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蒸汽挖掘機

石碌鐵礦位於內陸山區,很少有外來人員到此造訪,因此本地也沒有什麼私營商業機構,礦工及家屬們的吃穿住用都是依靠國營機構來解決。比如這吃飯的地方就基本沒得選,只能去礦上的職工食堂就餐。

這礦工食堂的條件自然比不了縣城那邊,遠遠便看到有幾隊礦工在一排瓦房前排隊打飯。喬志亞告訴衆人,西礦坑這邊有三個食堂,其中兩個給礦上的工作人員供應食物,另一個則是設在家屬區附近。不過他們這羣人身份不同,自然不用跟這些礦工一起在露天排隊,當下便有礦上的幹部將他們帶到這排瓦房的另外一頭,進去之後發現裡邊已經擺上了三桌宴席。

“山裡邊條件有限,時間倉促,也就只能置辦這點東西了,小於小張,你們可不要嫌我這兒太寒酸啊!”喬志亞一邊說一邊招呼衆人入席落座。

雖然喬志亞說話客氣,但於小寶和張千智作爲下屬,自然不敢表現出任何的怠慢或輕視,何況這地方的就餐環境雖然差點,但幾桌菜可一點都跟“寒酸”兩個字沾不上邊。

劉尚自認也是走南闖北見過世面的人,但看到桌上這桌菜,有好些食材他也分辨不出來是什麼。俗話說山珍海味,這石碌位於內陸山區,海味自然不是此地主打,而桌上的各種菜品,食材便是以山珍爲主了。前面幾天吃到的東西一大半都是海產,到了這裡也總算是換了個風味。

劉尚這種臨時工的身份是上不了主桌的,儘管他很想聽聽喬志亞等人在席間會談論的話題,不過也不敢在這種場合太張揚,只能老老實實地與其他幾名同伴及礦上的陪客坐了一桌。

其實喬志亞等人在席間也沒有再過多談及工作方面的事情,更多的只是與於小寶等人聊一下各自近況,以及三亞這邊的一些新聞和人事變動。他常年居於昌化,對於外界的信息接受渠道比較有限,難得有人從三亞過來,自然要藉着這個機會多瞭解一些三亞方面的動態。誰升遷了誰調動了,這些人事變化雖然與他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但他作爲海漢的高級官員之一,這都是必須要關心的動向。

宴席雖然十分豐盛,但因爲還在工作期間,喬志亞需要以身作則,也就沒有讓人上酒水,只能以茶代酒意思意思,這席間的氣氛便自始至終沒有太熱絡。不過於小寶等人本來也有任務在身,自然不會太在意這種細節。吃完午飯之後,仍是由喬志亞親自帶路,引他們去看隔了一個山頭的東礦坑。

去東礦坑的路程有好幾裡地,而且一路上坡,徒步走過去還是有些累人,所以喬志亞讓人提前準備了馱馬,衆人便一同騎馬過去。劉尚本身會騎馬,但爲了自己經營的形象考慮,還是努力裝出笨拙的模樣,在旁人攙扶之下才跨上了馬背,小心翼翼地拉着繮繩唯恐胯下馬匹失控。

衆人行進了一段時間之後,便注意到了東礦坑這邊的環境有所不同,在通往前方的路上有一道近三丈高的門樓關卡,門樓上下都有荷槍實彈的海漢士兵值守。門樓兩邊雖然沒有圍牆,但卻建有高大的鐵絲網,向着兩邊無限延伸開去。劉尚看到遠處還有一個類似的門樓,那裡是提供給拉礦石的小火車通行,同樣也是有士兵值守,這纔想起來喬志亞先前說過,這東礦坑全是由在押犯人充當礦工,也難怪會用鐵絲網將這一地區圈禁起來了。

這地方几年前出過一次大亂子之後,執委會意識到這裡存在的諸多安全漏洞,便投下巨資讓軍警部門進一步加強了防衛措施。類似這樣的鐵網可不止這一層而已,事實上囚犯的日常生活和勞作都是在層層鐵絲網和警衛的嚴密看守之中進行,以確保本地關押的犯人苦役不會再有從此處脫逃的妄想。

在進入鐵絲網圈出的監禁區之後,衆人很快便看到了山坡上被高牆圍起來的一處所在,負責接待他們的典獄長餘震介紹說,那處高牆之中便是囚禁犯人的大牢了。

餘震早年是崖城捕快,後來投了海漢當了警察,然後因爲業務比較熟練,就調到了石碌這邊負責管理苦役營。當年石碌礦場發生暴亂的時候,餘震便已經是這邊的負責人了,不過那次暴亂並非他的指揮過錯,而且事後補救及時,沒讓事態過度惡化,勉強算是將功補過了。執委會和警察司認爲他比較熟悉這邊的情況,加之一直以來對海漢也算忠心,便將他的職務保留下來。

