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

“楊將軍”

李巖臉上帶着一絲和煦的微笑,聲音圓潤穩重,令楊廷玉想起了一個人。

“你是何時得知官軍要從你那裡突圍的?”

“回節度使,大約是卯時初刻”

“當時營裡有多少能立即出動的人馬?”

“按照大順軍的規制,末將安排了五百騎值夜,當官軍衝過來時,大營裡立即吹響警號,擂響了戰鼓,而末將也帶着三百騎衝了出去,留下兩百騎以防敵軍衝撞大營”

“不到一刻的時間,又有七百騎整頓完畢出營助戰,不過此時末將這三百騎卻被官軍留下來的幾百騎攔住了,等末將與大營裡出來的騎兵將這幾百騎圍住殲滅後,大隊敵騎已經遠去了,彼等逃跑心切,又是熟門熟路,天色又很暗淡,末將雖然追了一小段,卻只能眼睜睜看着彼等遠去”

“嗯,你部損失了多少?”

“三百騎左右”

此話一出,在座的諸人都是大吃一驚。

彼等剛剛抵達代州時,周遇吉曾親自帶領一千騎夜襲李過的大營,一千騎幾乎將李過的大營殺了一個對穿,雖然等天亮之後李過清點人數並沒有損失多少,不過到處是燃燒着的帳篷,號稱除了親兵營之外最精銳的前營狼狽如此也是令他這個前營大將很丟臉。

這還不算,作爲一直跟着李自成轉戰南北的大將,李過也是一個機敏之人,當晚當週遇吉展開夜襲時,他的大營裡還有一千騎值守,他下面的猛將田虎立即對官軍展開阻截。

可結果令他很是後怕。

當晚,田虎的騎兵損失了七百多,而留在大營裡的周遇吉騎兵卻只有兩百多!

這麼說,辛思忠的右營騎兵竟比前營還厲害?別人不知道,不過他李過是一萬個不相信。

此時,連李自成也來了興趣,“咳咳”,他輕咳一聲,“起來吧,辛苦了”

李自成一發話,楊廷玉頓時鬆了一口氣,趕緊站了起來,不過頭依舊低着。

“李巖,你還有話要問嗎?”

“回稟陛下,沒有了”

楊廷玉這才明白,敢情剛纔李巖那些話是爲自己解圍的。

“軍師”

隨着李自成那蒼涼中透着沙啞的聲音響起,宋獻策趕緊站了起來,說起來也可笑,他站起來也就與李巖坐着一般高,不過在座的諸將並無一人輕視於他。

“陛下,容微臣占上一卦”

只見他身上掏出一個龜殼,三枚銅錢,在地上搗鼓一陣後,便對着李自成說道:“陛下,無妨,周遇吉只是我大順北征途中一個小挫折而已,想那唐僧去西天取經都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何況我等是助皇上奪取天下”

“不過”,見衆人的目光都在自己身上,宋獻策不禁得意起來,“饒是如此,按照卦象顯示,周遇吉雖是纖毫之芥,不過必須徹底拔出纔是,否則,北征不會順利”

“好……”

李自成剛要說話,大帳的門簾一下被推開了,一陣沉重的腳步隨即傳來過來。

衆人不用擡頭,這樣的威勢,這樣的份量,也只有號稱權將軍之首,幾與李自成並駕齊驅的大將劉宗敏纔有。

果然是劉宗敏,他剛剛從代州城回來。

年歲比李自成略小,身材中等,卻異常寬闊厚實,加上身上甲冑,就如同一尊移動的門神,一叢濃密的絡腮鬍子之間,面色沉寂帶着些許桀驁,腰間掛着兩把大刀——自從李自成稱帝后,除了親衛李雙喜,劉宗敏是唯一可以帶着兵刃來參見他的人。

“皇上……”

劉宗敏向李自成拱了拱手,李自成趕緊打斷他,“捷軒,無須多禮,如何?”

劉宗敏說道:“周遇吉這廝倒是好算計,城裡頭統共就八千人馬,與我軍作戰損失了大半,剩下的一個晚上全都跑了,聽那知州老兒說,一部分從北面的句注山上了雁門關,一部分都是騎兵,正是周遇吉那廝統領的,多半去了寧武關”

李自成讓他坐下來,這才說道:“寧武關可比代州難打多了,我等該如何行事,趕緊說來”

辛思忠趕緊上前,“陛下,周遇吉是從末將這裡逃脫的,末將願意打頭陣,誓取寧武關一雪前恥!”

“好!”

李自成站了起來,他走到辛思忠面前,抓起他的左手,用自己的手拍道:“三哨,你也是跟着我的老人了,這一次就依你,除了右營騎兵,全部的步軍也歸你統轄,限你十日之內拿下寧武關!”

