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傳院、清大臺文 傳遞臺灣軟實力

今年政大傳播學院相當搶手,2個碩士生名額有27位陸生爭取;被視爲「最佳臺灣文學系所」之一的清大臺灣文學研究所則招收了一名陸生,未來互動精彩可期。

政大傳播學院副院長陳百齡表示,今年該學院有41人選填、27人符合資格資質都不錯,其中一位雀屏中選的陸生已有工作經驗、且國際觀英語能力都不錯,「這位報名者素質經歷符合我們的要求,讀書報告和研究計劃也都可行,所以最後獲選。」

兩岸媒體文化意識型態雖然不同,但陳百齡認爲「大陸國家機制制約媒體,臺灣有市場機制制約媒體」,所以要說誰比誰優越是「龜笑鱉無尾」,他倒覺得能有陸生來臺讀傳媒是很好的交流

陳百齡表示,其實今年政大傳院因爲時間太趕,並沒有去大陸招生,只寫信給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傳播學院等幾所姊妹系而已,「希望未來能去大陸實地走走。」

清大臺文所今年招了一名陸生,預定研究現代詩所長陳萬益表示,有陸生想來臺研究臺灣民主發展民進黨借鏡臺灣的本土化社會運動、民主轉型公民社會,也有陸生想讀臺灣文學,這都是很有意思的事。

社會所所長吳泉源則補充表示,他和陳萬益都很同意「要關心陸生想來臺灣讀什麼」。吳泉源說,陸生想在層層限制下研究臺灣,「這表示一個社會的下一代眼睛開始向外看了,這是一個種子,就像我們當年覺得臺灣是個高壓社會,想去美國讀書,結果30年後臺灣就有了美好的改變。」