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加起訴4起案件、有家庭骨肉分離30年 餘華英案細節最新披露
據央視新聞消息,今天上午,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再次認定餘華英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依法判決被告人餘華英犯拐賣兒童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餘華英當庭表示上訴。
此次重審,從司法程序上確保公平公正,從事實的層面看是因爲發現了餘華英遺漏的罪行。經查明,被餘華英拐賣的人數增加了6人,共涉及4起案件。重審過程中,更多的案件細節被披露,法治在線記者獨家採訪了追加起訴案件的當事人。
被拐賣人數增加6人
新增哪些犯罪事實?
餘華英,1963年出生,21歲時她與重慶男子王加文結婚,後生下一女。1990年,王加文因犯盜竊罪被判刑,餘華英開始外出打工,並結識了龔顯良。在此次追加起訴的四起案件中,其中有兩起爲餘華英與龔顯良共同實施,另外兩起是餘華英與丈夫王加文共同實施的。
餘華英案重審追加犯罪事實一:
拐賣諶江華、諶江海案件
在公園附近將諶家二兄弟拐走
根據公訴機關的指控:1993年2月28日,被告人餘華英夥同龔顯良(已故)在貴州省安順市熙郊公園附近以帶被害人諶江華、諶江海去遊戲機室玩遊戲爲由,將諶家二兄弟從安順帶至貴陽。因認爲諶江華年齡較大不好賣,就將其安排在貴陽的一家遊戲機室打遊戲,將諶江海拐帶至河北省邯鄲市,以3500~4500元的價格賣給當地一戶人家。
因餘華英放棄了對哥哥諶江華的拐賣,檢察機關建議以“拐賣兒童犯罪中止”定罪量刑。而對於案件的親歷者、被害人諶江海來說,公訴機關查明的這一犯罪事實的每一個情節,都有着刻骨銘心的回憶。
諶江海:肯定是痛恨人販子,他們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讓我從小到大想家的苦,這不是說用語言能表達的。
諶江海回憶,當時不到5歲的他和9歲的哥哥諶江華一起跟隨父母來到貴州安順,當時由於父母做生意十分繁忙,小江海就一直由哥哥照看。
諶江海被陌生人用一包山楂片帶走了,直到要上火車時,小江海才意識到這不是家的方向。
被拐到河北邯鄲後,記憶隨着時間逐漸模糊,想家的思念卻沒有消散一分。
記者: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被賣到河北邯鄲?
諶江海:我肯定知道。我想念父母,想念哥哥,沒有記憶就是沒有痛苦,有記憶纔有痛苦,後來媽媽的模樣也就記不清了,記不清楚家在哪,那個城市叫什麼名字,父母叫什麼,我怎麼能找到家,大海里撈針,所以說老是堵着痛,所以我心裡我也恨,我也恨自己什麼也不記得。
記又記不全,忘又忘不掉,面對陌生的環境,諶江海曾多次試圖偷偷溜出去找家。
諶江海:人販子騙我的時候坐着火車往東走了,所以說我就認爲家是西邊那個方向,就是太陽落山的方向。小時候,我自己一個人就往城西又跑了多少回。
“家是太陽落山的方向” 記不全又忘不掉
向着太陽落山的方向走,卻再也找不到也回不去曾經的家了,這樣的痛苦一直伴隨着他。2013年諶江海結婚了,並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看着孩子的出生,諶江海尋找親人的念頭又一次涌上心頭。
