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薪資增加了?勞工平均年薪增3.5萬 女性卻少男性2成5

勞工示意圖。(圖/記者一中攝)

記者賴亭羽臺北報導

財政部昨(8)日公佈「由財稅數據探討臺灣近年薪資樣貌研究報告分析全國近千萬納稅人薪資所得,將臺灣貧富、性別與世代差異具體量化。報告指出,全年工作天數滿180天以上受僱人員年薪資所得平均數自2011年至2015年中,由原本的51.2萬元漸增至54.7萬元,貧富差距倍數則從2011年的13.3倍,縮小爲12.6倍;然而統計指出,有近四分之一、130萬名勞工爲低薪族,而造成低薪族增加的原因,則是因打工族人數不斷上揚。

財政資訊中心公佈數據顯示,納稅義務人中篩選全年工作天數滿180天以上的受僱人員,年薪資所得平均數從2011年51.2萬元,增加至2015年的54.7萬元;年薪中位數則由37.5萬提升至40萬元,顯示整體分佈相對提高。然而中位數佔平均數比重歷年約都在7成4左右,顯示其右偏分佈之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以統計角度而言,由於其右偏分佈之特性,代表着低薪者衆、高薪者少,若拿最高與最低相加相除,其所得之數值並不會如中位數準確:因此此次中位數提升,也可視爲總體薪資之成長。

以性別來看,男性月薪中位數約高出女性9,000元左右,女性整體薪資約佔男性的7成7,換句話說,女性月薪中位數平均少了男性近2成5;若按薪資級距區分,薪資4-6萬元組的男性人數較多,女性主要薪資則落在2-3萬元。

另外,若以年齡來區分,平均40歲以下的受僱者的薪資成長皆爲未達3%,相反地,41歲以上的受僱者薪資增幅則多將近1成,該數據也顯示青年薪資低緩成長現象,遠較其他年齡層嚴重。

若以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薪資水準指標設算,月薪中位數低於中位數三分之二者,則屬低薪族,我國低薪族佔比約2成5,與近年勞動市場「打工族」人數日益增加有關;然隨基本工資調升與景氣回溫,佔比也逐漸下降。其中低薪族多屬非上市(櫃)公司、與40歲以下年齡層,集中在勞力密集計時人員多的業別

本研究界定範圍統計爲:全年工作天數滿180天以上,受僱於營利事業並且投保勞保之本國人,在100年至104年間,人數約在472萬人至512萬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