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見丨對話梅宏院士:數字化轉型不是想不想,而是必須轉

作者|丁廣勝

數字化轉型首先就是觀念上的轉變。不是你想不想轉,而是必須轉。當初英國那麼多運河,最後鐵路出來,整個運河體系也就退出歷史舞臺,這是歷史必然。

一句話直擊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本質。

CCF會士、理事長,CNCC2022指導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梅宏於近日接受本站科技採訪,就數字化經濟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交流,還就近來國內的人形機器人熱發表犀利觀點。

梅宏院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

主要從事軟件工程和系統軟件領域研究,在構件化軟件中間件、開發方法學和工具環境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曾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何樑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等重要獎項。

在梅宏院士看來,計算機和計算機連成的互聯網,深刻改變世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我國,從中央到各個省政府的十四五規劃,無一例外均會涉及數字化發展,這說明,促進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爲國家的戰略選擇。

談及數字化轉型人才短缺難題,梅宏院士在此呼籲計算機人才多接觸應用領域,成爲複合型人才,“我們學計算機的人很多,但碰行業知識、碰領域知識的人很少,我們需要計算機的人才去了解領域知識。”

與此同時,作爲CCF會士、理事長,CNCC2022指導委員會主席,梅宏院士還邀請社會各界關注CNCC2022大會,今年大會特邀報告講者陣容強大,包括1位圖靈獎獲得者、5位院士。

以下爲對話梅宏院士部分精彩實錄:

問:算力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如何真正地實現“東數西算”中的算力互聯網?要攻關哪些難題?算力互聯網是否會顧及到千行百業的具體需求,如何顧及?

梅宏院士: 現在都在談數字化轉型,從中央政府到各個地方政府的十四五規劃,無一例外均會涉及數字化發展,這是國家的戰略選擇,是當前的發展主軸。上下統一發力,這也是我們國家的制度優勢。

數字化轉型是歷史必然。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這次轉型會不會是像工業革命顛覆農業社會那麼大的一次變遷?我覺得我們需要去預判、需要去研究。即使這次轉型仍然是工業革命延展的一個新階段,也是我國發展的一個歷史機遇。計算機學會近年來一直在推行“行業化”戰略,目的就是要推動計算和行業領域的融合,希望能夠幫助各個行業做好數字化轉型。

談到算力網,我認爲東數西算建設其實不僅僅是個技術問題。首先這是符合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特點的一個政治需求,我們需要顧大局,要消除數字鴻溝,拉平中西部發展的差距。“東數西算”無疑會爲此做出重要貢獻。當然,也是個技術問題。技術問題往往是需求驅動的。本質上,這是一個分佈式資源的共享調度問題,屬於典型的分佈式計算研究問題。算力網作爲基礎設施,儘可能顧及各個行業領域的需求是必需的,不過通常只能顧及共性。凝練需求共性,就是首當其衝的挑戰。

問:數據要素化制度體系構建需要做好頂層設計,更需要留足創新和探索的空間,在您看來,我國目前階段,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還有待探索?

梅宏院士: 國家有相關政策文件正在制定中,目前還沒有正式出臺。以我的瞭解和理解,這個文件還是有很多創新的。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我們也有這個體制優勢,完全有條件做好這件事。總的來說,我認爲在做好頂層框架設計的同時,留足足夠創新探索實踐的空間,是最佳選擇。既有規範,也不會成爲約束限制。我也期待文件的正式發佈。

問:您最近提到數字經濟是全新形態,其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有哪些問題?對於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您認爲成敗的關鍵是什麼?大家容易犯哪些錯?

梅宏院士: 之前我們一直講工業革命,現在是談數字經濟,到底它是工業革命延展的的新階段,還是一種顛覆性的全新形態?當前存在不同的認識,但我個人是傾向於這一輪的數字化轉型是一種顛覆性的變遷,其核心的就是一種新經濟形態的誕生。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我認爲可能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觀念的轉變。數字化轉型不是你想不想轉,而是你必須轉。當初英國那麼多運河,最後鐵路出來,整個運河體系就退出歷史舞臺了,所以這就是歷史的必然。

問:您是否有關注近來再次興起的造機器人熱,先後有小米、小鵬汽車、特斯拉等科技公司發佈了機器人,換句話說,家用機器人發展了幾十年,您認爲它的價值是否已經充分顯現?還有哪些問題待解?

梅宏院士:我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但也有所關注。馬斯克的人形機器人,剛開始這個即將發佈的消息出來,大家都很期待,但是,成果展示以後,似乎也沒那麼讓人震驚。說明難度還是很大的。就AI發展現狀,感知智能已經超過人類,進入實用。認知智能離我們還有很大的距離。我認爲,體現在機器人身上的行爲動作智能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的人形機器人還遠遠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

問:您曾提出,我國數字化轉型時代的帷幕已經拉開,一個重要驅動力就是計算機和計算機所聯成的互聯網。您認爲數字經濟時代,爲實現我國數字化轉型,互聯網領域今後的發展方向是什麼?青年人才應該怎樣將個人能力建設、職業發展與社會需求有機結合,對此您有何建議?

梅宏院士:計算機和計算機連成的互聯網,改變世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未來將是人機物融合泛在計算的時代,萬物數字化、萬物互聯將是必然趨勢,互聯網延伸爲物聯網也是必然走向。

我曾經在很多場合講過,我們學計算機的人很多,但其中碰行業知識、碰領域知識的人很少,我們需要更多計算機領域的人才去了解行業領域知識,實踐“計算+行業”的融合。我個人的一個判斷,數字化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會是一個很長的可能長達數十年的過程,我們未來需要大量的“計算+行業”的複合型人才。我們也需要爲此重構我們的計算類學科教育體系。我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加入這個歷史進程。

來自本站科技ToB內容品牌數字星球《智見訪談》,關注數字化產業的新模式、新技術、新場景。《數字星球》以多元形式記錄中國數字經濟的每一次進步,由四大內容矩陣組成,包括數字人物高端訪談節目《智見》、知識短視頻賬號《逆向思維》、探訪全景紀實節目《未來公司》、數字經濟高端社羣《本站創新社》等,旨在記錄全球數字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