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0章 前線實錄

民間傳說海漢軍都是天兵天將下凡,所持的武器也都非凡間俗物,但這些商人們在南方與海漢素有接觸,自然知道那些傳聞都是愚夫蠢婦纔會相信的故事,哪裡有什麼天兵天將一說,海漢兵也都是兩隻眼睛一張嘴的凡人罷了。要說武器先進,他們之前也沒親眼見識過海漢武器的威力,所知的也都是來自各種傳聞而已。

只是以步抵騎這種匪夷所思的戰鬥場面真正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衆人腦海中也還是下意識地浮現出了“天兵天將”這個詞。海漢軍如果不是天神下凡,怎麼可能在戰鬥中打出這樣一邊倒的局面?

眼看這上百騎後金騎兵就在距離自己不遠的地方全部折戟沉沙,馬車上的觀衆們情緒激盪之下,此時終於大聲叫起好來。怎麼說這金人都是大明的死敵,看到金人被海漢軍打得人仰馬翻,他們也是大感過癮,彷彿是藉此出掉了心頭的一股怨氣。

戰鬥開始得突然,進行和結束也很快,從後金騎兵出現在衆人視野中,到眼見大勢已去的少數存活者調頭逃離戰場,期間也不過才幾分鐘的工夫。而海漢從交戰時結下的步兵陣型絲毫未亂,更沒有出現任何一人臨陣畏戰脫逃的狀況,由此可見這支部隊的軍紀嚴明,在戰場上自信十足,根本就不曾對敵軍的攻勢感到畏懼。

戰鬥告一段落之後,便有軍官來請他們下車到近處觀看剛纔的戰果。或許是戰鬥場面刺激了他們心中作爲男兒的血勇之氣,衆人也沒有先前在戰地醫院裡那麼緊張了,魚貫下車之後,便在軍官的帶領下前往交戰區域。

海漢軍在剛纔的交戰中只有寥寥幾人被後金騎兵在馬背上拋射出的弓箭射中,不過都不是致命傷,只需謹慎處理好傷勢,安心休養,日後應該都能得到比較好的恢復。醫護兵在鑑定過傷情之後,已經在簡單處理傷口後將傷勢較重的幾人用擔架擡走,送去後方醫療條件更齊全戰地醫院進行救治。

而對面那些被放倒後卻一時不得斷氣的後金兵可就沒這麼好命了,慘嚎與呻吟此起彼伏,場面看着頗爲慘烈。而海漢這邊已經在集結隊伍,準備開始打掃戰場了。

這時候高橋南也過來與商人們會合,向他們大致介紹了剛纔的戰鬥過程。這種規模的戰鬥對高橋南來說並不是什麼大買賣,不過今天撞到的這幫傢伙頭很鐵,就這麼點人馬也敢硬往上拱,看樣子或許是被重重保護起來的參觀團讓他們有所誤會了。這些亡命衝鋒的後金騎兵大概是認爲馬車裡有海漢重要人物巡視戰場,纔會如此狂躁,高橋南雖然無意將南方商人當作誘餌來使用,但客觀上卻的確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還好出發前的部署準備都做得很充分,部隊在迎戰敵軍時沒有出現任何拖泥帶水的情況,而且戰鬥結果也十分理想,以極小的代價就將這支主動來襲的敵軍消滅了大半。即便是以高橋南的嚴格標準來審視這場戰鬥,麾下將士的表現也沒什麼可挑刺的地方。而且最讓高橋南感到滿意的是,這幫南方商人顯然是被剛纔的戰鬥場面震撼到了,一個個全是面色通紅,一臉興奮不已的神情。

“各位剛纔大概也看到了,就算是數以百計的後金騎兵,在我軍面前也不過是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他們就算再怎麼兇悍,但還是無法拉近與我軍在實力上的差距。我可以毫不誇張地向各位承諾,即便是敵軍兵力五倍於我,也休想在野戰中佔得我軍便宜。如果是依託後方即將建成的金州地峽防線,那就算他們派出十倍的軍隊也無濟於事,不過是讓我軍刷戰績而已。”

高橋南談及戰事,由常年打勝仗積累起來的自信溢於言表。當然他也是要藉着眼下這鮮活的戰例向參觀者們表明,海漢軍的實力遠非後金能夠挑戰,等南邊的防線建好之後,後金要再南下發動攻勢更是無異於以卵擊石之舉。

這時候有軍官過來向高橋南請示,要如何處理那些受傷的敵軍士兵。高橋南看了一眼旁邊這羣南方商人,沉聲吩咐道:“繳械不殺,若有試圖頑抗者,不必警告,即刻撲殺之。”