在家人的幫助下,諶江海開始採血、比對DNA、加入尋親羣。然而此後十年,始終沒有消息。直到2023年11月,尋親志願者告訴了諶江海一個好消息。今年3月,諶江海踏上了回貴州認親的路。
諶江海:我們見面當天,我一看有人走路一瘸一拐地過來了,我一看長得特別像,我就認得肯定這是媽媽,媽媽那時候還在找我,我就找過去了。當時倆人就擁抱到一起了,都在哭,反正我一看到她長得像我,眼淚就不自主地流下來,她的眼淚也流下來。
被拐兒童發聲:重審餘華英給自己一個交代
諶江海找到家後才知道,當年被餘華英和龔顯良留在貴陽遊戲廳的哥哥諶江華,從遊戲機室出來後,遇到好心人把他送到派出所,通過貴陽派出所民警的幫助,纔回到了安順的家中。
諶江海被拐後,他的父母就不再做生意了,媽媽生了一場病,頭髮脫落了,腿腳也不好了,但一家人一直在四處尋找他。與家人再次團聚,諶江海終於找到了心中的答案。重審餘華英,對於這一家人來說,也是對內心的一個安慰。
諶江海:把餘華英抓起來,這是對受害者、受害父母最好的交代。她不被抓起來,好多事兒石沉大海,沒有答案。
一年後再次實施拐賣犯罪
盯上另一對兄弟
餘華英在拐走諶江海一年後,再次回到貴州安順實施了拐賣犯罪。這一次她盯上的目標,依然是兩兄弟,也是此次重審追加的兩名被害人。
餘華英案重審追加犯罪事實二:
拐賣王豔龍、王能能案
案件重審時 兄弟倆的母親坐在庭審現場
公訴機關指控:1994年10月7日,被告人餘華英夥同龔顯良在安順市西秀區汪家山附近,趁被害人王豔龍、王能能兩兄弟無人看管之機,以帶兩兄弟去買好吃的爲由,通過先乘坐汽車至貴陽後轉乘火車,將王家兩兄弟從安順拐帶至河北省邯鄲市。
張榮仙是王豔龍、王能能兄弟倆的母親,案件重審時,她就坐在庭審現場。對餘華英以3500元、4000元的價格,賣了她的親生骨肉這一情節,痛心不已。
張榮仙:餘華英把我親骨肉分離了整整30年,這30年我真的不知道怎麼過出來的。
痛心不已!骨肉分離整整30年
今年55歲的張榮仙是貴州清鎮人,1990年她和丈夫離開老家來到貴州安順,靠在煤場打工謀生。夫妻倆有三個兒子,一家五口雖不算富裕,但張榮仙感覺很幸福。
這樣平靜的日子持續了4年,1994年10月7日一早,張榮仙的丈夫去煤場打工,張榮仙在家忙家務,三個孩子和平時一樣吃完早飯出門玩耍。半小時後,張榮仙3歲的小兒子回到家中,6歲的大兒子和4歲的二兒子卻沒有回來。經詢問,小兒子含含糊糊地說兩個哥哥可能被人帶走了。
張榮仙:我三兒子他三歲多也是會說一點話,孩子還沒有被拐之前那兩三天,小兒子說有人拿這個玩具,給兩個哥哥玩,沒有給我。
小兒子說的這個人,正是不久前帶着孩子搬到張榮仙家隔壁居住的餘華英和龔顯良。
張榮仙和丈夫又找到當時租房給餘華英的房東詢問,但房東也不知道他們來自哪裡。此後,張榮仙夫妻倆就開啓了漫長的尋子之路。
兩兄弟被拐後 其父親曾兩次跳河輕生
張榮仙的丈夫精神受到了巨大打擊,曾兩次跳河輕生,儘管都被好心人救了上來,但始終走不出來,頻頻借酒消愁,後引發了重疾臥牀不起,只剩張榮仙一人在打工之餘,帶着海報到全國各地奔走尋找兒子。
怕長大後的兒子們對童年沒有印象,張榮仙在網上一遍遍複述兩個孩子的經歷:爸爸媽媽當年在汪家山村公廁旁邊做煤巴賣;小龍龍,你最愛吃肉了,哪怕晚飯再晚你都要等;王能能,你經常不吃晚飯,天黑就睡了。
張榮仙:一直都是在夢裡都是去找他們,夢裡看見兩個兒子回家了,伸手去抱抱不住,到現在夢到他都是小的時候,沒有看到他長大。
尋子30年 DNA比對成功聯繫上大兒子
