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2章 買買買

新型號的步槍以整體減重作爲賣點,這到底是偷工減料還是技術革新,真正的結論大概也只有白克思心裡纔有數。不過這套宣傳理論顯然是有效的,臺下的觀衆們在聽完他的講述之後,對這個技術改進給予了掌聲鼓勵。對於這些買家來說,只有步槍性能得到了明顯提升,那麼纔會考慮花錢升級換代。如果像白克思所宣稱的那樣,武器減重能夠增加單兵作戰的續航能力,那的確也可以視爲武器性能升級了。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這樣的小改進,肯定還無法滿足買家們的要求,特別是那些已經連續幾年購買了三三式步槍的國家,要讓他們掏更多的錢買升級型號,光是槍輕了半斤這個賣點還遠遠不夠打動他們。

“下面我們來說說這支新槍的第二個特點。”白克思指向了背景上醒目的“精準”二字:“爲什麼步槍這種武器能得到各國軍隊的青睞?是因爲它能在比較長的距離上精確殺傷敵人,而訓練士兵使用步槍要比掌握弓箭容易得多,我們無法快速地培訓出大批弓箭手,但只要經過一個月的訓練,哪怕是從未上過戰場的農夫也能使用步槍完成殺敵!而我們要進一步提升殺敵的效率,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這些步槍能打得更準!”

白克思拿手裡的槍比劃了一下瞄準的動作,然後繼續說道:“如果要詳細解釋如何讓這支槍變得更準,可能會有太多術語是各位聽不懂的,所以我就簡單說一下好了。我們改進了槍管和瞄具的加工工藝,讓子彈在有效射程內的精準度至少增加了三成!換言之,這種改進能提升士兵三成的戰鬥力,各位,這將會讓你們的軍隊變得更強大!”

三成的射擊精準度提升能換算成增加三成戰鬥力嗎?這當然是白克思有意玩了一個偷換概念的小把戲。且不說要衡量這精準度的提升程度有一定的人爲因素,就算新槍性能真能達到白克思宣稱的水平,那在使用中也還得考慮很多影響作戰的客觀因素,而不能將武器性能的提升簡單等同於戰鬥力提升。

當然了,這種宣傳手法對於各國負責軍備採購的將領們來說是很管用的,四捨五入可不就是白克思說的這樣嗎?只要新槍的表現真有這麼好,那買就完事了!

而費策賢心裡卻很不是滋味,據他所知,海漢出售給大明的步槍幾乎都是二八式二九式的老舊型號,其中二八式還是發射頻率較慢的火繩槍。而相對比較新的三三式步槍,大明一共纔買到了兩百支,以至於兵部根本捨不得將其部署到前線使用,全部留在了京裡,八十支用來裝備禦林軍給皇上交差,一百支交給了京營使用,還剩二十支拿給工匠拆解研究,爭取能自行仿製出來。

而今天有資格坐在這裡參與活動的國家當中,單兵裝備水平勝過大明的可不少,比如安南國以往幾年所購買的三三式步槍就已遠不止兩百支了。海漢將這些厲害武器出售給別國,卻限制對大明的出口,費策賢認爲這種做法顯然是在有意壓制大明的武裝水平。

其實抱有這種看法的並不止費策賢一人,離他不遠的蘇克易也有同樣的感受。荷蘭人的處境還不如大明,至少從去年開始,海漢已經取消了向大明朝廷出售武器的禁令,而荷蘭人卻依然還處於更爲嚴格的限售條例之下。去年花大價錢買了一批海漢戰船,就已經是東印度公司目前所得到的最高待遇了。

當然來自福建的許氏家族並沒有被海漢當作大明官方來對待,或者說許氏所獲得的待遇其實已經勝過了大明朝廷。從1628年開始,許心素就與海漢人建立起了貿易關係,並且開始從海漢這邊陸續購買軍火武裝自己的下屬部隊。而到目前爲止,福建每年都是海漢武器出口的最大買主之一,跟安南國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許心素在福建已經是如同土皇帝一般的存在,幾乎壟斷了整個福建海岸的進出口貿易,錢財對其來說真的就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如何能讓許氏家族長久地保持着這份顯赫富貴,纔是許心素當下最爲在意的事情。

首要的當然是穩固自己在福建的統治地位,而許心素以商起家,以武發跡,對於自己手下部隊的武裝水平看得非常重,加之其發跡幾乎都是靠着海漢提供的裝備和戰術,所以每年在軍購方面從來都是不惜成本,一定要買到最新最好的武器,將麾下部隊打造成大明治下的第一強軍。

