勢和實力對比,纔會說出了這麼不切實際的條件。

楊嗣昌發言完畢後,便輪到了尚可喜。他代表滿清開出的條件也非常明確,首先是朝鮮國需向滿清割讓鴨綠江東岸的義州,並賠償二百萬兩白銀作爲滿清當初死傷在朝鮮這些將士的撫卹,聽得金尚憲連連翻白眼,若不是有規矩限制,他早就開口喝罵尚可喜是癡心妄想了。

而針對大明,尚可喜的要求可謂是與楊嗣昌針鋒相對,他要求大明將廣寧衛以西的寧遠衛和山海衛割讓給滿清,並且開放邊境,允許貿易往來,此外也同樣要求再賠償二百萬兩白銀給滿清作爲戰爭賠償。

至於海漢這邊,尚可喜要求海漢不得再在遼東半島地區劫掠滿清的民衆和船隻,看來這幾年滿清也是吃夠了海漢襲擾戰的苦頭,早已經不勝其煩,想要通過這次的和談一勞永逸地解除掉這個麻煩。不過尚可喜沒有向海漢提出戰爭賠款或各地的要求,想來明白這種要求提了也是白提,海漢人根本就不會答應,就如同滿清不可能答應大明提出的那些狗屁條件一樣。

(本章完)

第372章 求和使者第六百四十七章 重返南日島第五百六十八章 幕後第六百六十三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2433.第2433章2949.第2949章第七百九十二 尋找新目標第1679章 打探消息第1071章 不同兵種3350.第3350章第1733章 站隊第1936章第七百二十章 南海異變第255章 進口礦產2616.第2616章第六百一十七章 南日島之戰(四)第116章 海外考察(三)第1616章 修建使館第1039章 全身而退第五百二十四章 加大移民規模的方法第53章 邀功請賞(二)第1954章第六百零八章 兩路並進第396章 攻入皇城第1928章3381.第3381章2554.第2554章第1913章 出發之前第216章 軍力吃緊3117.第3117章第140章 抵達清化第1606章 隱藏信息2628.第2628章第1078章 進駐芝罘島2481.第2481章第1078章 進駐芝罘島3269.第3269章第1231章 戰爭可能第342章 繼續擴張2938.第2938章第2235章第六百九十七章 來年形勢2607.第2607章第七百零五章 十八芝的逃亡計劃第1480章 前線實錄第八百七十九章 舟山招商會(四)第396章 攻入皇城第1187章 市場狀況3238.第3238章2941.第2941章2582.第2582章第六百七十章 使團抵達3224.第3224章第1148章 登州府的反應第1325章 死衚衕第1590章 儋州風情2769.第2769章第八百七十二章 白刃戰2491.第2491章第199章 駐廣辦的工作規劃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日島之戰(二)2544.第2544章第1636章 勞軍情報2766.第2766章2415.第2415章第1913章 出發之前第七百八十一章第194章 兩個人的籌備組第2090章第1946章2450.第2450章2761.第2761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甕中捉鱉第1637章 戰略與戰術3378.第3378章第七百零九章 攻佔澎湖第1754章 爲難之處第1570章 指點迷津第1961章第1186章 杭城見聞第1080章 進展順利第2009章2671.第2671章第1768章 利益至上第2313章第1465章 招商會3306.第3306章第2149章3399.第3399章第321章 試乘火車2467.第2467章3065.第3065章第227章 越南之行(十)第九百九十九章 機構調整第1083章 初來乍到第1665章 攻打馬尼拉(十五)第1365章 騎兵交鋒第九百零三章 北上考察(五)第四百七十四章 造訪巡檢司第1691章 壟斷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