辛思忠心理一凜,心裡腹誹着,“寧武關有三道關口,都挨着管涔山、句注山的邊緣修建,不說別的,中間的關城周圍就有七八里,完全不亞於一座府城,區區代州就打了十日之久,何況寧武關?”

面上卻是帶着喜色,他單膝跪下道:“是,陛下,末將必不負陛下重託!”

第二日,李自成留下黨守素、李巖鎮守代州,並攻略繁峙縣、五臺縣,而讓右營辛思忠爲前鋒,將山西境內投降的明軍全部劃給他指揮,以袁宗第的左營作爲他的後繼,大軍相繼出發,越過句注山之後很快就來到寧武關附近。

寧武關,西側挨着管涔山,東側緊鄰句注山,城池核心便是連接着兩山修建的,再加上南北的“外城”,周長八里,桑乾河的上游灰河穿城而過。

在關口南北兩側還有好幾處堡寨,不過,當週遇吉從代州退到此地後,苦於兵力不足,已經將其它小堡的軍力全部收縮到關城,眼下山西行都司的大部人馬,加上寧武關副將以下合計八千人馬鹹集於此,大順軍想要一舉奪下此城肯定是要花一番功夫的。

關城南面,灰河西岸,攻城先鋒辛思忠的右營已經在那裡紮下大營,袁宗第的大營紮在辛思忠大營之南,而李自成的剩餘人馬全部駐紮在灰河東岸。

辛思忠大帳。

辛思忠居中,辛思孝、劉體純在左邊,嶽鎮邦、楊廷玉在右邊。

按照楊廷玉戴罪立功的說法,辛思忠對大營也進行了劃分。

楊廷玉爲前鋒,督領投降明軍左光先、白廣恩、王定、王根子、張雄、牛勇等部打頭陣。

嶽鎮邦營繼之。

而辛思忠則帶着辛思孝、劉體純作爲楊、嶽二人的“後繼”。

其實,辛思忠心裡清楚,這一戰,纔是楊、嶽兩人真正的一戰,以前在甘肅有了李棲鳳這位總兵的投降,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是不戰而降,辛思忠動嘴的地方大大超過動手,雖然在攻打祁廷諫、李洪遠兩土司時有些戰鬥,不過那功勞多半在如今自己的親衛隊長、都尉安巴手裡,楊、嶽兩人的真正實力辛思忠自己也想瞧一瞧。

“將軍,末將是這麼想的” wωω¸ тт kān¸ CΟ

楊廷玉正在侃侃而談。

“我軍的紅衣火炮還有好幾日才能抵達,皇上又給我等定下了十日之期,若是等到大炮到了才展開進攻,這時間肯定來不及”

“故此”,楊廷玉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這笑容很詭異,在辛思忠等人看來這是他胸有成竹的模樣,不過在嶽鎮邦、安巴看來卻別有滋味。

“先前在攻打代州時,王根子部、張雄部、牛勇部損失頗大,而實力更強的白廣恩、左光先兩部還有相當的實力,左光先是秦軍悍將,不如將他的部下分成五撥,晝夜不停地攻打,先打五日再說”

“那接下來……”

左光先部再是悍勇,也不會比在太原投降的張雄、牛勇,以及在西安投降的王根子部強到哪兒去,辛思忠知曉楊廷玉肯定有殺招,便趕緊問道。

“將軍”,楊廷玉的面色突然又鄭重起來,“此事事關重大,能否容末將先賣一個關子,等到第六日,自有分曉”

那劉體純聽到了不禁大怒,“你個驢日的,如今十日之期是闖……皇上下給整個右營的,事到如今你還有閒心賣關子,到了第六日你若是沒有拿下寧武關,整個右營都跟着你遭殃……”

“咳咳”,辛思忠輕咳一聲,打斷了劉體純這位闖王老部下繼續發難的想法,“就依你,不過在第五日晚上,你要事先來到本將的大營分說明白”

“得令!”

