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兩會》吳瑟致/「建構新型國際關係」與白宮戰略指南成強烈對比
2021年,中國年度重頭政治大戲,全國兩會隆重登場,全國政協第十三屆第四次會議及第十三屆第四次全國人大在這兩天接力開幕,數千名來自中國各地的會議代表在北京齊聚一堂,要在數天內集結這麼多人並進行重要報告、計劃及修正法案的審查。
不過,中國兩會雖然具有立法的功能,但實質上卻只是橡皮圖章,沒有民主國會該有的監督權力,各地代表要在大會中發言高談闊論根本也不可能,遠道而來上京學習領導重要講話及精神纔是重點,補完表決通過的程序,兩會代表是誰又說了什麼不重要,反而是領導高層要透過兩會傳遞什麼訊息,或是政府報告內容、新的立法規劃纔是外界所關注的議題。
▲ 學者指出,領導高層要透過兩會傳遞什麼訊息,纔是外界關注的議題。(圖/記者陳政錄攝)
按照往例,三月通常是兩會召開的時間,主要審議的項目包括前一年度的政府報告,以及去年和今年的經濟社會計劃及預算,往往這都只有走程序的形式意義,各項報告中的政策重點,以及國家領導人與各地代表團會面時所談及的內容,會是許多媒體會捕捉的畫面焦點。
不過,近兩年因爲COVID-19疫情的影響,舉辦的規模沒有過去來得龐大,今年雖然沒有像去年一樣延後舉行,依例在三月初召開,但仍比照去年中外媒體的採訪規格,而且繁複的防疫工作也讓原本就相當嚴肅的兩會更爲緊繃。
而,今年兩會附加的任務是審議「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重要草案,去年中共十九大五中全會提出這兩個重要的草案,大致內容幾乎定調完成,對邁入後疫情時期的中國經濟發展來說,科技自主、促進消費、力保就業機會與帶動雙循環戰略等,都會是進入十四五階段的重要課題;尤以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共自稱已完成全面小康社會的任務,如何延續經濟動能及產業創新,將會左右中國整體的國家競爭力,甚至是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能否操作「新型國際關係」是中共建黨一百年後的關鍵指標,2021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學者指出,能否操作「新型國際關係」,是中共建黨一百年後的關鍵指標。(圖/記者陳政錄攝)
經濟成長6%重出江湖 加列其他社會衡量指數目標
當然,兩會是中共對內進行大內宣的起手式,如何將政績與願景藉此包裝亮相,對習近平而言更是權力鞏固的一環,也因此,經濟任務、美中關係、兩岸關係及治港政策等,都是兩會會涉及到的重要議題。
先前外界關注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是否會提出2021年經濟成長目標?畢竟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並沒有提出GDP增速指標,不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確實已提出2021年的GDP成長目標爲6%以上,這個數字是相對保守的評估,主要是外界認爲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可望突破8%,以及對照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各地的兩會提出來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介於6%到10%不等,顯然中共中央對中國經濟前景不如外界樂觀。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北京當局有意淡化對經濟增速的過度強調,畢竟過去在經濟成長率的追求下,各地盲目投入資源已出現經濟表現失真的問題,甚至在內外部情勢日益險峻的環境下,中國經濟難以維持過去高速成長的模式,尤以美中經貿矛盾仍存、全球疫情仍不穩定的衝擊,其衍生出的社會問題將可能對國內局勢帶來不利的影響。
在「六穩、六保」與「提高內需消費」的政策基調上,今年加入其他衡量指標來作爲綜合性的目標設定,包括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及糧食安全的最低產量等。
▲ 學者分析,本次兩會,北京當局有意淡化對經濟增速的過度強調。(圖/記者陳政錄攝)
中國涉外情勢也是這次兩會聚焦的議題,尤其拜登上臺後的美中關係,雖然美國對中政策不如川普時期大鳴大放,但將中國視爲威脅的抗中意識仍沒有改變。
尤其在兩會開議前,美國白宮公佈「臨時國安戰略指南」,以及國務卿布林肯率先舉行外交政策演說,強調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今年二月,拜登首場外交政策演講中已強調美中是「戰略競爭」關係。顯然,對美國而言,如何聯合其他盟友及夥伴來應對中國的脅迫,已是首要的對外任務之一。
可以留意的是,中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及將「建構新型國際關係」,這和布林肯強調的「中國嚴重挑戰現行穩定開放國際體系」形成強烈對比。
換言之,美中關係幾乎不可能回到過去正面互動的階段,縱然兩國在公共衛生、氣候變遷及核武擴散等領域有合作的可能,但美方一在強調美中合作必須要符合美國利益,顯然,對美國而言,美國要維持全球領導地位,中國要挑戰美國的國際地位,甚至是改變二戰後以美國爲核心的國際秩序,這已採到美國的底線,美中之間的競爭關係將更爲激烈,同時凸顯合作的脆弱性問題。
▲ 學者分析,中國欲改變二戰後以美國爲核心的國際秩序,已採到美國的底線。(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兩會中如何談及港臺問題,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針對香港議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重申「一國兩制」與「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不過也提到將會完善特別行政區的制度和機制,尤其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執行。
事實上,香港形勢已是北京當局的燙手山芋,在逐步緊縮的治港路線中,加上日前拘捕起訴民主派人士,勢必會比照去年在兩會中提出整頓香港方案的作法,研擬新的制度性安排。
果不其然,「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受到這次兩會的關注,人大將會審議《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草案,這是要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倡議,以力保香港不會出現違反北京意志與利益的現象。
▲ 今年兩會,「修改香港選舉制度」、「愛國者治港」等議題受到關注(圖/路透社)
最後,臺灣關注的是中共對臺政策會否調整,尤以美國一再提出對臺灣安全的重視態度,日本首相菅義偉近日更是提出臺灣加入WHO的必要性,這都不是中共所樂見的景象。
不過,李克強在今年的兩會中只再重申「堅持一中原則」及「九二共識」,以及「反獨促統」、「兩岸融合發展」的基本方針,顯然沒有太多新意。
不過,這次針對反獨的說法中,「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是較爲強硬的遣辭用句,若對照日前禁止臺灣豬肉、鳳梨等農產品入境的做法,「軟硬兼施」形成「在中」與「在臺」的差別性對待,會是可能的對臺作法。
外界猜測中國可能在今年的兩會中制定《國家統一法》,目前仍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無論如何,兩會還沒閉幕,未來動向如何仍要持續觀察。
熱門點閱》
► 中共兩會》趙春山/「抗衡或扈從」非最佳選擇 臺灣如何趨吉避凶?
► 中共兩會》王高成/對臺政策不因美國改變 堅持和統「壓抑武統」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新頭殼」,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