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的天使」為何成殺人犯? 廢死律師李宣毅稱犯罪成因才該追殺

憲法法庭審理刑法死刑是否違憲,今行言詞辯論。死囚律師李宣毅表示表示阿嬤曾因遇劫死亡,媽媽痛哭「我沒有媽媽了」,進大學後仇恨之火因知識遭到解放,他思考每個人都是「子宮的天使」,但爲何會變成罪大惡極的撒旦,犯罪成因才該被追殺,國家系統是否失能?

李宣毅說阿嬤的死讓他覺得要擁抱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用暴力回覆暴力。他說,創傷不會消失,創傷的狡詐需要國家來補救。

律師李念祖質疑死刑能增加嚇阻嗎?只能猜測,並說法律不允許人民報復,國家也不應該,應報只是「恣意」不理性,所謂「求其生而不可能」那也沒有給出非殺不可的原因。

李念祖表示,法官也沒有殺人他人的權利,人人平等,法官沒有否定人格、便人爲物的高權,殺人絕對不是臺灣價值。

李說,將劉邦的「殺人者死」觀念留到現在,但刑法殘酷,二千餘年殺心還卻還揮之不去。

李念祖的兒子、律師李劍非認爲民調有偏差,國發會曾調查若廢死改成終身監禁,贊成廢死的比例就會降至51.8%。他認爲廢除死刑的替代方案應精進,法國文豪雨果在1848年就留下「死刑是人類野蠻行爲持有且永恆的標籤」,他要求憲法法庭應立即宣告死刑違憲,終結以暴制暴。

律師李宣毅主張廢死,他問「暴力的源頭是什麼?」應去處理那個源頭。圖/取自司法院影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