軍官敬了個軍禮,然後帶隊開始打掃戰場了。士兵們端着步槍,拉成一字長蛇陣,慢慢向後金軍集中的區域靠近。另有專人拿着鐵皮喇叭跟在後面,用女真語喊話,讓這些受傷的後金兵不要再手持武器,不要嘗試站立起來,否則將一律視爲試圖頑抗。

雖然採取了這樣的措施,但仍有不信邪的兇悍後金兵試圖要掙扎起來作最後一搏,然而只要是敢在這個時候站起身來的,立刻就會遭到至少六七支步槍的攢射,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倒下死去。

事實上如果按照海漢軍打掃戰場的慣常習慣,可能連這種喊話都會直接省略掉。最終被遺留在戰場上幾乎都是失去了大部分移動能力的傷兵,而這些傷者對於海漢來說除了那顆項上人頭之外,並沒有其他什麼可利用的東西。而且對漢人出身的軍人來說,在長期的宣傳作用之下,對這些後金蠻子的印象可謂是極爲憎恨,要處死這些會成爲海漢累贅的傷兵也毫無心理壓力。即便是這些傷兵不採取任何抵抗措施,其中的大部分人也很難活過打掃戰場這個階段。

退一萬步講,就算命大活過了海漢軍的這一遍過濾,之後還有東江鎮明軍趕來進行第二遍打掃,而這一遍對所有遺留在戰場上的後金傷兵來說,基本就是其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了。東江鎮需要用這些敵軍首級去向國內報功,因此下手要比海漢軍更加不留餘地,基本上會將所有傷者的腦袋都砍下來。像今天這種規模的戰鬥,事後砍下來運走的腦袋至少得要三輛大篷馬車才能裝完,其場面之血腥,估計這些南方商人們是不敢看下去的。

車上這批人當中唯一看過人頭京觀的大概就只有劉尚了,早先在前線當差的時候倒是見過幾次東江鎮明軍從戰場上運回來的敵軍首級,從車上卸下來堆得如同小山一般,還得用石灰將其醃起來以免很快腐壞。不過今天這趟差事沒有安排明軍隨行,所以等明軍接到通知再趕過來,估計已經是一個小時之後的事情了。

不過高橋南也並不打算把他們留在這裡等着看東江鎮明軍的表演,畢竟這不是秋後問斬,就砍那麼一兩個腦袋意思一下,當個稀奇看看也無傷大雅。但要是讓他們看到這裡砍腦袋砍得那麼起勁,怕是會被嚇出毛病。

看了一會兒打掃戰場的工作,高橋南便招呼衆人重新上車,繼續向西北方向前行。他希望在敵軍作出更激烈的反應之前,能夠將這些參觀者帶到更靠北的地方去看看——如果能看到金州城就最好不過了。

這倒也不是什麼妄想,戰區距離金州城本來就不算太遠,今天的能見度也還不錯,只要能進入到七八里左右的可視範圍內,再加上望遠鏡的加成,大概就能看到金州城的城樓了。

先前這支後金軍的戰敗消息傳回去之後,必然會引起進一步的反應,或許稍後會有數量更多的後金軍出擊來尋找所謂的馬車目標。不過高橋南知道對手的戰場信息傳遞和反饋速度都比較慢,所以他也算好了有充足的時間先去金州城外走上這一遭。

幾裡地的路程轉瞬即到,雖然這邊似乎沒有發現成羣活動的後金騎兵,但出於安全考量,高橋南還是下令停止繼續往北行進。他讓人去將商人們帶下車來,然後向他們分發瞭望遠鏡,並立刻向他們傳授了該如何使用和調節這個東西。

商人們倒是知道海漢軍中有這麼一個神奇的寶貝,但在此之前都未曾摸到過真傢伙,當下也是大爲興奮,拿在手中各自把玩,個個都對其愛不釋手。劉尚見狀不免心裡暗自嘲諷這些傢伙沒有見過大世面,不過他似乎也忘了就在幾個月之前,自己也是三亞港區裡一個沒怎麼過見過世面的說書先生。

對好焦之後,從望遠鏡裡便能清楚地看到遠處地平線上的金州城了。後金佔領該城之後對城牆防禦也做過一些加固加強的處理,因此城牆比過去大明統治時期要更爲高大厚實。不過這幫南方商人也並不知道以前的金州城究竟是什麼樣,只能對眼前所見的景象嘖嘖不已了。

他們雖然不太清楚金州城的現狀如何,但也知道這地方過去是大明的地盤,如今這種堅城被後金給佔去,想要再奪回來恐怕就十分艱難了。而且就連武力超強的海漢軍似乎也沒有要繼續往北進攻的意圖,看樣子這金州城的防禦只怕是很難攻破了。

當下還是有不甘心的人向高橋南提出了這個問題:“請問高橋將軍,既然後金軍不堪一擊,何不揮師北上,拿下這金州城,與南邊的防線互成掎角之勢,豈不更加穩妥?”

