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1章 戰爭機器

如果不是顧及到這些南方商人的安全問題,高橋南或許真的會命令屬下部隊就在這邊迎戰對手。但今天的參觀任務其實已經基本完成,他不希望節外生枝弄出別的麻煩,所以還是果斷下令回撤,以保證貴賓們的人身安全。至於正從金州城匆匆殺來的敵軍,自有其他部隊負責對其進行攔截。

何禮等人雖然還覺得意猶未盡,但從紀家堡出發之前便已經被反覆告誡多次,也知道戰場之上必須要聽從軍方的安排,當下不敢反對高橋南的指示,趕緊各自回到車上,由海漢軍護着向南邊撤去。

從金州城殺出來的這支後金軍比先前那支冒進的騎兵規模大得多,至少有千人上下,但海漢這邊很早便察覺了其動向,這就根本無法實現突襲的效果了。當他們發現在去路上已經集結了好幾支海漢軍的小股部隊,這截殺車隊的心思頓時也就淡了不少。很明顯海漢已經洞悉了他們的企圖,並且不打算再拿重要人物的安全來冒險。

在這樣的狀況下,雙方都不願投入兵力死戰,於是接下來的戰鬥更像是象徵性的例行公事。雙方保持着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距離,在對峙了大於一個小時之後,武器射程明顯吃虧的後金軍不得不主動先行撤離了戰場。

“他們如今很小心了啊!”一直在前線督戰沒有離開的高橋南看到敵軍的動向之後,開口作出了評價:“要是擱在去年冬天,肯定得先打過一場纔會收手,看來也是被打怕了。”

自去年冬天海漢進攻旅順以來,雙方大大小小的交戰和武裝衝突已經有不下百次,其中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海漢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後金軍雖然一直沒找到能行之有效對付海漢軍的戰術,但吃了這麼多次的虧也不是毫無長進,至少知道了哪些情況下不能跟海漢軍進行正面對決——比如說對手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布好了軍陣等着自己往上攻的時候。

在對方嚴陣以待的情況下還要打正面,後金軍的武器裝備劣勢就會凸顯出來,而且即便其擁有大量騎兵也無法完全挽救這種劣勢,頂多也就是後撤脫離戰場的時候速度能快一些而已。更何況海漢那種可怕的火槍騎兵數量也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着,在野外跟這種攻擊距離超長的特種騎兵遇上,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所以後金軍雖然來勢洶洶,但當他們發現對手已經做好了應戰的準備,遠處甚至隱隱有百騎爲單位的海漢騎兵正在兜向己方前進路線的側翼,權衡利弊之後還是果斷選擇了後撤,放棄這次攻擊行動。這種絲毫不戀戰的果斷讓高橋南也略感失望,真切地感受到敵人在不斷的交鋒逐漸適應了己方的戰法,想要再對他們造成大規模的殺傷可沒以前那麼容易了。

當然了,這樣的局面也不是對海漢全無好處,敵人變得更加謹慎了,就不會再輕易發動大規模的攻勢,海漢軍所面臨的防禦壓力也會相對減小一些。這對於兵力有限的補給不易的海漢軍來說,其實算得上是一個利好消息。但軍方將領當然巴不得天天打仗,這樣在短時間內就能積累起大把的軍功,爲日後升遷打好基礎。

而先行撤離戰場的商人們就沒有高橋南的這種遺憾了,他們只是下意識地認爲軍方安排自己這批人後撤,是因爲無法在交戰過程中提供足夠的安全保障。既然軍方都認爲當下的環境不安全了,那當然還是性命要緊。

車隊一路向南撤入了蘇家堡,而這裡與東邊的紀家堡一樣,都是處於改建過程中的大工地狀態。數以百計的民工正在工頭的指揮之下將原來的蘇家堡拆除,然後用拆下來的磚石修建由海漢設計的新式棱堡。這樣的場景與商人們先前在紀家堡看到的景象如出一轍,若不是劉尚在旁邊講解說明,他們或許會以爲自己在恍惚間又回到了出發時的紀家堡。

劉尚向衆人介紹道:“類似這樣的武裝堡壘,在整條防線上會有三大兩小一共五處,並且每處堡壘都有部署重炮作爲保障,今後一段時期內,這裡便是我國控制區與金人統治區的分界線了。”

地峽防線上原本修建的堡壘是兩大三小,但海漢軍在攻破這條防線後,認爲這樣的設置不夠穩妥,因此改爲了三大兩小。每處堡壘在完工後都會部署火炮若干門,以確保有足夠強大的火力應付可能會出現的大股敵軍。

有人提問道:“如此一條長達數裡的防線,想必貴國要在此長期駐防的部隊也着實不少吧?”