於是,從第二日開始,左光先五千寧夏兵馬開始猛攻寧武關!左光先每日派出千人正面進攻關城,待得軍卒傷亡三成後便退下。

這樣的進攻一開始便是五日,這五日,左光先部大約損失了約莫兩千人,但一看就是並沒有全力進攻的模樣。

照這樣下去,就是一個月也拿不下關城,周遇吉自從當上山西總兵後,不僅裁汰老弱,還大力修葺城防,用於防守的設施、器具也儲備了一大堆,除了八千正規軍,城裡還有幾千青壯隨時待命,想要輕鬆拿下完全沒有可能。

由於許下了十日之期,加上之前周遇吉在代州的“傑出”表現,李自成倒沒有催促辛思忠部馬上進攻,當然了,這也與當下大順軍錢糧充足大有關係。

拿下太原以及附近城池後,除了在府城的繳獲,彼等從周圍城池大大小小的晉商那裡經過追贓助餉後又狠狠地颳了一大筆,這些錢財和糧草,讓中權親軍花上一年也沒問題,如今一部分被送到了西安,一部分正由黨守素的後營看管着。

故此,如今的大順軍有的是時間來與明軍對耗。

寧武關城,山西總兵衙門。

一位年約四十的威武漢子正在與幾位軍將說話,最突出的是兩位,當中的那位自然是如今的山西總兵周遇吉了,而在他的左下首卻是一位彪形大漢,年歲與周遇吉相近,面相卻與前面提到的李過相似。

姜瓖,陝北榆林人,歷史上的大同總兵,這一世卻在寧武關副將的位置上,還是周遇吉的手下。

姜瓖意外的出現,會給周遇吉的鎮守大計帶來影響嗎?

“本督始終不太放心”

周遇吉在江南“逼反”萬丹偉徵後,一度也受到崇禎的冷遇,不過最後還是讓他回到了山西總兵的位置上,畢竟,也只有他才能壓得住還在岢嵐州、永寧州一帶的喀喇沁部落,不但如此,還給周遇吉掛了一個“五軍都督府右都督”的職銜,這也是爲什麼周遇吉眼下出口便是“本督”的來由。

“彼等來到關下五日了,每日就是對南城進行攻打,可惜那左賊的人馬雖然精銳,我等準備充分,彼等大多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其久困堅城之下,就不怕我大明另有大軍抵達?”

姜瓖笑了笑,“大軍?哪裡有?大同的王樸?宣府的王承胤?居庸關的唐通?還是山海關的吳三桂?山東的劉澤清?都不大可能,故此彼等纔會如此有恃無恐”

“可彼等拿下太原之後,糧草充足,而我軍雖然是以逸待勞,城裡糧草也只儲備了半年……”

“轟!!!”

此時,突然從外面傳來一陣巨響,周遇吉與姜瓖對望一眼,都是大驚失色。

“賊寇的火炮到了?”

兩人想的都是這個,他二人趕緊聯袂快步來到南城門附近,這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裡要說明的是,寧武關城牆附近並沒有護城河,但城牆異常高大厚實,想要通過梯子蟻附攻城難度還是很大的,但令他兩人沒有想到的是,南城門眼下卻整個倒塌在一片磚石瓦礫之中!

“穴攻之法?”

其實他二人想錯了,這五日,在左光先部的掩護下,楊廷玉已經偷偷挖了一條地下通道,直通南城門附近,而彼等挖地道並不是奔着穴攻去的,而只是在地下挖了兩米左右,爲的就是將一口裝滿黑火藥的棺材放到城門下面!

“難怪剛纔一陣時間,彼等的攻勢突然異常猛烈起來,原來都是爲了掩護彼等最後的穴攻!”

不過周遇吉並不想輕易放棄,隨着他一聲大喝,在他身邊立時又聚起了幾百人馬。

“保護缺口!”

周遇吉拔出了身邊的長刀,帶頭衝了上去。

而在大順軍那邊,白廣恩部整整三千人馬全部衝到了這處長約十餘丈的、堆滿磚石瓦礫的缺口附近,而左光先部這幾日殘存的人馬、王根子等人馬又開始大規模地對城牆進行進攻了!

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東(2)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二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上)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四手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二十九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上)第三章 總攻前夕(二)藩國雲集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十九章 大漠雄心之九:部族騎兵的對決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二十二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下)塔什干總督的禮物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七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③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五十八章 尾聲(4)人事(下)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二十八章 尼布楚大會(下)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七章 阿拉套之戰(3)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十章 秋之行(10)特蘭西瓦尼亞(上)第二十六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4)第二十三章 一怒殺人第五十三章 蒸汽航線(5)將岸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三十三章 直布羅陀之戰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十九章 狂飆(2)遇阻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中)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四十四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上)第六十六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6)第八章 秋之行(8)暗流涌(下)第五十八章 尾聲(4)人事(下)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六十二章 明斯克大公國(4)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五十六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Ⅴ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二十八章 少年行(三)戈仲文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上)第三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十四:火中取栗(3)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十九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④第十六章 鉅變開始(2)騎兵都尉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十四章 斗轉星移(上)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六十五章 月亮女神聯盟(1)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二:克里米亞的百姓們(1)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