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不實申報 專家主張:解約、換約資訊應「全都露」

(臺北市府正研擬預售屋實價登錄資訊的申報機制,多位學者專家主張,未來不論解約、換約資訊,都應申報、揭露。圖爲預售屋接待中心示意圖。圖/蔡惠芳)

實價登錄2.0自七月一日正式上路已三個半月,爲終結不實申報,臺北市政府地政局今(23)日表示,市府擬精進管理預售屋實價資訊,多位學者專家都主張,未來預售屋解約、換約的相關資訊,在實價登錄資訊中,應「全都露」。

地政局表示,日前地政局舉辦的「2021居住正義 2.0 系列論壇Ⅴ-預售屋資訊與交易安全之探討與展望」論壇,主要聚焦健全預售市場的下一步。

邀請中國土地改革協會名譽理事長卓輝華,擔任主主持人,與多位重量級產、官、學界代表共同與談。

市長柯文哲,要實踐居住正義,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要健全房市,資訊透明和交易安全就是落實的關鍵。

柯文哲表示,落實居住正義,打造宜居城市,一直都是北市施政的目標與願景。鑑於預售屋是當前推案市場主流,爲進一步健全預售屋市場,保障消費者權益,北市府主動攜手中央一起爲精進預售屋資訊與契約管理機制集思廣益,本次論壇與會人員的參與交流,各方意見都將成爲市府擬定房市健全政策,落實居住正義的重要參考。

在預售屋實價資訊之查覈與提供方面,地政局局長張治祥表示,在實價登錄 2.0 新制上路後,預售屋實價資訊已全面申報、即時登錄,然而在預售屋個案條件差異大,行情不易掌握,與現行解約、換約無須申報制度下,預售價格存有定錨哄擡空間,進而影響成屋市場,因此希望探討預售屋實價資訊之查覈與提供。

王成機表示,新制已增訂查覈權等機制,政府會落實查覈,以遏止哄擡炒作,確保資訊正確。

鍾少佑表示,不動產估價師爲市場行情掌握之專業者,政府部門與民間企業或個人應善用其專業。

王成機認爲,預售屋揭露最怕價格失真,遭到定錨,因此只要累積一定數量,配合地價人員及估價師的把關,就會即時揭露。

楊宗憲對於資訊即時透明與避免價格定錨之平衡,建議預售屋異質特性形成之價格差異,可透過多戶實價案例收斂判斷,降低價格定錨效果,以提升實價資訊之正確性。

面對高房價、避免價格遭定錨哄擡情形,何世昌研發長從國外不動產租稅政策與價格市場變化之比較,提醒政府在實踐居住正義政策時,應回頭檢視施政有效性

有關市場有高討論度的預售屋解約、換約管理,學者專家爲維護實價資訊品質,一致認爲,解約、換約資訊應全部公開。

楊宗憲更表示,實價資訊應提供建案多元資訊,包括申報件數及解約、換約之註記等資訊,供消費者觀察建案銷售及解換約情形,透過多元資訊的提供,協助市場判斷價格合理性。

卓輝華也認同,資訊透明爲健全房市首要要件,北市府已透過多項查覈機制確保價格正確性,而解約、換約相關資訊應透明公開,交由市場解讀,並提醒消費者應注意各項交易資訊,期望北市府持續落實資訊透明健全不動產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