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烈焰級

1263年,2月4日,驚蟄15日,追雲號。

“哇,好大!”

發出這聲驚歎的是剛剛登上追雲號的林大力。他眼前的露天甲板一片平直,幾乎有一整條街長,兩側零零散散佈置着火炮,水手們圍在舷邊,自豪地看着碼頭上的人羣。

“呃……確實大啊,但其實也算好嘛。”這是見多識廣的魏萬程。

其實他說的對。烈焰級雖然幾乎有兩個早期的星火級長,但是五六百噸級的船其實南宋早就能造出來了,比這更大的都有。之所以她在外面看着大,是因爲前伸的首斜桅和高聳入雲的主桅大大加強了視覺效果,看上去奇大無比。但是單看船體的話,並不比明州港口常見的巨型海船更大。甚至因爲強化操縱性能的設計,沒有高聳的艏艉樓,所以比同噸位的船其實還要小一點。

具體來說,烈焰級船身長40米,水線長36米;最寬處就在水線處,寬9米;吃水2.8-4.0米。一般來說,吃水過淺會導致姿態不穩,吃水過深會導致阻力過大,戰時狀態會把水線控制在3.5米左右,以取得穩定性和航速的平衡,此時排水量約500噸。而最大貨運狀態下,吃水達到3.8米,航速自然會犧牲一些,但總排水量可達600噸,運輸量驚人;此時還留了0.2米的冗餘,但除非是安全的短途運輸,否則不建議使用。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他們兩人到處張望着看熱鬧的時候,李濤已經嗅着味道跳到了船艙中,先一路下到了底艙,又一點一點摸了上來。去年戰爭打完之後,他就被緊急調回了江南坐鎮,沒來得及參與烈焰級最後的建造過程,現在當然要好好看看啊!

烈焰級的船艙內部,從下到上由內部甲板隔成了三段貫通的艙室:底艙、客貨艙和炮艙,用前後兩道樓梯和中央的一個直通式天井聯通。

最下層是底艙(第0甲板),從底龍骨算起約高2.4米。如果沒有裝貨物的話,站在底艙之中,可以看到兩側的船肋如同翅膀一樣從底下向兩側環抱開來,一根接一根密集而有韻律地向前後延伸出去,構成了船體的骨架。正常情況下,底艙底部鋪了一層壓艙石,將最底下那段不規則的三角形區域鋪滿,形成了一個相對平整的地面。

在壓艙石之上,還鋪了一層有承載作用的格柵,以防進水後直接沾溼貨物。爲了防水,底艙裡面還有傳統的水密隔艙設計,不過這個隔艙板沒有承力作用,真的只是隔水的薄板了,而且這些板子也是可拆卸的。一旦真的進水,艙內裝備了螺旋式抽水機,可以將水從壓載艙直接抽到露天甲板再排出去。

其餘艙室,水密艙與其說是取消,不如說是進化了。船艙內部各處艙壁、柱、樑、甲板上都有規律地設置了標準化的隔板槽和固定孔,可以根據需要裝上隔板,將艙室橫向或縱向靈活地分割成各種大小的艙室。

這次雖然是試航,也搭載了滿滿的貨物,貨箱堆積在格柵上,幾乎把底艙整個堆滿,只留下中間一條窄通道。不過貨箱頂部空出了幾條一人長的空間,應該是守貨的船員睡覺用的。

底艙頂上是第1甲板,甲板上的艙室是客貨艙,高1.8米,可以根據需要,裝載較輕的貨物或者改成居住艙。不過,由於這段艙室就在水線位置,艙壁上無法開窗,居住條件很差,所以這次追雲號沒有在裡面設置牀位,而是作爲貨艙使用。裝載了輕貨的標準箱有規律地堆放着,裝得並不是很滿,人可以在貨堆間輕鬆地走動查看。不過全高1.8米扣除甲板厚度也就1.6米,矮小的水手走動起來還行,對於李濤這個大高個來說就必須彎腰低頭才行,實在太壓抑了。

客貨艙之上是第2甲板,又稱炮甲板,上面的艙室自然就是炮艙。這層或許是爲了戰鬥效能,或許是因爲軍官們常在此走動,所以高度達到了2米,大部分人都能直着行走,舒適度比下面強多了。這一層自然是用來安置火炮的,海洋部自從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就對它念念不忘,現在夢想總算是實現了。

