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蔣經國共識系列二》化解兩岸分歧 成就歷史定位

中時社論

蔡英文總統對蔣經國路線拋出橄欖枝,以「臺灣共識」的高度號召國家團結。做爲中華民國總統,其用心值得肯定,但民進黨長期對抗國民黨、攻訐兩蔣,忽然談起「蔣經國共識」,難免造成社會心理上的不適應,因而質疑此起彼落。

應先釐清反共保臺

臺灣是一個分歧的社會,任何社會都會有分歧,但民主社會總能透過民主程序解決分歧,臺灣自詡民主,已3度政黨輪替,但定期選舉不但不能解決社會分歧,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對立,這與臺灣長期陷於省籍情結與國家認同爭議有關,認同層次問題不解決,就談不上國家團結。

兩蔣時代的臺灣,大致可以分爲兩個階段,初期蔣中正力行「反共抗俄」,伺機反攻大陸,但退出聯合國後已不切實際。蔣經國繼任大位後不久,美國與大陸建交,從臺灣撤軍,並「認知」臺灣爲中國的一部分,中華民國遂走上臺灣化之路。

蔣經國開始調整國家方向,可以簡化爲兩個主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革新保臺,前者的意涵是中國認同,後者的意涵是本土化與政治開放,這也是蔣經國在晚年說「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大背景。蔡總統則從蔣經國所有談話中擷取「反共」、「保臺」4個字,不能說錯,卻不完整。

前總統李登輝修憲改行總統直選制後,臺灣認同成爲主旋律,1949年來臺一代凋零後,省籍問題自然解決,卻演變成爲統獨之爭,並進一步轉化爲「反共」、「反中」的爭議;既然蔡英文總統想以蔣經國路線爲自己背書,就應該先釐清,什麼是蔣經國的「反共保臺」。

要了解蔣經國對中共的態度,1987年《華爾街日報》的專訪是很好的座標。當時鄧小平如火如荼推動改革開放,釋放市場活力,被問及「北平共黨政府所做體制改革的看法」,蔣經國表示:「中共不得不進行所謂『改革』,但一直未觸及其極權制度的本身……期望中共能夠以和平方式改革成功,絕無可能。」

這次專訪後3個月,蔣經國不幸去世,他沒有機會看到大陸改革開放的成果。從2022年往回看,要說中共的改革「不成功」,恐怕也是違心。蔣經國是造福臺灣的偉人,但他的預言並不是每一次都準確。

臺灣良制底氣不足

現在走在大陸城市,和普通市民交流,已經很難與「共產主義」產生聯想。改革開放「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促進了經濟繁榮,也加深了貧富差距;現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共同富裕」,宣示鐘擺要擺到「求均」的另一邊。中共以「求富」、「求均」交互接替的方式,達到「均富」的平衡。如果蔣經國復生,看到現在的大陸會如何評價,是否會感覺中共走在自己的路上?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又讓人深思。

蔣經國曾經說:「中國大陸必須根除共產主義,國家統一的目標才能實現」,但說實在,今天的中共雖然打着「共產主義」的旗幟,卻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濟學界更定義爲「國家資本主義」,就經濟與社會建設,大陸已有巨幅進步,臺灣人民已發現,當年隱含「臺灣就是良制」的制度優越感,今天已經底氣不足了。

蔡總統不能忽略蔣經國是一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堅持「我是中國人」,在臺灣解除戒嚴後,很快就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開啓兩岸民間交流之路,中國認同與兩岸交流也是蔣經國的政治遺產,談蔣經國共識不能各取所需。

期待蔡英文帶領檯灣走回蔣經國的路,是不切實際,甚至癡人說夢。但蔡英文可以釐清「反中」與「反共」兩個概念,在《中華民國憲法》與中華民族基礎上,重建兩岸交流。

蔡英文是臺灣政治史上第一位第二任期過半,仍能維持過半民意支持度的總統,有足夠的政治資產成爲全民總統,實現自我歷史定位,她有走出歷史仇恨、建立藍綠共識的高度,自然讓人對她化解兩岸歷史恩怨抱以期待。(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