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從陳吉仲無能看到陳內閣危機

中國時報社論

近日國內雞蛋價格每臺斤調漲2元,不但創下歷史新高,且蛋荒再現。目前各主要賣場大都已推出限購令,消費者一次最多隻能買2盒,賣場公告還拜託顧客千萬不要囤積。

蛋價蛋荒無計可施

缺蛋問題已持續近3年,政府始終無法有效解決。蔡政府在2020年4月成立了所謂的「雞蛋國家隊」,試圖解決雞蛋的產銷問題。當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還保證,以後雞蛋不用搶,天天都買得到,不料,蛋價蛋荒的問題不但至今未解,且愈演愈烈。

面對雞蛋的量價問題,陳吉仲先是辯稱,他只承諾要解決「蛋荒」,並沒說要解決「蛋價」,當時陳吉仲還強調,農委會尊重市場機制。言下之意,蛋價飆漲不關他的事,如此不負責任的態度引爆民怨怒火。

然而,蛋價蛋荒的問題是一體兩面,根本不可能切割。隨着蛋價頻頻上漲,陳吉仲無計可施,竟一度施壓蛋商,欲凍漲蛋價,完全忘了不久前才義正詞嚴表示不會介入蛋價變動。說過的話,轉眼就不算數,這就是陳吉仲的日常。

臺灣蛋價飛漲和蛋荒的問題持續困擾着民衆的生活,蛋商估計目前每天缺蛋高達450萬顆,立委質疑「護蛋無力」的農委會失職,陳吉仲乾脆兩手一攤表示:「我已經盡力了」,這副「我沒辦法就是沒辦法,看你能奈我何」的樣子,幾年下來,國人早已不陌生。

陳吉仲是2016年5月20日隨着總統蔡英文就任即進入農委會服務,當時擔任副主委。2018年九合一大選,民進黨在農業縣大輸,又因造成大輸的關鍵人物、前北農總經理吳音寧是陳吉仲力薦,使得陳吉仲也成爲間接的「戰犯」,外界都以爲他會爲敗選請辭,陳吉仲自己也公開表示會跟當時的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共進退,不料,林聰賢真的辭了,但陳吉仲卻從副主委升任主委。如此表現讓外界對陳吉仲的政治人格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此後,陳吉仲護萊豬、擁日本核災縣市進口食品,完全拋棄農業專業,成爲蔡政府強推有食安疑慮食品的打手之一。或許因爲「功在黨國」,陳吉仲的位子愈坐愈穩,閣揆從林全換到賴清德、蘇貞昌再到陳建仁,陳吉仲始終屹立不搖。

輸陸困境只會內銷

在他任內,因爲檢疫和標示不符合規定等理由,大陸陸續暫停臺灣豬肉、鳳梨、蓮霧、石斑魚和衆多農漁食品輸入,幾年來涉及的品項已超過3千項,農漁民損失慘重,一再呼籲政府要趕快處理。然而,陳吉仲從不積極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也不爭取取消禁令,除了不斷對大陸惡言相向、累積仇恨值之外,還大言不慚要幫助農漁民分散市場、開拓商機,陳吉仲經常提到要讓臺灣鳳梨成爲「進攻型農產品」,搶佔國際市場。農委會因而成立了「臺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簡稱臺農發),號稱是「臺灣農業行銷國家隊」。然而,臺農發毫無作爲,至去年年底慘賠1.5億元,甚至走上減資一途,至此幾可斷言,臺農發不可能有什麼實質的功能。

面對遭到大陸禁止的農漁產品,陳吉仲除了拿公帑補貼之外,就是一再強迫國人消費,從國軍到學生乃至於企業界,各類農漁產品輪過一回又一回,顯示陳吉仲完全無法幫助農漁民找到新的市場,因而只能不斷「大內銷」。這根本就是欺騙。

從農委會副主委到主委,陳吉仲主管臺灣農漁業已將近7年了,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陳吉仲給人的印象就是強推萊豬、日本核食、將農田水利會改爲公務機關、大量開放農地、漁塭種電等。凡是政府想要從農漁民手上搶奪什麼東西,陳吉仲莫不賣力去執行,但若是問陳吉仲曾爲農漁民解決了什麼問題、曾帶給農漁民什麼實際的助益,幾乎沒有!

這樣無德無能的農委會主委若繼續留任,陳建仁內閣被他拖垮也就算了,老百姓的民生呢?別說缺蛋,農漁業都會沒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