餘震自知僥倖,之後這幾年更是用心將這石碌東礦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反正上頭調撥的資金和相關物資都十分充裕,餘震便將這裡的防衛措施盡力作了完善。雖然最近幾年中並未完全禁絕囚犯的越獄行爲,但卻再無一例成功脫逃的案子發生,逃得最遠的甚至都還沒到達最外層的鐵絲網關卡便被捉獲了。作爲這裡的典獄長,餘震近幾年的成績單的確是可以拿出來在上級面前表功的。

於小寶等人對於這裡的犯人生態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在執委會的眼中,這裡的囚犯絕大部分都只是廉價勞動力而已,死活並不重要,不要超過上頭定下的折損比例就行。只要礦場能穩定地運轉,保持足夠的產出,執委會可不會去管這裡的囚犯是不是都能吃飽穿暖。因此在參觀本地的行程中,並沒有安排對監獄內部的視察。當然這對餘震來說是好事一樁,雖然監獄裡也並不是有什麼見不得光的地方,但這些達官貴人們進去總會有諸多不便,光是安全護衛就得安排許久。沒有安排參觀這個環節,他就可以省下許多麻煩了。

相較於監獄,於小寶更在意的是這礦上的生產狀況,特別是先前他向喬志亞問詢的蒸汽挖掘機,這個可不是他個人的意思,而是代表執委會來了解原型機的試用狀況。

海漢高層對於蒸汽動力機械的開發和應用一向都是十分重視,這可不單單是穿越者當中的一部分人心中懷有蒸汽朋克情節那麼簡單,而是海漢要步入工業化社會的必由之路。只有當蒸汽機大面積地在各行各業的生產中投入使用之後,所帶來的社會生產力大躍進才能讓海漢更快地壯大起來。蒸汽機目前已經在礦場得到了比較普遍的應用,但耗資較大、製造工藝較爲複雜的蒸汽動力挖掘機的開發進程還相對比較遲緩,所以這就成爲了近期執委會重點關注的工業項目之一。

在山坡上騎馬行進了一炷香的工夫之後,衆人總算是來到了東礦坑的邊緣。或是因爲這裡開採較早,並且配備的勞動力更多的緣故,東礦坑的坑口尺寸就要比先前看過的西礦坑大了約莫有三分之一左右,從坑口到底部的深度也更大。雖然礦坑內外足有上千人在勞作,還有成隊的警衛在來回巡視,但很快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坑底的一個大傢伙給吸引住了。

這個東西的外形很像是一節火車車廂,大小尺寸也差不多,可以看到車廂下方有幾個碩大的車輪,倒是要比火車的車輪尺寸大得多,可想而知其擁有一定的移動能力。車廂中間的頂棚上豎着一根菸囪,不斷有煙塵從中升騰而起。而最爲引人注目的是車廂的一端有斜着向上伸出的一支懸臂,與另一支稍細的懸臂呈十字交叉,細懸臂的另外一頭則是連接着一個碩大的挖鬥,正緩緩地從附近的坡面上進行挖掘作業。

劉尚很想看得真切一點,但從坑口望過去,相隔幾十丈之遠,根本就看不清這東西的結構和動作。正心急火燎之際,便聽喬志亞道:“這地方遠了點,我們下到近處去看看。”

劉尚心中竊喜剛生,又聽喬志亞接着說道:“……不過這麼多人下去,護衛起來也不是太方便,就小於和小張跟我下去吧,其他人在上面等着就好。”

喬志亞給出這個理由無可厚非,這礦坑內外起碼有一千多囚犯,其中不乏窮兇極惡之徒,於小寶這一隊十幾人要是全下去坑底,那爲了安全起碼得調上百人來進行護衛,少下去幾個人,就不易引起太大的騷動了。當然了,更深層的原因還是保密制度,這蒸汽挖掘機還在原型機狀態,海漢暫時也不希望外界知道自己手裡有這樣的採礦利器。雖然這次來的巡視組都是自己人,但根據保密制度,也只有於小寶、張千智這樣有一定權限等級的高級官員,纔能有資格到近處觀察這臺機械的運轉情況。

劉尚雖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自己資格還遠不夠在這種場合出聲,只能是目送喬志亞等人在一隊警衛人員的護送之下,沿着坑壁上的通道慢慢往坑底去了。

在下到坑底之後,於小寶與張千智才總算看清了這個大傢伙的構造。這個類似於火車車廂一樣的主體實際上就是蒸汽機的鍋爐部分和傳動機構,幾名鍋爐工站在車廂尾部,不斷地將燃煤鏟進鍋爐爐膛中,以維持動力輸出的穩定。

