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服貿會|發力數字化轉型 銀行業人士共話數字金融佈局方向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 題:發力數字化轉型 銀行業人士共話數字金融佈局方向

新華社記者姚均芳、陳旭

9月12日至13日,作爲2024年服貿會專題論壇之一,第六屆中國金融科技論壇在北京首鋼園舉辦。聚焦“科技賦能——金融業數字化轉型與應用”這一主題,多位銀行業人士分享觀點與實踐。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邢煒表示,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推動下,金融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在此過程中,銀行業以數字金融爲抓手,滿足企業多樣化經營需求,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核心技術能力,增強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多位專家看來,數字金融“驅動”作用明顯,不僅本身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也對其他大文章——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發展數字金融是銀行順應數字經濟發展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舉措,也是低利率市場環境下商業銀行的破局之道。”中國銀行首席信息官孟茜說,數字金融以新一代數字技術爲基石,以數據爲新型生產要素。可以預見,發展數字金融將逐漸成爲加速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重要引擎。

她介紹,爲大力發展數字金融,中國銀行制定數字金融行動方案,設立數字金融委員會,在各級機構業務條線均設置數字化相關團隊。打造多個新技術推廣應用平臺,在客戶信息、人力資源、財務管理等領域多個業務場景中應用,實現降本增效提質。同時,用好數據資產,通過建立全集團一本數據“字典”,實現集團內同一套標準,有效支持精準營銷、風險防控、運營優化和經營管理。

中國工商銀行首席技術官呂仲濤表示,數字金融具有突破金融服務時空限制、改善資源配置效率、降低金融服務成本等優勢,對構建強大的金融機構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工商銀行堅持數字化發展,通過啓動IT架構轉型,全面實施智慧銀行生態系統建設工程,邁入數字技術引領全面變革的“數字化2.0”階段。同時,建成自主可控的AI大模型技術體系,全面推動AI大模型技術在遠程銀行、網點運營、金融市場、信貸管理等主要業務領域的創新應用。

在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峰看來,數字化轉型需要數字技術、數據要素和經營場景,缺一不可。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通過前沿的數字技術激活數據要素,賦能傳統的經營模式。

在此次論壇上,興業銀行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陳翀介紹了興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在賦能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方面的實踐。

其中,興業銀行創新建立“生物資產數字化監管平臺”,爲普惠金融注入數字新動能,提升服務鄉村振興質效。在給養殖戶的牛、羊等生物戴上電子耳標後,監管平臺藉助“物聯網+區塊鏈+AI”技術實現對不同生物品種、養殖場景的活體存欄情況智能盤點,利用數字化手段賦能銀行貸後管理工作,從而使活體生物資產也能成爲抵押物,破解養殖戶融資難題。

在各銀行所創新的數字化平臺中,數據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傳統人工智能以算法爲中心,在大模型的推動下,人工智能開始轉向以數據爲中心,高質量的數據供給尤爲重要。”中國農業銀行科技與產品管理局局長王怡說,銀行業下一步要從適配AI應用的視角來提升,進一步豐富數據的採集類型、提高數據質量,建立模型和數據的安全防護體系。

據悉,農行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構建“數據+算法”的驅動經營管理新模式,全面推進智慧銀行建設,實現更精準的客戶洞察、更高效的經營管理。

專家表示,金融機構應培養更多既懂業務又通技術的複合型人才,具備業務能力、全局觀、數字化理念和技術等綜合能力。加強與頭部科研機構、企業的聯合創新,加速數字化轉型研究和創新應用。同時,關注創新衍生風險,持續提升數字金融風險的防控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