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外資最差劇本出現 先等三空

王嘉樞不諱言,戰爭局勢瞬息萬變,很難單就戰事判斷對股市影響的時間與幅度,進一步觀察美國部分經濟數據透露出景氣前景有疑慮,歐洲又受戰事侵擾,最終可能影響到對臺廠下訂單強度,若接下來看到訂單有所刪減,搭配市場與調研機構下修企業獲利預期,再加上融資餘額減肥,三大利空都出現時,市場情緒應該來到相對保守狀態,屆時將是重新介入臺股好時機。

王嘉樞深入觀察全球市場變化,他提出,事實上,美股四大指數早就大幅回檔,光以今年來看,道瓊指數跌幅約一成,納斯達克、S&P 500、費城半導體指數跌幅更是來到15~20%之多,甚至連日本、南韓股市年初以來也跌了一成上下,較大幅度反映美國聯準會(Fed)將升息與縮表的壓力。相對地,臺股可說是全球主要股市中最硬挺者,就算將24日大跌算進去,加權指數2022年以來也才小跌3.5%,這次受外部戰爭因素牽累後,下修壓力不小。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則指出,面對地緣政治危機或利率走高的威脅,投資者感到不安是正常反應,然從歷史經驗來看,市場通常比投資人預期來得更具韌性,並往往在不確定時迅速反彈。

外資24日賣超臺股534.5億元,居史上第五大賣超,主要調節的個股包括:臺積電、中信金、華航、長榮航、元大金、鴻海、開發金、臺新金、緯創、聯電、玉山金、日月光投控等,賣超張數全部超過萬張;若以賣超金額來看,外資單日光是賣超臺積電金額就高達279億元,聯發科、鴻海各賣超21與20億元,拋售流動性較佳的權值股,並規避風險之心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