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聚焦雙向開放,加強內地和港股市場對接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就對外開放領域政策,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表示,要聚焦雙向開放機制,一是推進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改革與國際標準來銜接,完善外資服務政策,比如放寬外商投資限制、優化外商企業上市要求等。同時也要促進國內做好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工作。

優化外商企業上市

兩會期間,金融對外開放被廣泛關注。

央行行長潘功勝3月6日表示,人民銀行將繼續加強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吸引更多投資者投資我國金融市場;支持優質中資企業到境外上市、發債融資,鼓勵中國主權財富基金、金融機構及其他經營主體對外投資。

他同時強調,人民銀行堅定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在今年初推出“三聯通、三便利”六項政策舉措的基礎上,持續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強化香港的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打造亞太地區金融科技樞紐和可持續金融中心。

推動境內企業境外上市,是中國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田軒認爲,首先,需要促進金融市場商品要素的流動性,希望能夠加大長期資金的入市規模,助力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要聚焦雙向開放機制,推進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改革與國際標準來銜接,完善外資服務政策。比如,放寬外商投資限制、優化外商企業上市要求等。同時,也要促進國內企業做好境外上市、備案管理的工作。

此外,要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推進資本項下可兌換機制改革,暢通跨境轉換通道,擴大交易產品範圍,重點還是要促進人民幣在貿易結算、投資結算、儲備結算方面的使用和滲透。

另外,則要豐富跨境金融產品,以及統籌安全和開放的關係,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市場管理經驗推進中國市場與國際化標準相融合,加快跨境監管合作,逐步提升中國在國際市場治理體系的參與度和重要性。

推行新股通可爲市場引入增量資金

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進入到全新發展階段。目前,中國已經形成多種渠道、多種機制相互驅動的對外開放新模式。

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建議,爲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建議持續擴大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的互聯互通,降低港股通內地個人投資者的准入門檻,增加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產品種類,推出“新股通”,允許內地和香港的合資格投資者相互購買首次公開發售的新股等。

談及接下來可以從哪些方面進一步加強對外開放力度,田軒表示,首先還是要加強和港股市場的對接,目前個人投資者開通港股交易權限要滿足50萬元的門檻,實際上這對部分個人投資者進入港股市場造成了一些阻礙,門檻還是比較高,不利於市場的充分流動。推行新股通可以爲內地和香港市場引入增量資金,幫助新股IPO,還能增強市場活躍度。

田軒建議,一是推動債券通合格抵押品的機制改革,二是進一步放寬外資對境內債券回購業務的限制;三是進一步優化升級跨境理財通的業務試點相關內容。

數據顯示,截至1月末,粵港澳大灣區參與跨境理財通業務的個人投資者7.1萬人,其中涉及港澳個人投資者4.6萬人,內地個人投資者2.5萬人;跨境理財匯劃金額138億元,其中“南向通”130.13億元,“北向通”7.8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