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賴總統抗中升級 激化臺海危機(陳建仲)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20日舉行,賴清德總統發表就職演說。(陳信翰攝)

儘管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多次倡議和平、呼籲避免戰爭,但他卻以「中國」代替「中國大陸」,更直言即使全盤接受中國的主張,放棄主權,中國併吞臺灣的企圖並不會消失,敵我意識分明;尤其在美國國會正討論是否修改《臺灣關係法》的敏感時期,賴再度宣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直接挑戰大陸「一中原則」的紅線。賴清德對陸方展現強硬對抗的姿態,形同蔡英文「兩國論」的升級版。

大陸國臺辦隨即發表聲明,指責「臺灣地區領導人」罔顧民意、逆流而動,釋放謀獨挑釁、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的危險信號,充分暴露其「臺獨工作者」的本性;對於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決不容忍、決不姑息。由陸方的反應,顯見520過後,不僅兩岸難破冰,危機恐再升高。

中國大陸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日前曾藉和前總統馬英九會晤時,對民進黨溫情喊話「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期待在共創民族復興的高度上,推動兩岸關係。賴總統雖然也宣示新政府是和平的舵手,將秉持「四個堅持」維持現狀,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卻又指稱中國對臺威脅滲透就是要併吞臺灣,如此充斥敵意的說法,全然不顧對岸的感受。國臺辦更據此指責當前臺海形勢複雜嚴峻,根源在於民進黨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

由於今年適逢《臺灣關係法》立法45週年,美國衆議院正啓動「1979年到2024年:評估《臺灣關係法》及美臺關係未來」聽證會,北京盯緊美國國會和拜登政府是否將推動踩踏「一中原則」紅線的友臺法案或政策,大陸涉臺機構就多次示警將上任的賴政府不要「違逆民意、走挑釁對抗的邪路」。

蔡英文總統於2021年國慶文告提出兩國互不隸屬論,導致臺海危機驟然升高;此次賴總統除重提兩國互不隸屬外,相較蔡前總統之前都以「對岸」稱呼中國大陸,賴直接使用7次「中國」用詞,加碼凸出兩國論。

雖然賴總統呼籲中國停止對臺文攻武嚇,一起和臺灣承擔全球責任,致力維持臺海及區域和平穩定,但對岸早視賴清德是「危險的分裂分子」,爲防賴520談話暴衝,對岸軍機艦日前已多次危險迫近金馬臺澎的海空域,但賴清德仍發表「兩國論」的立場,未來賴政府很可能會遊說美方修改《臺灣關係法》,而此舉也必然引來大陸對臺更高強度的武嚇震懾。

日前俄羅總統普丁訪問中國大陸,中俄發表聯合聲明,其中就載明「承認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堅定支持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國家統一的舉措」,從過去的反獨拉昇到實現統一。如果中方認爲美國出現違背「一中原則」的立法或政策,勢將要求所有建交國都加入中俄聯合聲明的同樣內容,此時賴清德的兩國論恐將加速大陸將中俄關合聲明國際化的腳步。

蔡前總統曾在2020年的就職演說指稱「作爲共同體的臺灣」是自1949年起算,賴總統再次以1949年畫線,將中華民國切割成「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臺灣」。雖然賴呼籲不論先來後到,只要認同臺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但他用臺獨史觀切割中華民國的論點,不但牴觸憲法,一般臺灣民衆也不會認同。

賴總統要國人不分彼此、大家一條心,但民進黨卻繼續縱容網軍側翼攻擊在野黨與異議者,濫用《反滲透法》阻礙兩岸正常交流,硬推臺獨史觀搞國家重建和軍隊改造,實際上民進黨纔是製造臺灣內部對立的元兇。

賴清德是雙少數執政的政府,對內,在立法院和在野黨粗暴對抗;對外,不願承接大陸伸出的橄欖枝,不僅不承認「九二共識」,也不肯說「中華民族」的通關密語,未來賴政府恐將面對內外的烽火連天。(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