高橋南對於這種外行問題本不屑於回答,但如今任務在身,只能耐着性子解釋道:“金州城城高牆厚,屯兵近萬,要攻下來的確是要花一番工夫。對我軍來說,現階段攻下金州城的意義不大,反而因爲要分兵守城,會進一步攤薄我軍在南邊防線上的兵力部署,這樣一來有可能會給敵軍留下可趁之機。所以對我軍來說,攻打金州城並非當下的最優選擇,但保持目前的高壓態勢,就可以逼迫對方不斷出兵打消耗戰,對我方而言大概是最划算的做法了。”

衆人不管聽沒聽懂高橋南的解釋,當下也都只能趕緊道一聲“將軍英明”。但至少有一點大家都聽明白了,那就是海漢軍方目前並不打算攻打金州城,而是打算保持目前的戰爭狀態,繼續給後金放血。不管海漢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這樣的舉措對大明無疑算是好事一樁,後金要在這裡保持足夠多的駐軍才能穩住局勢,而這樣其實就變相減輕了大明方面將會面臨的攻勢。

當然了,以海漢所表現出來的軍事實力,商人們也相信只要海漢真的想發動攻勢,那麼要拿下金州城或許真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任務。

其實高橋南所說的情況要用一句話解釋,那就是“兵力不夠”。海漢在遼東就這麼三千來人的作戰部隊,攻下的地方越多,駐軍兵力部署就會越加分散。而金州城這樣的大城就算順利攻下來了,調個三五百人去守城肯定不夠,調多了就影響整體部署,所以在兵力沒有得到足夠多的擴充之前,海漢軍方還是決定暫時先不動金州城,只是三不五時地鼓搗點動靜出來,讓後金軍不得不主動派出軍隊應戰。

在這個觀察點待了大約半小時後,有清亮的銅哨聲從附近的原野上響起,高橋南明白這是觀察到敵軍出現成建制調動的信號,而這附近就正好有屯兵近萬的金州城。當即便下令中止參觀,所有人回到馬車上,然後向後方撤離。

雖然反應稍慢,但後金軍總算是從中品出了某些味道,所以阿濟格再次派出了部隊,希望能夠截住這支被重點保護的車隊。

第1521章 利益交換2723.第2723章第1234章 潛入柔佛2758.第2758章第1991章第282章 花式吊打第1209章 基層官員第331章 李家莊的戰前準備2653.第2653章第297章 巡視廣州第2153章第1840章 戰後清算第1676章 秩序恢復第五百二十二章 說客第359章 房產開發第8章 籌備進行時(四)2527.第2527章2552.第2552章2836.第2836章3111.第3111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荷蘭人的打算第25章 勞改營(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昌化縣城2651.第2651章第七百三十章 被動的局面第1390章 難以掩蓋第240章 港區新規劃第306章 換屆選舉第四百九十章 立場不同第八百九十四章 明目張膽第1850章 政敵第六百五十五章 進退維谷3058.第3058章第1770章 跨國組合第1782章 藉機發財第六百八十四章 等待集結第322章 參觀考察第168章 海漢人的民政管理第1832章 進退維谷2633.第2633章第1177章 碰釘子2538.第2538章第九百七十二章 範迪門的三亞見聞第1701章 疫情第五百六十八章 幕後第1520章 三國聯盟第1095章 勞動力缺口第227章 越南之行(十)2677.第2677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解圍3236.第3236章第八百七十四章 攻舟山第1302章 儋州宣講第九百六十九章 貿易洽談第1672章 無路可逃3218.第3218章2750.第2750章2728.第2728章3050.第3050章第288章 慶功總結第294章 客串神棍第九百五十章 形勢變化第125章 戰爭販子第3433章3154.第3154章第1890章 香港島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近偵察第1576章 破釜沉舟第八百六十五章 安排與改造第26章 黎人(一)第1238章 破釜沉舟3073.第3073章第1807章 聯合行動第1330章 權限之爭第2299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壞打算第1735章 微妙處境3312.第3312章3109.第3109章3413.第3413章第1307章 平衡點第107章 市場變化第133章 水電站竣工第2038章第1499章 炫耀武力第2059章第373章 僵持的談判2480.第2480章第1803章 交換條件第八百八十二章 舟山招商會(七)2528.第2528章第1678章 特權機關3192.第3192章第2110章3326.第3326章2622.第2622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荷蘭人的計劃第1209章 基層官員2844.第2844章第1458章 大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