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竹竹合併 派系綁架國家的權謀

社論

臺灣會出現第七都嗎?民進黨會使出何種「奇謀」,從明年底不被看好的地方大選中敗部復活?蔡總統第二任期將過半,民進黨內伺機而動、互有盤算的各派系,會展開什麼樣新的合縱連橫、鬥爭結盟?副總統賴清德與桃園市長鄭文燦潛藏卻緊繃的2024競爭態勢如何推進?後蔡英文時代,一幅蓄勢待發的新政治版圖洶涌登場。

深遠戰略佈局北臺灣

林智堅2014年當選新竹市長、2018年成功連任,迄今近7年從未對縣市合併升格表示過看法,日前忽然拋出新竹縣市合併議題,而且擬議趕在2022地方大選前修法實施,猶如對2022縣市長選舉投入一顆震撼彈,因而飽受機關算盡的爭議。無論就時機、理由、法制公平性或提不出配套規畫而言,所有的解釋都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

縣市整並牽涉國土規畫與資源分配,這是國家謀求長治久安的大政方針,不該倉促爲特定政客與派系的私利,讓竹竹整併成爲先射箭再畫靶的政治安排。林智堅在兩屆任期將滿前才突然提出,出發點無非是因自己難以轉戰桃園市長,爲求政治生命延續,才爭取升格好讓自己能夠繼續選大新竹市長。目前竹市人口約45萬、竹縣57萬,兩者相加共102萬,現行《地方制度法》明訂人口須達125萬始得設直轄市,民進黨卻要爲了林智堅,打算將門檻下修至100萬人,如此因人設事的修法,別說欠缺整體國土規畫,更嚴重牴觸民主政治的任期制精神。

同屬新竹市出身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對此議題出面力挺,英系立委陳明文則反對爲單一縣市修法,身兼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表面看似中立,但卻「樂見」林智堅的倡議。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黨內外爭議不斷,但經過近日幕後運作,民進黨官網最新已表態支持「大新竹合併」的主張;未來經過黨政協調,民進黨若在立法院強渡關山通過修法,並在明年底升格產生大新竹市,實施新的選舉,順勢擊破藍營長期穩固的竹苗政局,進而攻略守住鄭文燦任滿後的桃園市,這就不只是林智堅個人的進退而已,而是整個北臺灣佈局的深遠戰略。

另一方面,以蔡英文總統爲尊的民進黨英系成員,近期與行政院長蘇貞昌的關係出現微妙變化。蘇貞昌擔任閣揆後行事風格強勢,在黨內派系中,以英系立委對他最有意見;尤其疫情大爆發期間,英系動作不斷,屢屢挑戰行政院政策,行政院最後也往往順應修正。但最近英系與蘇揆的互動,卻讓外界有新的感覺,英系立委爲振興五倍券集體炮轟行政院;行政院大轉彎後,蘇貞昌第一個公開行程就是到嘉義縣,立委陳明文、蔡易餘與縣長翁章樑等英系成員全部出席,蘇揆更送上三大地方建設當大禮,給足陳明文面子。

夕陽無限好權力餘暉

除了中央,面對2022選舉,黨內派系間合縱連橫已開始在地方上演。蘇系臺北市議員王閔生的前助理黃琳,上月起以英系立委羅致政特助身分勤跑新北市新店區,英系立委加持蘇系人馬競逐新北市議員,也引起關注。隨着2022選舉登場、進入後小英時代,即使是蔡英文嫡系的成員也會隨勢見機,展現延續政治命脈的企圖心。爲了派系生存,蔡英文成爲「精神領袖」後,英系需要再尋找新的綠營共主,在接下來的一連串選舉尋找結盟對象,將是英系必要發展之道。

又好比「正國會」最近提議,2022大選不應如慣例「現任優先」,所有縣市都應該辦初選,被認爲有拓展勢力、劍指臺南的意圖。蔡英文總統日前搭專機南下高雄探視涌言會精神領袖、人稱「海董」的三立電視臺董事長林昆海,表面上是探病,實際上也在爲明年九合一選舉派系間的競合提前佈局。維持恐怖平衡的蔡蘇二人,各自抓緊手中的人脈與金脈,也要卯足勁展現「夕陽無限好」的權力餘暉。

民進黨完全執政這幾年來,包括在野黨、媒體、社運、學界等制衡力量,遭到強力壓制而萎縮不彰,原本民主政治體制內正常的監督功能扭曲變形爲民進黨內的派系制衡;但黨取代了國家、派系取代了黨,派系治國習以爲常,利益好處爲派系與少數人獨享,國家的生機命脈將日漸頹喪。從2022到2024這兩場大選,其實也將是民進黨內派系內鬥最兇,對外整合戰力最亂的時候,其他政黨有無應變創機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