劉尚哪會聽不懂這話裡的意思,當下笑着應道:“這裡要駐防多少部隊,那已經是軍事機密了,在下就算知道,也不會隨意說出來的。各位即便對此好奇,也莫要打聽,要是被誤會了就不好了。”

那人自知失言,連忙向劉尚道歉。劉尚擺擺手道:“無妨,各位都是從太平地方來的,想必對戰爭也是充滿了好奇心,這行軍打仗,部隊調動,物資供應,都有許多講究的地方。隻言片語的信息,也有可能會泄漏重大軍事機密。事關重大,不得不小心一些,各位也勿見怪。”

衆人都連稱不敢,他們剛纔在戰場上已經見識過了海漢軍的殺伐果斷,自然也明白這支軍隊可不是樣子貨,只會比傳聞中更厲害。他們就算膽大包天,也不想被那位個頭不高卻威勢十足的海漢將軍當作了打探軍情的奸細。

在戰場上轉悠了大半天時間,中間只是在馬車裡囫圇吞了一些乾糧,此時這幫人閒下來之後,肚子也終於開始咕咕叫了。不過由於物資供應能力的限制,前線上的伙食當然比不了後方那麼豐富,他們能吃到的也就只是戰時軍官餐的水平,一頓飯有兩葷兩素就已經是極致了。但食材品質其實也都還不錯,大米都是產自江浙一帶,麪粉和蔬果則是在山東採購,並不比商人們在後方旅順堡等地吃到的差。

不過商人們的注意力都沒有放在食物上,他們雖然身家富貴,但既然經常在外走南闖北,倒也不會太在意短時間內的生活不便,何況此時是在海漢軍中,遠有比食物更重要的事需要他們上心。

海漢軍中的部署調動,都沒有刻意迴避他們,所以他們在這裡也可以親眼見識海漢這臺戰爭機器究竟是如何運轉的。不過劉尚爲了避嫌,在這方面不會給他們提供太多的詳細講解,所以能看明白多少東西,還是要視個人的悟性而定了。

這幫人就算不懂行軍打仗,但一支部隊的軍紀是否嚴明,士氣是否高昂,各個部門的協調和配合是否順暢,道理其實和他們領導指揮一支商業團隊也很類似。而且生意規模能做到他們這個層級,可以組織船隊到幾千裡之外的地方從事貿易活動,眼光膽識自然都不會太差,在軍中待的時間長一些,無需別人說明,他們自然就能看出不少門道來。當然這其中是否有涉及軍事機密的內容,有了劉尚先前的提醒之後,他們自然不會傻到再去請教海漢的人,看到什麼默默記在心裡就好,無需再做節外生枝的事。

軍方並沒有特地限制商人們的活動範圍,高橋南在錢天敦的授意下,甚至特地給蘇家堡的駐軍軍官們打了招呼,讓他們給予這些南方商人一些行動上的便利,只要不是軍火庫、檔案室、通訊處、指揮部等機要部門,營中其他地方都可由這些人自由走動和參觀。軍方的目的就是要他們回到南方之後,主動充當起海漢的鼓吹手,向外界宣揚海漢軍的強大。

何禮在南方的時候當然也見識過當地的衛所軍,浙江都司十六衛三十八個千戶所,他雖然沒有全部接觸過,但寧波府的觀海衛、定海衛、昌國衛他倒是都挺熟的,特別是昌國衛石浦千戶所下轄的石浦港,他去過已經不止十次八次。那地方是海漢進入浙江之後最早拿下的一處港口,雖然如今沒有舟山定海港出名,但當地的石浦所與海漢交往甚密,因此在臺州、寧波兩府境內,相當一部分與海漢進行的貨物交易都是在石浦港內完成交割。

何禮也是因爲這樣的緣故,結識了石浦所千戶馬靈。在海漢入駐之後,當地的衛所軍很快就只剩了一個空殼子。馬靈在酒桌上很直白地告訴過他,跟海漢人打交道不需要嚴防死守,因爲他們的目的就是進行貿易而非侵略。買賣貨物也好,招募移民也好,都是很合理的商業活動,實在沒有必要對海漢保持高度敵意。當然了,馬靈並沒有告訴何禮,當初海漢是如何使用武力強行奪下了石浦港的控制權。

所以在北上之前,何禮心中也不免有一種錯覺,那就是海漢軍看起來很厲害,有一部分原因其實是來自於明軍的有意退讓,畢竟只要能跟海漢搭上關係做買賣,基本就鐵定能賺錢了,各衛所的將領和軍官們自然不會放過這麼便宜的發財機會。

