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田軒:鼓勵耐心資本投新質生產力,可拉長考覈週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柳寧馨 杭州報道

5月27日上午,“佈雷頓森林體系:過去80年與未來展望”國際會議暨2024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杭州開幕。

論壇現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圍繞企業創新和制度優化等話題採訪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

對企業而言,技術創新的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市場上的競爭壓力,目前國內很多地方政府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投資創新,如何看待這兩種力量的作用?政策方面如何更好地促進創新,可以有哪些制度設計?

在田軒看來,市場的自由競爭,是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最重要的動力源之一。

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爲例,當前新能源汽車代替傳統燃油車的趨勢已經不可逆,但當年新能源汽車發展時風險極高,最後新能源汽車能夠顛覆傳統燃油車,靠的是自由的市場競爭,當初的進入壁壘不太高,參與主體包括各類所有制企業,技術在充分的競爭中不斷髮展壯大,最終把新能源汽車的道路跑通了。

“科技創新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對未知路徑的探索充滿了荊棘,充滿了失敗,需要自由的、平等的、充分的競爭。”田軒表示,因此,他認爲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結合的作用非常重要,也需要政府儘可能地營造一個這個充分競爭、平等競爭、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讓大家充分發揮企業家精神,能夠去冒險。

田軒認爲,有些人具有願意冒險去創新的特質,當然要鼓勵這種企業家精神,要營造好的環境,這是政府當務之急,當前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試圖打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支持這些企業家們在激烈的競爭中專注地進行科技創新。

對於政府的產業引導基金,田軒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幾年他關注到風險投資出資人的構成與此前有了一些變化。

“我們風險投資大概從1993年開始,外資開始進入到中國進行相應的嘗試,到2008年創業板成立,中間10多年的時間,基本上是美元基金佔主導位置,特徵是‘兩頭在外’,美元基金在海外成立基金投國內的項目,然後到海外去退出。”田軒說。

2008年創業板成立以後,打開了退出渠道,人民幣基金迅速崛起,更多是民間資本進行風險投資。最近3-4年,國資背景的基金例如政府引導基金、政府投資平臺,大型央企國企風險投資佔比增加。

在田軒看來,國資背景的基金真正有可能成爲耐心資本的主力軍。

田軒也提出當前國資背景基金投資創新的主要問題,例如不是完全市場化的運作,“地方引導基金可能更多具有招商引資的動機,可能更多想着把資金引進來,把好的產業、好的企業引進來,提升當地的就業GDP增長和稅收等。”

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又如何從制度層面尋找解決辦法?

田軒提出,因地制宜是重要方向,因地制宜地發展新質生產力,也要因地制宜地進行地方引導基金投資,“有時,當地可能並不適合發展某些行業、引進某些企業,所以會出現一些扭曲和錯配。”

田軒認爲,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在統一大市場推進過程中,各地要想清楚該做什麼事情,也想清楚機制設計,需要讓政府的資金投到最基礎的研究中提升科技創新。

田軒舉例,例如評價機制方面,在考覈投資時,因爲新質生產力創新週期非常的長,是不是可以把考覈的這個週期拉長一些,而不是以年度爲單位考覈,真正體現耐心資本,給相應的從業投資人足夠的時間。

“在考覈的時候,能不能夠把他投資的項目進行打包考覈?從市場化基金來說,投10個項目,9個全是虧的,或者投100個項目,99個全是虧的,只要1個能夠賺幾十倍上百倍的回報,能夠完全覆蓋原本損失,這就是好的投資。”田軒說。

由於國資背景的基金涉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以及相應的審計風險等,對單個項目進行考覈自然會影響到對創新導向的引領,“大家更願意去投後期穩健的項目,不太敢去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新質生產力的創新項目,又變成‘明股實債’了,可以借鑑市場化基金進行相應改善,在機制設計方面做一些調整。”田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