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論譠社》俄烏衝突的根源(梅強英)

烏克蘭1991年獨立後,一直是親俄派執政,2004年橙色革命後,立場親歐的尤先科(Yushchenko )當選總統,烏克蘭也走向民主化,但經濟狀況卻更加糟糕。(圖/美聯社)

俄烏戰爭從今年2月24四日到現在已過4周,何時結束,無人能預期。俄羅斯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發動這場戰爭,和美國兩次在烏克蘭精心策劃的顏色革命有不可分割的關係。然而,美國爲什麼要在烏克蘭發動顏色革命?

烏克蘭於1991年脫離前蘇聯獨立。它的地理位置使美國很早就將它認定爲是制衡俄羅斯的一個重要的棋子,因此長期在烏國內扶植親美勢力。也因如此,獨立後的烏克蘭政局一直在親俄派和親美派之間搖擺。加上獨立後國家財富被寡頭掠奪,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沒有改進,爲美國主導的顏色革命奠下了很好的基礎。

美國如何搞顏色革命呢?美國在各地搞顏色革命,目的是要顛覆當地不親美的政權。手法大致是以民主之名,用金錢、媒體,及打悲情牌這三股力量來鼓動,擴大反政府的力量,造成情勢失控,最後政權下臺。

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的顏色革命是不是大致符合這一套作業程序呢?第一次顏色革命發生在2004年,那年親俄的Yanukovych贏得總統選舉。但是親美的Yushchenko 落選了卻不認輸,糾集數千名支持者抗議選舉舞弊,在國際數度調解無果之下,一個月後選委會宣佈選舉無效,重新選舉。這次親美的Yushchenko獲得勝利成了新總統,抗議結束。由於示威羣衆都穿橘色上衣或戴橘色的圍巾,故稱之爲橘色革命,這次抗議的過程是和平的。

我們來檢驗這次的顏色革命是否符合上述美國作業程序。首先,我們要看支持示威活動的金援從何而來。公開的文件顯示來源之一是金融大鱷索羅斯的文藝復興基金。這基金在1991年前就在烏克蘭成立了。另一個是來自國家民主促進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一個CIA專門顛覆外國政府的組織。2013年美國政府官員公開承認在烏克蘭反政府的活動上美國花了50億美元。

其次,媒體戰呢?當時西方媒體每次提到Yanukovych都貼上一個俄羅斯支持候選人的標籤,而每次提到Yushchenko則把他塑造成一位反貪腐、爲民主奮鬥的候選人,從來不提他是被美國支持的。這些宣傳絕對影響了選民的選擇。

Yushchenko在選前三個月吃了下毒的食物,以致臉變得凸凹不平。Yushchenko宣稱是俄羅斯下的毒藥。是否屬實,一直無解。現在很多政治評論員說他因中毒事件爭取到很多選民的同情,在他的支持者及未決定的選民心中,悲情牌的作用,發生了效果,使他獲取最後的勝利。

所以金錢、媒體、悲情在橘色革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次顏色革命開始在2013年11 月,當時的總統又是 Yanukovych。那時候烏克蘭政府拒絕與歐盟簽訂經貿條約,引起親美派羣衆的不滿。抗議初期,是非常和平的,但是抗議逐漸變質,越來越多極右派,法西斯及納粹分子混雜在抗議羣衆中,與警察發生劇烈的衝突。

美國除了前面提到金錢援助外,還訓練了大批抗議者用臉書方式來召集更多羣衆加入抗議。併成立三個只報導抗議者的活動電視臺,煽動羣衆的情緒。美國政府更公然支持抗議方,政界大老像John McCain 等紛紛爲抗議活動站臺。美國駐烏大使館還專設了一個小組指揮抗議活動,並積極規劃新政府人選。

2014 年 2月20日,武裝的抗議者在納粹及極右派分子帶頭下發動政變,對警察舉行全面攻擊。在局勢持續失控下,Yanukovych逃離到俄國,美國內定的接班人成了烏克蘭的新總理。

悲情牌在這次抗議事件也打得特別響,抗議中有100位被打死的羣衆被稱爲100位天使。有位女記者將她被人打的照片登在網上,影射她是因爲政治的原因被打,後來證明她的指控不實,但對羣衆影響已經造成。

新政府上臺後開始厲行去俄羅斯化,導致烏東人民極大的不滿及憤慨。爲此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宣佈與俄羅斯合併、烏東兩地區宣佈獨立。基輔政府派武裝部隊鎮壓烏東親俄的百姓,約1萬4000位民衆被殺。2019年將加入北約列入憲法,徹底踩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紅線,導致俄軍入侵。

烏克蘭的第二次顏色革命完全是照着美國寫的劇本走——金錢、媒體、悲情牌,一樣不少。同樣的劇本在2019年香港反送中的暴動中同樣上演,所幸有中國政府的存在,美國策劃支持的反送中抗議踢到了鐵板。可是類似的戲碼在世界各地還是在不斷的上演,不同的是世界各地的民衆對美國慣用的手法已逐漸看得比較清楚,美國的類似操作還能得逞多久?我們拭目觀察吧。

(作者爲中美論譠社評論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