而對於海漢在遼東與金人開戰這件事,何禮在親眼見證這裡的狀況之前都不是太相信海漢會作出這麼瘋狂的舉動。他無法理解海漢人在距離本土如此之遠的地方開闢戰場的理由,如果僅僅是爲了佔領土地,那不誇張地說,直接從大明手裡搶可能還相對比較容易一些。而對於傳說中海漢在北方的種種戰績,他也一直是有些半信半疑,直到親眼看過這裡的狀況之後,他才確信海漢果然是在遼東從後金手中硬生生地搶下了一大片立足之地。

相比浙江沿海衛所那些恨不得轉職做海商的大明軍隊,何禮不得不承認在遼東看到的這些海漢部隊才能被稱作真正的軍隊。有這樣的軍隊鎮守,何禮對於此地未來的安全狀況已經有了很強的信心。他甚至在想如果海漢多派幾千軍隊到遼東這邊來,估計能一路向北逆推到金人的盛京城去。

不過何禮有所不知的是,海漢派駐在此的部隊幾乎全是軍中的精銳部隊,特戰營、騎兵營、海軍陸戰隊、狙擊小隊,這隨便拉出一支隊伍都是在海漢軍中名聲響噹噹的存在,戰鬥力更是遠勝裝備原始落後的後金軍,所以才能以極小的代價就從後金手中搶下了現有的地盤。如果換做是普通部隊來執行這一任務,那就未必能有這麼容易了。即便是南邊再增派部隊過來,其目的也不會是繼續攻擊後金,而是負責鎮守此地,將駐紮在這裡的幾支精銳部隊逐步替換下來。他所期望出現的局面,至少在短期內還不太可能實現。

吃過晚飯之後,衆人也沒心思這麼早就進帳篷睡覺,既然海漢軍方給了行動自由的權限,那當然得要充分利用起來。不過軍中禁行之處頗多,他們走了幾處地方都碰了釘子,最後還是隻能去到工地上觀看已經開始挑燈夜戰的施工進展。

對於海漢修建的這種怪模怪樣的堡壘,衆人是看不太懂設計思路,但海漢人既然執意要拆去原來的堡壘,想必是這種新式堡壘自有其厲害之處。別的不說,光是看初具雛形的炮臺工事數量,便知道這堡壘部署的重火力武器着實不少,看得出海漢是在這條防線上下了血本。

而比較瞭解海漢人的何禮想得更深一些,既然海漢在這裡投入重金修建防線,想必是安了心要在遼東長期經營下去。以海漢人過往的做法,他們肯定要設法將投入的成本儘快收回並實現盈利,看來這盈利點的一部分大概就要着落在他們這些南方商人身上了。

海漢到底是爲了繼續打仗而賺錢,還是爲了賺更多的錢而開戰,何禮如今也有些想不明白了。

第288章 慶功總結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切爲了慶典第五百零八章 高層會談第1028章 希望油田(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昌化的建設進度2844.第2844章第1628章 蒸汽機的秘密第1316章 陶東來的部署3263.第3263章第九百四十五章 實際利益3277.第3277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特殊的訪客2445.第2445章第2248章第2281章第七百五十一章 野外軍訓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3318.第3318章第1138章 收穫不小第37章 緊急情況第四百七十六章 實力說話第56章 崖州城(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幕後第五百八十四章 南下作戰第56章 崖州城(三)2515.第2515章第1344章 利益衝突第1623章 堂堂正正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1353章 內部溝通2510.第2510章2673.第2673章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第1791章 杭州灣軍演第七百二十九章 攻守之間第2160章2461.第2461章3083.第3083章第2160章第2224章第2164章2945.第2945章第四百零九章 入職經歷2606.第2606章2840.第2840章第263章 價格補貼第2300章3285.第3285章第1211章 中南半島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第1108章 退而求其次第27章 黎人(二)第1211章 中南半島第1755章 都是表演3227.第3227章2638.第2638章第2311章第1620章 圖書館第九百九十六章 心機3131.第3131章第1858章 共享富貴第364章 花式促銷第1325章 死衚衕3171.第3171章第2333章3135.第3135章第226章 越南之行(九)第2264章第1728章 國際影響力第121章 海外考察(八)第九百六十三章 告破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第1760章 武力展示(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第1174章 報復行動第五百九十四章 中左所城第1128章 兩種態度2622.第2622章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對之策3120.第3120章2769.第2769章第2334章第1083章 初來乍到第六百四十四章 接管防務3155.第3155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港落成第308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2429.第2429章第1274章 厲害人物第七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交火3344.第3344章2701.第2701章第74章 收買第1254章 搞平衡2597.第2597章第1389章 大局第1078章 進駐芝罘島第七百六十九章 溝通與合作3018.第3018章第1750章 民間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