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作品如何變好看?青年導演這樣說……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8日電(記者袁秀月)《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山海情》《覺醒年代》……近年來,主旋律題材影視劇越來越受到歡迎,不僅觀衆紛紛點贊,市場反響也較好。

那麼,主旋律題材的話劇發展怎麼樣?如何讓主旋律題材的話劇也好看起來?

來自中國國家話劇院的青年導演白皓天,對這個話題很有心得。

資料圖:白皓天上臺領獎。芊燁 攝

2014年6月,白皓天從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碩士研究生畢業,進入中國國家話劇院成爲一名話劇導演。

進入劇院沒多久,他便開始了一項艱難的任務。爲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50週年,2014年10月,中國國家話劇院啓動與西藏自治區話劇團的“一對一”幫扶計劃,創作話劇《共同家園》。

聽到消息後,白皓天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向院領導提出想要參與該項目。

這是他進入中國國家話劇院後導演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導演生涯中第一部關於西藏題材的作品,對他來說有着重大意義。但誰知道,就是這部話劇,差點讓這位剛剛走出校園的青年導演丟了性命。

白皓天與藏民合影供圖

爲了準備更加充分,白皓天先後19次赴西藏,多次深入高寒缺氧的西藏腹地。先後兩次肺水腫高危急救,但他克服了嚴重的高原反應,向當地藏民瞭解歷史人文民俗等最真實的創作素材

終於,話劇《共同家園》以真實歷史題材與現代化舞臺表現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將共同抵禦外敵的悲壯歷史事件成功地呈現在戲劇舞臺,首演之後備受好評。

“有了《共同家園》的這次實踐積累,讓我有了更多的信心在現實主義題材上進行探索。”白皓天說。

資料圖:《共同家園》劇照 中新社記者 貢桑拉姆 攝

2016年,白皓天接到了現實主義題材話劇《谷文昌》的創作導演任務。

谷文昌是河南林州人,1950年隨解放軍南下,留在福建東山工作東山島東南部原有3.5萬多畝荒沙灘狂風起時飛沙常常侵襲村莊。谷文昌發出誓言:如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他帶領東山縣人民苦幹14年,終於把一個荒島變成了寶島

爲了能夠呈現一位有血有肉的“四有書記”,白皓天先後12次前往福建東山,沿着谷書記的腳印,走遍了東山的每一寸土地,訪遍了谷書記的家人,以及每一位與谷書記相關的工作人員、村民。經過24次劇本修改,無數次打磨、提煉人物形象,幾乎挖掘了所有關於谷文昌的工作生活素材,最後創作出了話劇《谷文昌》。

“谷書記對東山島的每一寸土地都非常熟悉,我們也得重新走一遍,谷書記去哪兒,我們就去哪兒。”他說。

話劇《谷文昌》劇照 曹志鋼

話劇《谷文昌》以倒敘手法,回溯了谷文昌平凡而偉大的一生,擷取了其生前最具代表性的故事,由演員辛柏青飾演谷文昌。話劇演出後反響熱烈,谷文昌的兒子谷豫閩曾評價說:“這部戲很逼真、很感人,看過後讓我想起了父親生前的一舉一動。”

此外,話劇《谷文昌》還獲得“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及“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壹戲劇大賞》年度大戲等多項大獎。2020年,由白皓天擔任總製片人的電視連續劇《谷文昌》也播出。

電視劇《谷文昌》海報

與此同時,白皓天還馬不停蹄地創作以深圳市公安局原型的話劇《英雄時代》,力圖把公安幹警在掃黑行動中涌現的英雄事蹟呈現在話劇舞臺。

主旋律題材的話劇,如何才能好看,抓住觀衆?白皓天認爲,要“求新”,選取新的角度和素材展現人物,避免落入“高大全”英雄戲的俗套。“想塑造一個有血有肉有溫度的人物,首先要先俯下身去,把自己扎到這個泥土中。我們要塑造他先是一個‘人’,再是一個‘可愛的人’。”

白皓天舉例,比如谷文昌實際上不是非常威嚴的人,他跟老百姓非常近,他就把自己當成了東山的一份子,對老百姓有求必應,把東山當成了自己的家,把東山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

資料圖:《谷文昌》演出現場。 中新社記者 杜洋

在他看來,主旋律的作品一樣能很好看。在創作中,他們會用一些年輕人容易接受的表達方式,比如新科技、新技術手段,還會更多地用年輕人的新語言去描繪他們的生活,從而讓更多的年輕觀衆走進劇場

最重要的,白皓天認爲是真實,真實的故事會讓觀衆與人物之間產生共鳴,從而縮短彼此的距離。

“深入生活,紮根人民”,這是白皓天一直堅持的創作理念。在他看來,以藝術方式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民族,喚起人們發自內心熱愛祖國的情感,是作爲文藝工作者的責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