而車廂的前部構造就比較複雜了,汽缸通過齒輪和連桿將動力傳遞到前面的懸臂上,再由精鋼鏈條傳動來操作前懸臂和挖斗的動作。這挖掘機運作時需要兩人配合,一人在車廂前端的操作位負責懸臂的左右和上下動作,而另一人的操作位則是在後懸臂上,專門負責操作挖斗的動作。

這挖鬥近看才能看出其尺寸之大,每一下挖掘出來的礦石至少有一兩方的體積,然後慢慢轉向旁邊,將挖鬥中的礦石傾倒在旁邊的運輸車斗裡。這挖掘機雖然動作較爲緩慢,但基本上挖一下就能裝滿一車斗,效率比起人工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這臺機器運行的響動着實不小,於小寶等人雖然站在幾丈開外的地方,也依然能夠感覺到腳下的地面在微微顫動。而那些附近勞作的囚犯根本無需驅趕,自動保持着很大一段距離,看樣子都不敢距離這鋼鐵怪物太近。

“目前這臺機器每天能夠挖一百到兩百方礦石,具體看運行狀況而定。”喬志亞向他們介紹道:“機械性能還行,不過日常維護比較麻煩,一般工作兩天左右就得停工一天來進行維護,有些零件的耐用性還是太差。另外嘛,就是把煤和水運進來比較麻煩,你們看,我們還專門從坑頂修了一條水管下來,就是爲了維持機器的運轉需要。”

蒸汽機日常運轉最大的消耗就是燃煤和淡水,而這兩樣東西都得從礦坑之外運進來,多少也得佔用一些人力來維持物資補給。至於日常維護所需和消耗,這就沒有定數了,不過比較容易出問題的零件都在本地準備了足夠的備件,一般也不需特地從三亞那邊調用備件來進行更換。

根據這段時間的試用,總結下來的情況就是這臺挖掘機的工作效率的確是大大勝過人力,但需要維護維修的頻率還並沒有達到實際使用的要求。此外在操作的便利性方面,還有許多可以作進一步改進的細節。喬志亞對此已經整理出了一份使用報告,等下一班回三亞的交通船就送回勝利堡去。

劉尚站在礦坑口,看着喬志亞等人在近處對着那臺挖掘機指指點點,不免也是心癢難耐。他對這些機械頗有興趣,很想也走到進處去看個究竟,但這個願望大概是沒法在此地實現了。

喬志亞等人在坑底這一待就是許久,坑口衆人又不能擅自活動,只能原地待命。一直等了一個多時辰,才見到喬志亞等人回來。劉尚本來還懷有希望接下來會分批下去參觀挖掘機,但喬志亞卻宣佈今天的參觀便到此爲止了,徹底絕了他的念頭。

2577.第2577章2548.第2548章第1929章第1519章 利益當先2496.第2496章第2101章3025.第3025章第八百三十二章 謹慎的許心素第1378章 取其輕第360章 房地產的經濟賬第九百九十五章 軍事援助2592.第2592章3046.第3046章2794.第2794章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98章 蒸汽機2588.第2588章第七百一十一章 澎湖的未來第1575章 針鋒相對3397.第3397章2960.第2960章第2208章3218.第3218章2936.第2936章第2207章2478.第2478章第1710章 政績2807.第2807章第1726章 熱鬧的三亞第五百零八章 高層會談第六百二十五章 福建攻略3059.第3059章第八百九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365章 參觀陳列室第1794章 難以滿意第3428章2515.第2515章第1721章 糧食新政2919.第2919章第八百二十一章 但盡人事3201.第3201章3342.第3342章第2079章第1491章 應對乏術第62章 火炮(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3184.第3184章第1807章 聯合行動2420.第2420章2936.第2936章3036.第3036章第1933章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2217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瞌睡遇枕頭2971.第2971章第1475章 夜談3387.第3387章第1339章 意想不到第1793章 落腳之處3133.第3133章第1499章 炫耀武力第88章 僕役市場第1070章 騎兵的短板3012.第3012章第47章 勞工等級制2947.第2947章第1941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顧凱答疑第95章 貨幣(一)第1279章 天下第一3408.第3408章第193章 駐崖辦的不和諧因素第2172章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3028.第3028章3323.第3323章第3章 分工合作第1210章 出發南行第1592章 開眼界第1457章 回遷遼東第1009章 開國慶典(九)2726.第2726章第1117章 內憂外困第392章 破城2576.第2576章第109章 比逼格更逼格2731.第2731章2507.第2507章2826.第2826章3231.第3231章第153章 關於新航路的意見分歧第2364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港區見聞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第187章 複雜的籌備工作第九百三十四章 權衡利弊3214.第32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