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 開徵碳關稅業者霧煞煞 議員質疑年僅輔導50家

臺中市議員林昊佑指出,面對歐盟將課碳稅、臺灣2025也要開徵碳費,要求市府要積極輔導廠商。(張亦惠攝)

歐盟2026年將正式徵收碳關稅,臺中市議員林昊佑25日指出,臺中製造出口業者衆,但對碳稅至今仍「霧煞煞」,市府編列的經費1年只能輔導50家企業,杯水車薪,要求市府更積極。臺中市副市長黃國榮說,以工具機業爲例,公會自發組成委員會,市府將配合引導、推動。

臺中市永續低碳辦公室今年5月報告臺中市第二期溫室氣體減量執行方案,製造部門排碳量約佔全市64.74%。25日市議會財政經濟業務質詢,林昊佑指出,臺中市的中小企業有20萬家,其中8萬家爲製造業,未來歐盟開徵碳關稅恐重擊外銷產業。

林昊佑表示,很多中小企業反映對這個東西不太清楚,至今仍「霧煞煞」,市府的經費1年只能輔導50家業者,根本杯水車薪,要求市府在相關議題上更積極因應。

黃國榮迴應,目前市府編列預算輔導50家企業進行碳盤查,另以工具機業爲例,廠商們對減碳議題相當重視,透過公會成立ESG委員會,自發進行碳盤查,市府可配合引導、推動,會更有效率。

經發局表示,明年度已爭取臺中市1000萬元空污基金,並向經濟部能源局爭取1000萬元補助款中,投入臺中市淨零轉型輔導。

經發局指出目前正成立臺中市企業ESG輔導團,規畫以臺中市用電大戶爲輔導對象,提供法令規範諮詢,協助碳盤查輔導、清冊建立及碳盤查相關認證,也鼓勵企業進行國際淨零倡議、推動企業淨零轉型,目標2030年、2040年、2050年,輔導企業零碳認證分別達總家數10%、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