花費大量錢財購買海漢所產的武器,除了武裝自己之外,這也是一種向海漢表明忠心,換得對方給予武力保護的手段。許心素很清楚海漢的兵力雖遠不及大明,但其實能對大明製造出的威脅還遠勝北方的敵人,可以說是自己家族逼不得已之下的一條後路。如果有朝一日大明要整頓福建官場,那恐怕就只有海漢人才能罩着自己了。

今天代表福建許氏來到這裡的許裕拙便深諳其中道理,說實話海漢人會推出什麼新武器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讓海漢人看到,許家一如既往地會在軍火生意上捧場。就算今天還是繼續賣三三式步槍,許裕拙也仍會毫不猶豫地下訂單,更何況從白克思的介紹來看,新槍似乎的確有性能上的提升。

至於價格,福建許氏從來都不是對價格敏感的買主,只在乎能不能買到,能買多少,什麼時候交貨。許裕拙已經想好了,只要相對過去的舊型號沒有漲價太多,那就先訂兩千支新槍再說。

不過此時白克思的介紹可還沒有結束,他正在臺上唾沫橫飛地說到了新槍的第三個特點——可靠。

“衆所周知,步槍因爲結構複雜,在作戰期間進行維修維護都比較麻煩,所以槍支的可靠性會直接影響到部隊的戰鬥力。而三三甲式步槍在這方面也做了相應的技術改進,調整了火藥配方,讓清理槍膛的頻率下降了一倍,槍管壽命延長了四分之一。另外我們會爲大宗訂單配備更多的備用零件,這樣故障步槍就不需要返廠維修,在戰地上就可以得到修復。”

火藥步槍的維護維修當然要比冷兵器更爲複雜,使用成本也更高,買家在選購武器的時候,這都是會列入考慮的因素。而一支不再需要頻繁維護,使用壽命更長的步槍,對士兵來說自然更爲合用,這也是從另一個方面提升了部隊的戰鬥力。

海漢製造的步槍雖然性能出衆,但也同樣會存在維修維護的問題,現在白克思把可靠性拿出來當成新的賣點推銷,也足見海漢兵工的確是在這個方面下了工夫。不過至於實際使用效果是不是能達到白克思所說的水平,那大概就還得有待於各國買回去大面積列裝之後的反饋了。

“……綜上所述,三三甲式步槍集中了我國最新的製造技術,在作戰性能上有顯著的提升,我建議各位都應該考慮在本國裝備這種最新式的步槍。”白克思終於開始爲這種新式步槍的推銷做結束陳詞:“如果還沒有摸過這種步槍的各位也不用着急,我們在後面幾天還會安排實彈射擊展示,各位也可以親自上場操作,體驗一下這種新式步槍的性能。”

白克思說完之後將步槍遞給助手,然後對下面的觀衆攤手道:“關於這支新式步槍,大家有什麼問題,現在都可以向我提問。好,來自福建的許將軍舉手了,請問你有什麼問題?”

“我只有一個問題,這槍我能買多少?”許裕拙不愧是福建許氏的代表,一開口便彰顯出了財大氣粗的作派,根本不問槍的單價,只打聽能從海漢買到多少。根據過去的經驗,他知道像這種剛剛推出市場的新武器一般都會因爲產能有限而對第一批的訂單進行限制,以防單個客戶直接壟斷了海漢的供貨。

“許將軍這個問題真的深得我心,我就喜歡像你這麼爽快的買家!”白克思對於許裕拙的捧場非常開心,笑着迴應道:“相信大家也知道,新槍上市的產能都是比較有限的,所以我們預計到年底之前的這段時間裡只能生產大約三千到四千支三三式步槍。”

看到臺下衆人臉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望表情出現,白克思又補充道:“各位也不要着急,等下半年秋交會的時候就可以預定下一年的訂單,明年的產能肯定會比今年有所提升。”

“那請白首長直說吧,每家限購多少支槍?”在得到鄭柞點頭示意後,作爲副手的鄭廷代表安南國向白克思提問道。當然了,作爲海漢兵工的忠實擁躉,安南國也不落於人後,根本不會在這種場合主動問價。

“最少兩百支起訂。”白克思比劃出兩根手指,然後只留一根食指豎着:“上限一千支。”

最後還是葡萄牙人比較實際,提了一下價格問題:“價格還能延續三三式步槍的水平嗎?”