2023年8月,一個好消息傳來,一名男子與張榮仙夫妻的DNA比對成功。後來志願者聯繫上這名男子,他說自己是從小被人拐賣到河北邯鄲的,還記得自己有個弟弟一同被拐。而這名男子正是張榮仙的大兒子王豔龍。
張榮仙:找到大兒子,好多志願者都跟我說,他說你要去請求公安幫助你,肯定小兒子也在邯鄲。我就跟貴陽警方南明分局的警官說了,可能他們是賣在同一個地方。
二兒子也找到了 還收到兒子祝福
最終通過比對確認,張榮仙在邯鄲找到了二兒子王能能。與二兒子聯繫上時,是母親節的第二天,她收到了一份特別珍貴的祝福。
張榮仙:30年了,第一次接到兒子的祝福,他說祝你母親節快樂。
如今,張榮仙已將網名改成了“幸運媽媽尋子成功”,遺憾的是她的大兒子至今還沒有與她相認,但張榮仙覺得,孩子一定有自己的苦衷,她願意給孩子時間,也盼望着有一天,她不是在夢裡,而是能當面與孩子說說話,聽他講講離別三十年的經歷。
在其丈夫脫逃期間
二人多次拐賣兒童
此次追加起訴的四起案件中,有兩起與餘華英的丈夫王加文相關。1990年,王加文因犯盜竊罪入獄,1992年脫逃,脫逃期間,王加文與餘華英取得聯繫,多次實施了拐賣兒童的行爲。2023年9月,王加文被抓捕歸案,目前已另案處理。卿素華的兒子李聰就是當年他們拐走的一個孩子。
餘華英案重審追加犯罪事實三:
拐賣李聰案
案件重審現場,卿素華瞭解到兒子李聰被拐的更多細節。2002年2月21日,王加文在雲南大理李聰家的住處,趁李聰無人看管,將他帶至大理下關鎮新橋附近交給餘華英。餘華英乘坐火車將李聰帶至河北省邯鄲市販賣。兒子走丟的那年冬天,在卿素華的印象裡,天氣很冷,風也很大。
而經常在姨媽的商店裡玩耍的李聰,成爲當時住在隔壁的王加文鎖定的目標。
卿素華:因爲我們是重慶的,王加文也是重慶大足的,一來二去王加文就跟我們的孩子很熟悉了,熟悉到那個程度,他什麼東西都不用給我們的孩子買,一個眼神,孩子就會跟着他屁股後面就走了。
利用老鄉間的信任 趁機拐走隔壁男孩
本以爲碰到了喜歡孩子的熱情老鄉,可王加文正是利用了這份信任,趁着卿素華出門做生意,王加文拐走了李聰。
卿素華:我們把附近能想到他去的地方我們都找過了,沒有找到。正在找着的時候,王加文回來了,他說發生了什麼事情,一直在現場目睹我們找孩子的整個過程,看見我們發了瘋似地找、撕心裂肺地哭。
李聰失蹤不久後,王加文也搬家了。從此以後,卿素華一直沒有停止尋親的腳步。直到2023年11月,王加文落網,卿素華纔在警方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失散了22年的兒子。
餘華英案重審追加犯罪事實四:
拐賣陳才勇案
公訴機關指控,2003年12月8日,王加文在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陳才勇家附近,把陳才勇拐帶至昆明火車站,與餘華英會合後,二人一起乘坐火車將陳才勇拐帶至河北省邯鄲市,以4000~5000元的價格將陳才勇賣給當地一戶家庭。王加文現已另案處理。
截至目前,在餘華英案件中,共有來自12個家庭的17個孩子被拐賣,他們日日夜夜承受着骨肉分離之痛。
案件重審體現司法公正亦是補償被害人權益
重審餘華英案,查清案件事實,既是公平正義的應有之義,也是對被害人權益的一種撫慰和補償。
卿素華:我們這17個孩子的父母心目當中,哪一個不是被王加文和餘華英他們傷得遍體鱗傷的,是不是?每個人都是,所以說我們一定要看到王加文和餘華英他們倆受到法律的制裁,受到法律的懲罰,我心裡面的石頭才能落得下去。
編輯 李憶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