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不必等520 賴清德已揭開暴力政治序幕

立法院院會17日爆發新會期以來最嚴重的衝突。記者許正宏/攝影

首先,517國會衝突,是民進黨以執政黨帶頭攻擊在野立委、警察與議事人員。執政者公然挑釁民意最高機關與公權力,還發動側翼以「學生」之名包圍國會。蔡總統將國會變成橡皮圖章,行政部門凌駕民意之上,國會改革五法是替人民拿回監督權。民進黨團在賴清德主席一聲令下「反守爲攻」,形同與多數民意爲敵。

再者,這是準總統號令並支持的暴力行動。賴清德宴請綠委,指示「轉守爲攻」,主攻的除賴系子弟兵,不然就是被黨提名的不分區男一號沈伯洋。賴力挺的臺南市黨部主委候選人郭國文,不只呼黃國昌巴掌,還爲搶奪議事公文,將七十二歲的立院秘書長周萬來推倒在地。

賴清德大可宣稱沒叫綠委打架,但只有西瓜會相信。綠媒報導「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代替準總統、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赴臺大醫院慰問並譴責暴力」,潘宣稱「已有立委送醫,不宜再進行議事,否則有不公平性問題」。520還沒到,潘孟安高調以府秘身分「傳旨」國會休戰,擺明打架目的只有一個:阻撓改革法案三讀通過,反對國會取回監督權。

第三個警訊是,準總統眼裡沒有「死忠的」以外的人民,更沒是非。立院結束議事,賴清德發臉書,只關心爲他受傷的綠委,隻字不提被打臉、擒抱推倒、甚至被肘擊撞斷肋骨的藍白立委。至於倒地的周萬來和被罵的議事人員、被襲打的警察,賴清德視若未睹,在他而言,這些都是「程序不公的過程」。他說「表決雖會輸,但論述要贏」,但事實是,論述只是「不擇手段」的代稱,使用暴力也是一種論述,寧可打人也要阻止表決。

賴清德擅長用道德包裝卑劣,他喊話在野讓議事運作恢復和諧且獲得最大共識,以迴應人民期待。但國會改革五法就是迴應多數人民期待,民進黨只因數人頭會輸,會失去操控國會的魔戒,因此前一天就預告將動用暴力阻撓議事。作賊喊捉賊的伎倆,賴清德真是爐火純青。這也凸顯國會改革的立法急迫性。

517事件的衝組多是南部綠委,「傷員」除沈伯洋,都出自南高屏,不是要搶地方主委,就是爭選市長。賴清德用人展現狹隘的族羣與地域色彩,排異重於選才;令人憂心綠委生態是否就此退化成「贏不過人頭比拳頭」。雙少數的準總統上臺前召喚國會暴力,形同預告他的路線離和解愈來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