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高教機「勇鷹號」 明年6月首飛、115年前交付空軍66架

軍聞社記者卓以立報導

空軍新式高級教練機A1機於今年9月24日出廠中科院航空所表示,勇鷹號從整機外型設計分析風洞吹試、藍圖繪製結構測試地面整合測試、飛試驗證、部分系統件開發、生產製造組裝、地面輔助訓練系統到整體後勤支援系統,皆由國人自主完成,重新厚植臺灣航太工業人才鏈,並將該研發成果技轉國內民間廠商,協助其通過認證,作爲後續多款軍用新機供應廠商,同步提升「國機國造」的自制率,輔導國內航太產業升級,除強化國防自主能量,進而提升我國航太技術,讓我國躋身高端國際航太國家之列。

中科院航空所指出,民國105年起,在國防自主的政策主導下,推動「國機國造」計劃,中科院航空所開始研製新式高教機,民國107年3月完成關鍵設計審查(Critical Design Review),並規劃將生產4架原型測試機,包含飛試用的A1及A2機,以及2架結構測試機T1及T2機,民國107年6月1日A1機執行上架組裝,今年9月24日出廠,並命名爲「勇鷹號」。

中科院航空所說,勇鷹高教機專案預劃在民國109年5月完成首飛備便審查,6月進行首飛任務,在民國115年前,將交付空軍66架飛機、26套地面輔助訓練系統(GBTS)包含16套任務計劃系統、3套基本飛行模擬器、1套全功能飛行模擬器、1套地面即時監控系統及1套飛行訓練管理系統

中科院航空所並表示,爲強化飛行訓練與安全,空軍新式高級教練機規劃將原本階段機種飛訓精進爲三階段二機種,強化培育戰鬥機飛官流程,藉此厚植我國空防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