追雲號的炮艙兩側一共開了12對也就是24個炮窗,其中最前端的兩個是直衝着船體的正前方的,用於追擊時使用,其餘22個都是側向的炮位。而艉部的四個平時兼用作軍官艙室,戰時也可以放置火炮,不過現在只是試航,別說軍官艙室沒放炮,前面的九對常備炮位也只裝了六對巨龍炮意思一下。

戰爭結束,財政不可能無條件向軍方傾斜了,總得回覆正常的發展才行。雖說海洋部仍然有不小的預算,但他們還有一大堆錢要花,養兵造船不都得要錢?最新的烈焰級更是造價昂貴。所以衡量之下,只能優先造船、募兵,武器就先適量即可,反正現在海上壓力也不大。最後的結果就是,火炮的產量大幅下降,適合烈焰級的巨炮更是稀缺,試航時只能先湊合了。

現在,寬敞的炮甲板空蕩蕩的,只有孤零零幾個炮位,剩下的部分被安裝上了吊牀,用作水手的牀鋪。呃,這倒不是湊合,實際上,就算炮甲板裝滿了炮,大部分普通水手還是要搭起吊牀跟大炮擠在一起睡的。沒辦法,我們大航海時代就是這麼辛苦的啦。

這也不算是虐待,炮艙至少還有個窗,就算要睡吊牀,條件也比下面的客貨艙好多了。而且一旦跟有火炮的敵人(如果有的話)打起來,吊牀和裡面的被褥多少能起到一點緩衝作用,可以吸收炮艙內四濺的木屑,也算是一種防護設施了。

經過這麼多改進,乍然看上去,烈焰級的模樣與之前的星火級完全不同,完全是一艘不同的船了,但瞭解她們的人,則能如數家珍地說出她們之間的傳承關係。

星火級最初以福船爲基礎製造出來,但發展到後期,結構與最初的“寒露”等船已經截然兩船了。後期型號船型更合理,水密隔艙結構向力學性能更完善的肋骨結構進化,細節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烈焰級,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進化而來的。

烈焰級的客貨艙和底艙,其實就是從星火級的兩層艙室發展過來的,而炮艙這層的炮甲板,其實就是原先星火級的露天甲板。烈焰級在星火級船體的基礎上放大之後,把原露天甲板的舷牆高度大幅提升,一直升到與後半部的艉樓舷牆平齊,再將艉樓頂甲板向前延伸出去,一直覆蓋住整個炮甲板,就成了新的露天甲板,兩道甲板之間也就隔出了炮艙這個獨立的艙室。從數據上也能看出兩級別船隻的傳承關係,戰鬥狀態,烈焰級炮甲板的炮門底緣距海面約1.5米,而星火級的露天甲板炮位距海面也是這麼個高度。

炮艙後部兩對炮窗所在的位置,就是原先的艉樓、現在的軍官艙室。其中最後一對炮窗所在的位置是單獨的艦長室,佔據了兩窗相對着的整段甲板,裝修豪華,有股東進駐的時候就給股東住,不然就是艦長的私人空間。倒數第二對炮窗左右各有一個軍官艙室,右艙四個鋪位,左艙兩個鋪位,分別供給中級和高級軍官。兩個軍官艙之間有一段三門相對的空間,擺了張桌子,是餐廳兼會議室。

追雲號的軍官艙佔用了兩對炮窗的空間,相應的就沒有在後面懸吊龐大的豪華艉樓,只是稍微外擴以方便軍官觀察側舷的情況,整體線條很是流暢,配合上面的平甲板,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而且它另有低調的奢侈,軍官艙的舷窗和後窗上鑲嵌着大塊的平板玻璃,光照效果極爲良好,要是懂行情的人看了能亮瞎雙眼。

