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如何投日本股市

2024年開年,A股投資機會愈顯,日本市場也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

作爲資產配置的選項,跨境ETF成爲了近年來投資者青睞的品種。縱觀國內,目前可以說有6只半基金可以投資日本股市,日本東證指數ETF、易方達日興資管日經225ETF、華夏野村日經225ETF、華安三菱日聯日經225ETF和工銀瑞信大和日經225ETF,這5只ETF市場上關注度最高。另外還有1只半對於部分投資者來說比較陌生,一隻是摩根日本精選,屬於主動型產品,另外半隻是南方基金的亞太低碳ETF,其跟蹤指數旨在反映亞太市場中大盤股和中盤股的表現,從成分股來看幾乎有一半來自於日本股市,所以算是半隻。

就當下市場環境,如何在上述產品當中做選擇起決定性因素的是溢價率。據Wind數據顯示,1月17日只有日本東證指數ETF溢價率保持爲0,主要原因是這隻產品的QDII申購額度較爲充足。

溢價率是決定性因素

2019年6月,日本東證指數ETF、易方達日興資管日經225ETF、華夏野村日經225ETF、華安三菱日聯日經225ETF首批四隻中日ETF互通產品在上交所掛牌交易。隨後,工銀瑞信大和日經225ETF也在深交所上市。

從名字可以看出,易方達日興資管日經225ETF、華夏野村日經225ETF、華安三菱日聯日經225ETF和工銀瑞信大和日經225ETF跟蹤的是日經225指數,日本東證指數ETF跟蹤的是東證指數。

來源:wind

資料顯示,東證指數是由東京證券交易所編制的,由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所有股票爲基礎編制,成分股超過兩千只,按自由流通市值加權平均計算出的股價指數。

日經225指數由日本經濟新聞社編制的,由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成交量最活躍、市場流通性最高的225只股票爲基礎編制,以修正算術平均股價計算出的指數。

從指數設計可以看出,東證股價指數更能代表日本股市整體表現,而日經225則僅能代表藍籌股走勢。

從市場表現也可以看出兩個指數的特點,東證股價指數和日經225指數近4年走勢呈現正相關,收益率也基本持平,不過日經225由於持股集中度高彈性要更大一些,而東證股價指數的防禦能力要更強。

從產品設計角度看,五隻ETF並不直接購買日本的股票,而是通過投資日本的ETF來間接追蹤指數,且上層ETF普遍規模較大。

得益於官方的合作,整體費率要低於國內多數主流ETF。據資料顯示,5只ETF的管理費和託管費均爲0.2%和0.05%,日本的ETF費率計算較爲複雜,但普遍不超過0.2%,粗略估算合計費率基本在0.4%左右。

從交易角度來看,如何在5只ETF當中做選擇起決定性因素的是溢價率,因爲高溢價意味着高風險。跨境ETF投資國外資產需要使用外匯額度,如果基金公司的額度使用完畢,就只能先暫停申購,這就無法燙平日內溢價。

據華寶證券統計,歷史上來看ETF的溢價率是無法長時間維持在高位。2020年以來,國內上市ETF總共出現了47次溢價率衝破15%的情況,而其維持在15%以上的天數均值僅爲1.7天。也就是說平均不超過2天,高溢價率就會向下收斂。

目前的幾隻ETF中,只有日本東證指數ETF溢價率爲0。這主要是因爲該產品的當日累計申購額度設置爲5億份,足夠燙平日內溢價。

溢價率到底怎麼回事?

