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涉外案件年均增長近30%,我國日益成爲國際知識產權訴訟優選地

中國日報6月27日電 (記者 曹音)最高人民法院今日舉行"加強科技創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專題座談會。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出席會議並講話。

據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郃中林介紹,2019年成立至2024年6月26日,法庭共受理案件20338件,審結17638件。過去五年,法庭涉外國當事人案件約佔新收案件總數的10%,年均增長28.6%,發明專利授權確權案件中的涉外案件更高達三分之一,且當事人均爲外國主體的案件不斷增多。"我國是世界上審理專利案件最多的國家,並日益成爲國際知識產權訴訟優選地。"郃中林說,"高質效審理這些涉外案件,彰顯了我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隨着我國科技進步和產業創新,我國利用外國技術和外國利用我國技術日益交叉並存。郃中林強調,持續貫徹平等保護,推動科技開放合作和互利共贏,是法庭審理涉外案件的原則和目標。

例如,在美國加州某大學董事會與國家知識產權局、上海復某醫藥科技公司發明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中,法庭維持外方專利權人的藥品專利有效性。該專利涉及恩扎盧胺化合物,主要用於治療難治型前列腺癌。美國加州某大學董事會系該專利的專利權人。上海復某醫藥科技公司以涉案專利不具備創造性爲由,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得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支持。美國加州某大學董事會不服,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同時提交補充實驗數據,主張涉案專利具備創造性。一審法院判決撤銷被訴決定,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重新作出決定。上海復某醫藥科技公司、美國加州某大學董事會均不服,分別提起上訴。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二審認定,美國加州某大學董事會提交的補充實驗數據應予接受,維持原判。

郃中林介紹,該案涉及全球第一個獲批上市的主要用於治療難治型前列腺癌的核心化合物專利的有效性問題。該案判決認定涉案專利具備創造性,體現了中國法院對中外主體的知識產權的平等保護。同時,他告訴記者,判後涉案專利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來信表示,本案判決作出後受到國內外醫藥企業的高度關注和好評,降低了跨國企業在華經營的不確定性,給廣大創新藥企積極研發和向中國市場引入好藥新藥注入了強心劑。

除了在涉外案件中堅持貫徹好中外當事人平等保護原則,郃中林表示,法庭成立以來也積極參與國際知識產權治理,努力打造國際知識產權訴訟優選地。

此外,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來,法庭受理案件類型與我國科技創新、市場競爭和對外開放同頻共振,涉戰略性新興產業案件佔比超三成,發明專利案件年均增長30.9%,判賠超億元案件和認定構成壟斷案件不斷增多。"通過對大量技術類知識產權和壟斷案件的公正高效審理,積極促進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市場競爭,有效助力提升國家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國家發展戰略的司法保障明顯增強。"郃中林補充說道。

談及未來如何以優質高效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更好服務保障科技創新、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指出,要加強制度機制建設,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審判質效;加強審判理念更新,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加強高新技術成果和新業態新模式保護,進一步推動技術革命突破和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加強科研人員利益保護,進一步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加強公平競爭秩序維護,進一步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加強平等保護與國際合作,進一步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銜接協同保護,進一步推動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完)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