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藍線面臨沙鹿陸橋難題 市府:施工同時拆除

行政院昨天覈定中捷藍線綜合規劃,對於中央遲未覈定,路線更改及未來沙鹿陸橋共構難題是主因,臺中市政府今天表示,考量徵收與營運才改路線,屆時沙鹿陸橋會同時拆除,降低交通衝擊。

行政院昨天覈定臺中捷運藍線綜合規劃及臺鐵海線雙軌化(談文至追分)可行性研究。其中藍線總經費新臺幣1615.14億元,中央負擔675.59億元,預計覈定後10年完工通車。

針對外界質疑,中央對臺中市長盧秀燕市府提出的中捷藍線綜合規劃審查拖延,民進黨人士今天表示,除了經費暴增外,與前臺中市長林佳龍時期的可行性評估版本相較,盧市府版本路線到沙鹿段時,未走市區改行臺灣大道,通過沙鹿陸橋時,將與臺鐵海線雙軌化的高架段重疊,會形成共構難題,且施工時會造成交通衝擊。

臺中市政府交通局長葉昭甫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沙鹿路段改行臺灣大道,是因原先可行性評估路線繞進市區,必須徵收70戶民宅,且沙鹿端縱向是大甲斷層並路線地下化,未來若地層錯動地下段恐無法修復,環評審查後進行路線修改。

葉昭甫指出,可行性評估時在臺灣大道段走高架,進入沙鹿市區又變地下化,最後又採高架,對於後續營運極度不方便,因此考量徵收與營運,纔會在綜合規劃改行臺灣大道,以克服相關問題。

至於沙鹿陸橋共構難題,葉昭甫說,先前與交通部有召開共識會議進行討論,屆時平面會是一般道路,高架第一層是鐵路,第二層是捷運,至於施工交通衝擊,陸橋拆除會同時進行、避免二次施工,並提出相關交維計劃,降低施工期間的交通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