溢價率到底是怎麼回事?這與ETF的產品設計和交易模式有關。

ETF主要有兩個交易渠道,一是場外交易,用一籃子股票進行申購和贖回,這個價格就叫做IOPV (Indicative Optimized Portfolio Value),不同於普通的基金每天更新淨值,IOPV每15秒就會更新一次。

另一個是場內交易,即在交易所買賣ETF,這個交易價格會受到市場買賣情緒的影響。

由於ETF場外淨值和場內交易價格影響因素不同,而且ETF場內一般盤子較小,遠不如掛鉤的一籃子股票穩定,所以就會導致兩者存在一定差異。

當投資者交易情緒過於高漲就會導致ETF的交易價格迅速拉高,從而導致溢價。與之相反,當投資者出現恐慌情緒就會導致ETF價格跌幅過大,從而導致折價。

當基金場外淨值與場內交易價格差異過大時,就具有了套利空間。比如在場外用一籃子股票買入“便宜”的基金,再在場內“高價”賣出。

在投資工具高度發達的今天,理論上市場上一旦有套利機會就會被聰明的投資者們發現,然後一擁而上將套利空間蠶食掉。

跨境ETF投資國外資產需要使用外匯額度,當有溢價空間時投資者可以申購ETF,這個價格是按照IOPV的價格,然後再在場內以溢價拋售賺取利潤,如果額度足夠那麼就會有大量拋壓將溢價空間“吃掉”。

但基金公司給自己的外匯額度有限,給每隻產品的額度也有限,如果額度使用完畢就只能先暫停申購,進而導致無法通過套利燙平日內溢價。

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這就好比是買菜,A市場和B市場都在賣同一種白菜,有時候A市場的白菜賣的貴一些,有時候B市場的白菜賣的貴一些。

假設目前A市場的白菜要貴很多,某人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問題,就會把B市場的白菜買過來在A市場賣,那麼就可以賺到差價,這個就叫做套利。

發現A、B市場價格差的人增多,那麼到B市場買白菜的人太多就會導致價格上漲,而A市場的白菜供給增多導致價格下跌,兩個市場的白菜價格最終趨於一致,這個時候套利空間就消失了。

但是由於機制問題,A市場需求很旺盛,而有資格去B市場買白菜的人一天只能買幾顆回來,這自然無法燙平溢價。

所以可以看到幾家基金公司這幾日頻繁做兩個動作:一個是公告告知投資者溢價存在風險,另一個則是提高申購上限。

業內人士透露,相關基金公司QDII額度目前是固定的,但爲了控制溢價幅度的繼續擴大,公司將能分配的QDII額度都儘量分給了日經ETF。

日本股市還能不能漲?

自從2023年4月巴菲特公開表示加碼日本股市後,日本股市的漲勢持續增強。

去年日經225指數實現了近30%的漲幅、表現僅次於納斯達克後,2024年開年日股在連續上漲之後,距上世紀90年代的歷史高點僅差一步之遙。

2023年日本股市的上漲可以歸結爲五個原因:(1)經濟活動的恢復(2)在歐美加息背景下仍然維持的寬鬆貨幣政策(3)日元貶值改善了出口公司的盈利預期(4)管理層對東交所關注資本成本和股價的反應預期(5)對通貨緊縮消除的強烈預期,而第五個原因最爲重要,也直接推動了股價的上漲。

那麼日本股市還能不能繼續上漲?目前面臨哪些風險因素?

資料來源:Haver,截至1月15日,中金公司研究部

據中金公司預計,本輪日本股市的漲幅基本都由估值貢獻,短期情緒已經較爲充分。

但從資金方面來看,被動外部資金是做多主力,未來依然有增量資金。從EPFR口徑看,截至1月10日,2024年前兩週以被動資金流入爲主,其中外資被動資金流入更多(佔比約60%),但以MSCI全球指數爲基準的基金在日本配置比例(5.3%),依然低於日本在指數中的權重(6.1%),距離標配依然有空間可以修復。

未來日本股市的潛在風險因素有哪些?中金公司認爲,短期貨幣政策仍有不確定性是當前市場博弈焦點。貨幣政策可能不會激進變化、且在美聯儲寬鬆後也能得到對衝,短期依然是一個“逆風”。

隨着日本經濟逐步走出通縮,日本央行很可能會繼續維持貨幣政策的正常化,而相比於美國和歐洲,日本長期利率的增長幅度將被抑制,寬鬆的貨幣政策預計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