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庫團赴美破冰 拚恢復人文交流

智庫交流「二軌外交」是中美關係的重要溝通管道,但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多以來,兩國智庫的實體交流受阻。澎湃新聞報導,CCG聯合創始人兼秘書長苗綠指出,訪美行中,多家美方機構都稱讚CCG此次赴美是疫情以來首次「破冰」之行,並將之視爲中美重啓民間交往的積極信號。疫情前,CCG平均每年赴美交流兩至三次。

苗綠坦言,當前交流氛圍似有變化。中美智庫人士兩年多沒有面對面往來,外加受到新冠疫情、經貿問題等影響,美方人士對中方的誤解似乎比以前更多。但苗綠說,諸多美方機構期待在未來能更便利赴華交流。

在與美國資深媒體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曼(Thomas Friedman)交流時,弗里曼也認爲,雖然可以在網路上溝通,但因爲見不到面,很多資訊很可能被扭曲,加上社交媒體傳播,最終或造成雙方誤解。

中美經貿與關稅問題是CCG此行核心議題之一。苗綠與美方人士交流中發現,7月4日美國國慶日,當天多地卻無法放煙火慶祝。主因是受疫情影響,供應鏈斷裂,導致中國的煙火無法出口至美國。

不過,據苗綠觀察,或許是考慮到美國期中選舉以及國內政治影響,美方人士在迴應是否有望削減對華關稅等問題時仍有所顧慮。此外,與美國保守派人士交流中,苗綠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度較過往存在「溫差」;此前偏向中國的「老朋友」如今也顯得有所顧忌。他分析,中美關係緊張之下,美方人士的言行可能受限於國內政治正確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