這四個艙室便是船體內部的情況,炮艙再頂上就是露天甲板了,也就是魏萬程等人上來之後一直傻站着嘖嘖稱奇的敵方。

李濤去韓鬆的艦長室參觀了一圈,很是羨慕嫉妒恨,數着指頭算了一遍得第幾艘才能輪到自己之後,沒有走艉部樓梯,而是特意走到艏樓梯處,從寬敞的天井處回到了露天甲板上。

這個露天甲板,與傳統船隻前艏樓後艉樓兩頭高的設計完全不同,終於實現了海洋部某些人唸叨已久的平甲板設計——從頭到尾完全平直,幾乎完全沒有上層建築,除了特意設置的阻攔檻,沒有任何臺階添亂,可以推着小車方便地搬運各種物資,同時也降低了重心和風阻,提高了操縱性。

這一層也設立了多個炮位,艏四艉八,可裝備12門火炮,不過由於位置更高,不能裝備太重的巨炮,海洋部計劃配備一批在上次戰爭中大放異彩的D1式150mm短重炮。當然,現在也沒配齊,只放了六門裝點一下。

按武備組的計劃,D1式被正式命名爲“鯊”炮,稍後還會推出同口徑但是更長的D2“鯨”,遠期還會有D3“鯤”。鯨炮將成爲烈焰級的主力火炮,放置在炮甲板上。

如果火炮全部配齊的話,追雲號將擁有24門鯨炮和12門鯊炮,並且在角落搭配一些後裝式的獅牙炮。這種情況下,她將具有極其恐怖的火力,甚至超越了清河之戰中大放異彩的東海號。而且統一口徑的火炮使得後勤較爲簡單,戰鬥效能很是可觀。可是,貨幣化結算後火炮本身就價格不菲,而且這樣下來光炮手就要幾十上百人,算上其它人員一艘船恐怕得二三百人才能玩得轉,光是人員開銷也不少,所以非戰時是不會配備這麼多炮和人的。

第474章 國使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298章 濟南之圍(2/4)第343章 蕭條第471章 東隅島第814章 新航路 三 南泥灣第45章 南宋造船業第151章 黎明之戰 四(第二更)第844章 安西省第56章 四輪馬車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266章 大變局第516章 文化場所第388章 藝術品般的船……和價格第590章 炮戰第271章 護衛 下第275章 滿萬了第684章 都好起來了 二 (加更)第426章 野戰合成營第227章 揚州第775章 第二把火:治河第574章 黑龍江上 一 骨嵬島第739章 大潰敗第566章 通商 一第516章 文化場所第781章 維新第475章 逐客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92章 騎兵第188章 什麼,東海國?這下玩大了啊!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328章 泰山之戰 三 炮對砲,火力制勝的新時代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309章 清空第349章 鬱蔥山第528章 船用蒸汽機第392章 銀行業第775章 第二把火:治河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第508章 投資第846章 鑿空 二 天山郡,黃草縣,鬆關第157章 測地術(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三次加更)第362章 收穫第358章 忽必烈的憂鬱第619章 共克時堅 八 量化寬鬆第350章 百里馳援董文炳第441章 南洋戰略第849章 鑿空 五 怛邏斯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後19章 大海第599章 進擊的滕國 一第120章 中場休息第93章 彈如雨下第836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八 血與火的海洋第15章 海洋事業第161章 管委守國門(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七次加更)第70章 對日貿易 二 謝國明(第七更)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四次加更)第744章 多鉚蒸剛第519章 僞原子論(加更1/2)第788章 改土歸流 下第334章 泰山之戰 九 兵對兵,滑膛槍的極致,疾風暴雨般的一分鐘!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519章 僞原子論(加更1/2)第826章 闖關第83章 新的建設 一 造紙廠(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割肉加更)第717章 火線救援第473章 日本病了,其名爲錢第427章 西南駐屯軍第654章 禮崩樂壞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693章 回回炮第356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384章 全取京東宋世祖第734章 元軍的反擊第543章 深圳堡第428章 北上:郵遞業第762章 冬狼第892章 遲疑第527章 鐵路計劃第694章 一日城第157章 測地術(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三次加更)第78章 第三產業第478章 瀛山島與遠洋艦隊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第909章 一路向南(大結局)第734章 元軍的反擊第387章 露天甲板第783章 風水輪流轉第216章 昂貴的正義第444章 另一個世界:異域貿易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715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596章 寧陽模式 下第112章 山河防線 一 棱堡第588章 圍點打援第192章 尖刀第653章 事變第698章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