“因爲製造成本的原因,新槍的價格會比三三式上漲一點點,大約要高一成……但相比性能上的提升來說,我們認爲這點漲幅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程度。”白克思把漲價說得很婉轉,儘量不給買家們造成心理壓力。

“那怎麼個買法?還是跟往年一樣嗎?”占城國的代表也開口提問了。

白克思應道:“是的,跟往年一樣,還是由我方出一個底價,各家在此基礎上給出自己的一口價,價格最高的三家將優先成交和供貨。”

白克思先前已經說過三三甲式步槍在今年投放市場的數量是有限的,並且對購買數量也給出了限制。如果就三千支槍,那很可能出價前三的買家就直接瓜分完了,即便有剩也不會太多。所以想在第一時間就買到這種新式武器的買家,那就必須要在接下來的競價中給出一個有競爭力的一口價才行了。

李希還是第一次參與這種形式的競購,問過旁邊的工作人員之後,才弄懂了這其中的規則。待他想明白其中妙處之後,不禁大爲佩服海漢人的商業頭腦,竟然能想出這樣的辦法來平衡各國的軍備競賽,同時還能把平價武器賣到更高的價錢。

不過朝鮮國這次僅僅只是作爲觀摩參與其中,並不會直接出價,不然李希倒是也很想試試自己操作一把。三三式步槍的價格他是知道的,朝鮮國因爲軍費有限,去年從海漢手裡購買武器的時候仍是選擇了以火繩槍爲主,而較爲先進的三三式步槍就只買了五十支回去。這三三甲式步槍的報價還高出一成以上,再加上競購環節肯定會溢價,李希感覺最後怎麼也得比三三式貴兩成以上才能成交。而這樣的價格對比較貧窮的朝鮮國來說,的確是有點難以承受。

之後的競價其實並沒有李希所想象的那麼激烈,甚至可以說是波瀾不驚。出手最爲闊綽的依然是福建許氏和安南國兩家,各自拿下了一千支的訂單。在競購中擠到第三的並不是衆人所預想的葡萄牙人,而是近幾年纔開始在南海慢慢有點國際地位的占城國。

葡萄牙人托馬斯對於占城的積極表現顯然也有點詫異,他沒有想到這種志在必得的競爭竟然會輸給了占城人,心裡暗暗對這個國家的財力看高了不少。

不過他有所不知的是,占城人難得出手大方一次,其實也是有內幕的。海漢通過電報手段已經與占城王室達成了一致,占城國將會拒絕荷蘭人的購糧請求,而海漢方面在這次國慶期間的軍購環節會給予占城一定的補償。換句話說,占城在競購中所出的價格,其實在結算時還將得到海漢給予的特別折扣,實際所需付出的價錢並沒有表面上那麼高,葡萄牙人是被這兩國的暗中交易硬生生給擠出了局。

第1937章第六百三十四章 交手(三)第六百四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第2028章第366章 軍售只是開始第1030章 希望油田(四)第1357章 虛晃一槍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後清點3295.第3295章3267.第3267章第365章 參觀陳列室第1962章第1423章 不謀而合第2166章第2038章第1820章 拖延作戰第八百零五章 實力差距3357.第3357章2775.第2775章第2067章2726.第2726章第2135章2544.第2544章第八百二十章 形勢所迫第1418章 利益分配第7章 籌備進行時(三)第七百六十一章 利益之爭第332章 肥肉與陷阱3251.第3251章第九百七十三章 崖城外的種植園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四百三十六章 抓捕第1723章 利益最大化2731.第2731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1460章 諸多難處2636.第2636章3381.第3381章3275.第3275章第2040章第2198章3238.第3238章2488.第2488章2555.第2555章第2134章第1006章 開國慶典(六)第1438章 實力差距2524.第2524章第1190章 抓捕第2360章第2227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利益之爭第1987章3086.第3086章3385.第3385章第七百九十三章 小鐵匠第五百七十三章 佈網2582.第2582章第293章 貿易談判(二)第1424章 獅子搏兔2663.第2663章2562.第2562章第2018章第1932章第1881章 告別舟山3151.第3151章第1352章 不識時務第1544章 無力抵抗第9章 籌備進行時(五)第1109章 登遼海道第19章 失敗的伏擊第46章 達成合作第2095章第4章 新人的加入第五百四十九章 可與不可第1986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1079章 奇山所的難題第1221章 抵達星島3388.第3388章2556.第2556章第2343章第2116章第124章 人道主義救援第1275章 險些露底第1334章 反覆試探第1428章 三路齊發第126章 行動籌備第66章 火炮(五)2605.第2605章第76章 貨比貨第七百七十七章 優勢巨大第1357章 虛晃一槍第36章 菜鳥第2283章第314章 觀禮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類的條件2955.第2955章第1928章第45章 談條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