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中美兩軍交流? 陸學者:美方至少要做到3件事

美國總統拜登(左)2023年7月1日在華盛頓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受中國大陸新任駐美國大使謝鋒遞交國書。(摘自新華社)

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撰文表示,中美軍事交流要恢復,美方要能做到3點,包括撤銷對中國大陸軍方高層無理制裁、管控分歧,以及在臺海問題上謹慎行事,不挑戰中方戰略底線。

張家棟在《環球時報》撰文稱,中國大陸駐美大使謝鋒應約會見美國五角大樓負責印太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瑞特納,這一互動也透露出中美關係的一些重要跡象。

張家棟稱,首先,這說明中國大陸大使在美國的活動空間比之前稍微寬鬆了一些。這是美國願意推進中美關係的一個重要信號。其次,這表明中方願意與美國軍方進行交流。中美軍事關係從以前的無法正常交流,到現在的有交流,說明在軍事交流問題上,中美向前跨出了半步。

此外,再次,這意味着中美需要更多的會談,纔有可能達成兩軍直接交流。換句話說,在中美軍事交流機制能否重建問題上,中國大陸已經展現了態度,剩下的就要看美國方面的表現和誠意了。

張家棟強調,美方要首先排除障礙,包括對中國大陸軍方高層的無理制裁措施。二是,美方要管控分歧,拜登政府要做到相互尊重各自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國情。三是,美方要在臺海等敏感議題上謹慎行事,不能挑戰中方的戰略底線和中國大陸人民的情感。如果美方能夠做到這三點,中美軍事交流纔有可能恢復。

他表明,中美都有避免衝突的強烈願望。目前,中美關係在安全領域已處於雙方建交以來的最低點,發生意外衝突的風險越來越大。中方是想推動美方把軍事交流的目標,定位到改善中美關係的大方向上來。否則,爲了管控危機的軍事交流越多,美方對中方的軍事挑釁可能也就越多。中美軍事和安全關係,反而會更加危險。

張家棟稱,中美兩國在處理雙邊關係問題時,一直存在視角上的差異:中國大陸更重視整體,美國則更傾向於強調細節。現在,中國大陸大使已經跨過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美國人的視線能否跨過臺灣海峽,超越雙邊關係視角、超越價值觀鴻溝,把中美關係置於地區和國際框架之下,置於人類共同利益和共用安全的視角之下,將是影響中美關係走向的一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